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非常荣幸和各位专家一起聆听贾老师的《红领巾真好》这堂课,真是收获多多,受益多多。《红领巾真好》一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文中短短的三小节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
下面就这节课,主要从两方面谈一下我个人的感受:
第一、这节课的课堂结构科学合理,根据课型和教材特点设计教学过程,整节课的教学环节之间逻辑性强,思路清晰、过渡自然。
首先,教师以复习促学习,在教学新课之前让学生识记第一课时学习的生字,为本节课的朗读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随后,教师范读课文,并且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小鸟童话般的世界之中;叶圣陶先生讲:“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最好的方式就是读”,贾老师深入贯彻这一点,分小结进行朗读教学,“以问促读”创设以读为主的课堂,并适时结合课件直观形象演示,例如: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怎样读疑问句?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小鸟?这又是一群什么样的小鸟?小鸟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为小鸟做什么呢?简简单单的几个问句,贯穿朗读教学的始终,使各小节之间衔接自然流畅,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接着,进行背诵指导,这时老师故意将课题写错,再来理解双引号的作用,这也是一种技巧,可以加深学生对课题的印象;之后,又进行生字教学;最后,结合“资料袋”进行情感教育,树立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第二、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具有较高的训练量、信息量和思维量。 主要表现在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有指名读、同桌互读、分组读、齐读、师生合读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有所积累,在读中有所思考。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2个资料袋,为学生提供了信息,并且提了两个相同的问题:看了资料你想说什么呢?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就是一个拓展思维,培养语言的过程,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同时升华人文内涵,拓展文本,升华情感。
最后,说一下我觉得困惑的地方,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那么,低年级教学是不是应该注重识字写字的教学呢?
好,我就说到这儿,说得不妥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见谅!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