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 (2) (3) (4)
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理解“读书”的好处,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应多读书、读好书。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做一次总结。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类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 过程与方法
抓住重点问题,读议结合,联系实际悟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对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查阅有关作家冰心的资料
收查岳飞的《满江红》和李清照的《声声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要点。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渊博的知识,陶冶我们的心灵……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她是如何读书的呢?我们从课文《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上新课文之前,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平常学习生活中读书的体会,爱读什么书,怎么读的,有那些收获?由此引导学生走进新课《忆读书》。 2、交流收集的有关冰心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初步了解课文。 1、 抽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
3、 交流课前自己通过工具书理解的哪些词语的意思。 4、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冰心回忆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读书有什么好处。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再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 作者围绕这句话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由“读书好”引到应“多读书”并要“读好书”。(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的)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冰心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理解读书的好处,让学生明确应多读书,读好书,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 2、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平时读书的的实际,谈谈读书体会。 教学过程: 一、 二、
复习:
研读课文,讨论冰心在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
大声齐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1——11自然段)冰心奶奶告诉我们读书有哪些好处。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句子自己体会。 交流总结读书的好处: 1、 能感染人、陶冶了 2、 能扩大知识面。 3、 有助于写作。
4、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二)读书好处多,应多读书,冰心奶奶是怎样做的?她读过哪些书? (找出文中所读的书和读书的时间,品味冰心甘情愿奶奶一辈子读了许多书,永远感到读书,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说明她热爱读书。) (三)冰心奶奶读了许多书,最后她作了一个总结,她是怎么说的?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类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和作用。
可用什么词来替换这两个词。体会它们在文章中起“总结、概括的作用。 (四)多读书,还要做到读好书,冰心奶奶还有什么体会?
“书看多”也会挑着读。比着读,比如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对课文中一些难理解的语句,可以让学生有兴趣的去查阅一些课外书籍,互相帮助理解。并不要求,全班都要理解。 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说明她会有选择地读书。 三、
交流讨论自己的读书体会。
先学生交流后师总结,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能成为一个作家,与她的多读书是分不开的。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你才会体会到“读书好”。希望同学们多读书。
引导学生结合学习课文后的体会,谈谈认识到应该怎样读书,读些什么书。并互相推荐自己觉得好的书本。 四、 五、 1、
拓展阅读,交流文中出现的两首诗《满江红》和《声声慢》 布置作业。 阅读冰心的作品。
2、背诵《满江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