1.READ UNCIMMITTED(未提交读)
2.READ COMMITTED(提交读)
大多数数据库系统的默认隔离级别是READ COMMITTED,这种隔离级别就是一个事务的开始,只能看到已经完成的事务的结果,正在执行的,是无法被其他事务看到的。这种级别会出现读取旧数据的现象
例子:还是小明小华销售员,余票3张,A来小华那里请求3张订票单,小华接受订单,要卖出3张票,上面的销售步骤执行中的时候,B也来小明那里买票,由于小华的销售事务执行到一半,小明事务没有看到小华的事务执行,读到的票数是3,准备接受订单的时候,小华的销售事务完成了,此时小明的系统变成显示0张票,小明刚想按下鼠标点击接受订单的手又连忙缩了回去。
总结:这就是小华的事务执行到一半,而小明看不到他执行的操作,所以看到的是旧数据,也就是无效的数据
3.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
REPEATABLE READ解决了脏读的问题,该级别保证了每行的记录的结果是一致的,也就是上面说的读了旧数据的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另一个问题,幻行,顾名思义就是突然蹦出来的行数据。指的就是某个事务在读取某个范围的数据,但是另一个事务又向这个范围的数据去插入数据,导致多次读取的时候,数据的行数不一致。
例子:销售部门有规定,如果销售记录低于规定的值,要扣工资,此时经理在后端控制台查看了一下小明的销售记录,发现销售记录达不到规定的次数,心里暗喜,准备打印好销售清单,理直气壮和小明提出,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时候发现销售清单里面销售数量增多了几条,刚刚好达到要求,气的经理撕了清单纸。原来是小明在就要打印的瞬间卖出了几张票,因此避过了减工资的血光之灾。
总结:虽然读取同一条数据可以保证一致性,但是却不能保证没有插入新的数据
4.SERIALIZABLE(可串行化)
SERIALIZABLE是最高的隔离级别,它通过强制事务串行执行(注意是串行),避免了前面的幻读情况,由于他大量加上锁,导致大量的请求超时,因此性能会比较底下,再特别需要数据一致性且并发量不需要那么大的时候才可能考虑这个隔离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