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专栏:
HarmonyOS是一款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全新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在传统的单设备系统能力基础上,HarmonyOS提出了基于同一套系统能力、适配多种终端形态的分布式理念,能够支持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智慧屏、车机、PC、智能音箱、耳机、AR/VR眼镜等多种终端设备,提供全场景(移动办公、运动健康、社交通信、媒体娱乐等)业务能力。
系统功能按照“系统 > 子系统 > 功能/模块”逐级展开,在多设备部署场景下,支持根据实际需求裁剪某些非必要的子系统或功能/模块。
鸿蒙(HarmonyOS)整体采用分层的层次化设计,从下向上依次为:内核层、系统服务层、框架层和应用层。
HarmonyOS技术架构如下所示:
内核子系统:HarmonyOS采用多内核设计,支持针对不同资源受限设备选用适合的OS内核。
内核抽象层(KAL,Kernel Abstract Layer)通过屏蔽多内核差异,对上层提供基础的内核能力,包括进程/线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网络管理和外设管理等。
驱动子系统:硬件驱动框架(HDF)是HarmonyOS硬件生态开放的基础,提供统一外设访问能力和驱动开发、管理框架。
系统服务层:系统服务层是鸿蒙系统的核心能力集合,通过框架层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包含了系统基本能力子系统集、基础软件服务子系统集、增强软件服务子系统集、硬件服务子系统四个部分。
应用框架层:框架层为鸿蒙系统应用程序提供 Java/C/C++/JS等多语言用户程序框架和Ability框架,及各种软硬件服务对外开放的多语言框架 API,也为搭载鸿蒙系统的电子设备提供C/C++/JS等多语言框架API。
加粗样式
应用层:应用层包括系统应用和第三方非系统应用,鸿蒙系统应用由一个或多个FA或PA组成。
搭载该操作系统的设备在系统层面融为一体、形成超级终端,让设备的硬件能力可以弹性扩展,实现设备之间硬件互助,资源共享。
对消费者而言,HarmonyOS能够将生活场景中的各类终端进行能力整合,实现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快速连接、能力互助、资源共享,匹配合适的设备、提供流畅的全场景体验。
面向开发者,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对应用开发者而言,HarmonyOS采用了多种分布式技术,使应用开发与不同终端设备的形态差异无关,从而让开发者能够聚焦上层业务逻辑,更加便捷、高效地开发应用。
一套操作系统可以满足不同能力的设备需求,实现统一OS,弹性部署。
对设备开发者而言,HarmonyOS采用了组件化的设计方案,可根据设备的资源能力和业务特征灵活裁剪,满足不同形态终端设备对操作系统的要求。
后话:鸿蒙取名有什么含义
据中国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被称为鸿蒙。
庄子的《在宥》中,“鸿蒙”是一个神仙,是一个创造天地元气的古神。但是在其他神话传说中,“鸿蒙”二字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在后世的神话传说中,“鸿蒙”二字引申为一个上古时期,或者说是天地开辟之前的混沌时期。从此可以看出华为在申请这个商标时的追求。
所以从整个历史的角度来看,“鸿蒙”可以说是天地之始,是世界太元之初。鸿蒙孕育着一切,是一切美好的开端,是创世万物的源头。因此,华为将自己的操作系统命名为“鸿蒙”,正寓意着自主研发、开创新时代、成为源头的美好信念。
华为敢为天下先,敢于开拓天地。他们凭借着“鸿蒙”,以自己的信念和创新精神,成为了科技界的领先者。当然,华为的“鸿蒙”也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蕴含着公司的理念和文化,代表着华为在技术领域的进步和创新。可以说,“鸿蒙”不仅仅是华为的操作系统,更是一个符号,一个时代的象征。它代表着华为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也代表着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和成长。
其它相关推荐:
所属专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