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康复训练对烧伤出院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黄玉金
519000珠海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型科,广东珠海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36.043摘
要
目的:观察对烧伤出院患者实施个体化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取烧伤出院患者
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指导。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康复训练,有利于烧伤出院患者恢复各项身体功能。关键词
个体化康复训练;烧伤出院患者;功能康复
Effectofindividualrehabilitationtrainingonfunctionalrehabilitationofburnpatientsdischargedfromhospital
HuangYujinDepartmentofBurnPlasticSurgery,thePeople'sHospitalofZhuhaiCity,Guangdong,Zhuhai519000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individualrehabilitationtrainingforburnpatientsdischargedfromhospital.Methods:FromMarch2019toMarch2020,30burnpatientsdischargedfromhospitalwereselectedand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nursinganddischargeguidance,and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individualizedrehabilitationtrainingguidance.Wecomparedtheexcellentandgoodrateoflimbfunctionrecovery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Intheobservationgroup,theexcellentandgoodrateoflimbfunctionrecovery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developmentandimplementationofindividualizedrehabilitationtrainingwasconducivetotherecoveryofvariousphysicalfunctionsofburnpatientsdischargedfromhospital.
KeywordsIndividualrehabilitationtraining;Burnpatientsdischargedfromhospital;Functionalrehabilitation烧伤作为突发应激源之一,可引发包括心理状态、生理功能与外观的改变等一系列机体应激反应。成功的烧伤治疗不仅可愈合创面,保全患者生命,同时还能帮助其恢复心理状态、生理功能与烧伤位置的外观[1]。对于烧伤患者来说,为其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并执行康复训练跟踪指导,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本研究收治烧伤患者30例,并引导其施行个体化康复训练,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取烧伤出院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女5例,男10例;年龄17~60岁,平均(35.21±4.19)岁;烧伤部位可分为单手和双手,分别有7例、8例。对照组女6例,男9例;年龄18~58岁,平均(35.37±4.21)岁;烧伤部位可分为单手和双手,分别有6例、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烧伤面积介于2%~5%
之间;②烧伤部位主要为单手和双手,其他烧伤部位烧伤面积<1%;③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④全麻下实施手部植皮转移术或腹部皮瓣转移术。排除标准:①所选研究对象患有内分泌疾病或器质性疾病的患者;②所选研究对象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③所选研究对象为恶性肿瘤患者、慢性精神疾病患者,认知或沟通问题患者。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指导,建立康复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管医生与护士、家属等。患者出院后制定康复训练计划:①给予训练指导,加强护患沟通:从早期创面未愈合到形成胶原,再到发生挛缩,一直到瘢痕完全成熟,整个过程长达1年甚至更长,所以康复指导与训练是治疗初期就要开始的一项治疗内容。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患者创面愈合后不能进行康复治疗,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防止并发瘢痕增生或者关节挛缩,对其生存能力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接受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
及早参与康复训练与瘢痕治疗。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就简单的训练技巧进行培训,根据烧伤部位与深度不同评估其可能出现的畸形与功能障碍,从而尽早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出现创面感染的现象,确保关节在功能位,从而对抗以后可能出现的挛缩位。家属应结合不同烧伤时期对健康训练进行评估,严格实施个体化出院康复训练计划。各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留联系方式,护士每周都要询问患者家属的训练进展,患者训练过程中遇到问题,家属应及时咨询,烧伤知识、康复训练方法与处理创面水疱等内容应形成文字资料,患者出院时将资料发给患者及家属。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家庭访视,进行2次电话联系,通过随访评估患者创面与瘢痕增生的情况,了解患者训练的具体情况,明确是否需要调整训练计划等。②实施个体化出院康复训练护理:a.肢体功能康复指导:对患者实施一对一康复训练指导,治疗期间摆放良肢体位,以功能为主实施关节活动范围内训练,避免出现患肢瘢痕增生、挛缩等问题发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36期
77
论著·临床论坛
表1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优良率比较[n(%)]组别观察组对照组χ2CHINESECOMMUNITYDOCTORS坚持,面对这种情况,责任护士应帮助
差0(0.0)2(13.3)优良率14(93.3)9(60.0)4.658<0.05n1515优11(73.3)5(33.3)良3(20.0)4(26.7)可1(6.7)4(26.7)其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4-5],使医院中的康复治疗延伸到患者的家庭中,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康复训练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同时还能有效拓宽护理工作的内涵与外延。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康复训练,改变了传统出院指导单一、康复训练落实不下去等问题,对患者康复训练的针对性更强,大大提升了患者遵医嘱行为、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有效避免了很多并发症引发的损伤,值得在烧伤患者治疗与护理中应用。参考文献
[1]
崔钰琼,路海云,叶慧敏,等.综合心理干预联合早期个体化康复锻炼在提高脑梗死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2):92-96.
[2]成逸,钟建明,王飞.关节镜下行膝关节自体软
骨移植术后早期个体化康复训练疗效分析[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8,12(2):65-68.[3]
何萃,郭立兵,温圆圆,等.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智慧健康,2018,4(12):46-47.[4]周立群.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源
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及精神的影响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4):566-567.[5]
曾海涓,刘文伟,汪家钰,等.膀胱尿压测评训练联合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7,39(11):1756-1757.
P生,注意训练的幅度应从小到大,利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活动,在被动训练中灵敏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施行自主训练。b.瘢痕增生预防:创面愈合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瘢痕增生,还可能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的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关节旋转与伸屈的练习,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各个关节,以帮助其增强肌力,循序渐进地增加锻炼量。c.并发症预防:对于深度烧伤(Ⅱ~Ⅲ度)创面愈合后,其表皮层可能出现水疱,这时要指导患者穿柔软的衣物,皮肤瘙痒时尽量不去抓挠,小水疱形成之后不要挤压,待其自行吸收后用针头刺破后排出疱液,如水疱破损,可以喷一些消毒保护剂,保持创口暴露在空气中,用电吹风将其吹干,避免伤口感染。d.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在功能训练的同时锻炼自理能力,如下地、吃饭、洗漱、洗衣等,不仅可以提升其生活质量,还能为患者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缩短其融入家庭、融入社会的时间。
疗效判定标准:①优:肢体关节
[2]
由他人辅助生活。④差:肢体关节活动功能仍有明显障碍,无法实现生活自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讨论
对于烧伤患者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来说,烧伤一旦发生,不仅会损伤患者皮肤、肌肉和肌腱,同时还可能引发关节功能障碍甚至畸形。所以,早期功能锻炼的实施非常关键,创面愈合即可开始康复训练。
[3]
本研究中,专门为观察组患者制定了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结果显示其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患者需要较长的治疗过程,后期恢复比较慢,还容易出现瘢痕增生及关节挛缩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实施康复治疗1~2年的患者,他们在康复训练中很难究组恢复良好和轻度残疾比例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度残疾和生存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可能是因为行早期颅脑修补术患者,其颞肌脑硬膜和头皮发生粘连情况比较少,没有形成瘢痕粘连。在行手术时,脑硬膜组织分离后不会引发大量出血现象,减少发生水肿可能性。
综上所述,脑外伤发生1~3个月是进行脑部功能和神经功能修复最佳时机。对脑外伤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
重度残疾110.4630.496植物生存110.4630.496[3][2]
活动功能基本恢复至正常。②良:肢体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明显,生活自理基本实现。③可:肢体关节活动功能有所改善,(上接第76页)
可以减少大气压对患者脑部压迫导致的颅内压升高现象,还可以增加脑部组织的血流量,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减少骨边缘和硬脑膜皮瓣粘连,显著提高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参考文献
[1]
王家悦,王革生.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314-316.
杨少伟,高长庆,谢煜,等.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46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3):383-384.王晓斌,马建功,任虹宇,等.颅骨修补术同期行分流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44(4):34-37.
颅骨缺损部位修复。临床实践显示,行颅骨修补术,可以恢复颅骨完整性,并减轻颅内压,保护神经和软组织。对于
[2]
颅骨修补手术的时机,目前临床上有一定争议。有部分观点认为,早期颅骨修复,能够起到尽早保护脑组织的作用。而另外一些观点认为,晚期颅骨修补手术,在患者脑部组织和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后再进行修补,可以提高其恢复效果。
[3]
本研究中,可以采用早期和晚期颅骨修补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
组别研究组对比组表1两组患者GOS评分比较(n)n128恢复良好946.5930.010轻度残疾125.2290.022tP78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36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