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奥林匹克思想中国化的思考--奥林匹克思想在我国农村体育中的文化功能

奥林匹克思想中国化的思考--奥林匹克思想在我国农村体育中的文化功能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0卷第2期 2006年4月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V01.20.No.2 Apr.2006 ●体育社会学 奥林匹克思想中国化的思考 奥林匹克思想在我国农村体育中的文化功能 王 芳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14) 摘要:农村体育对于我国社会全面发展和农民身心素质提高意义非同小可,发展农村体育非 常必要;奥林匹克思想是以西方文明为基础的先进文化,随着我国;如入奥运大家庭而广为传 播,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奥林匹克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和整合,农村文化环境的改变,广大 农民对奥林匹克思想的逐渐认同,奥林匹克思想在我国农村体育中的文化功能也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奥林匹克思想;农村体育;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909(2006)02~0030—04 Think on the Sinicism of Olympic Thought ——the Cultural Function of Olympic Thoughts in Rural Sports in China WANG Fang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 China) Abstract:Basing on western civilization,Olympic thought,h kind of advanced cuhure,is spread widely in China after we join in the Olympic family.With the social transformatlon,the confliction and conformity between Olympic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the change of cultural condition in rural area.fammrs accept the Olmpiyc thought step by step.And the cultural function of Olmpiyc thought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in rural sports. Key words:Olympic thought;rural sports;cultural sports 体育和乡镇社区体育。 1发展农村体育的必要性 农村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人聚居的地方 农村体育是提高我国体育整体水平的基本动力 之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传统的 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同时并存,城乡二元结构 是最基本的经济特征之一,全国仍有70%以上的人 口生活在广大的农村社区。可以说,我国奥运争光 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能否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国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3. 5第934页)。农村生活的主要群体是农民,因而, 狭义地理解农村体育,就是农民体育,但是农民体育 的开展往往是和学校体育、乡镇社区体育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广义上讲,农村体育包括农民体育、学校 民体质能否整体有效改善、体育人口的比例能否明 显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 基金项目:全国体育科学} 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ELI')30510。 收稿日期:2005…10 12 修回日期:2005 I1 27 作者简介:王芳(1970)女,江苏太仓人,硕士,中国约科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西方文化概论的教学与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王芳:奥林匹克思想中国化的思考 31 政协全国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会同国家体育 总局于1998年9月和11月先后对北京、大连和上 海三市体育俱乐部进行调研后指出:目前,我国农民 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等大部分指标低于工人、科 技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部分地区农民仍是癌症、心 血管疾病和各种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在我国农村医 疗保健体系尚不发达和完善的今天,农民的身体素 质不高而患病率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 个重要因素。解决这些问题的良药是什么?提升农 民体育意识,积极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是解决问题的 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这个精神动力因我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保守 性和缺乏竞争性,已很难从我国传统文化内部寻找, 必须借助外来先进体育文化。用外来先进文化改造 我国传统文化,从而解决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精神 动力,使得农村体育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 挥其应有的功能。… 2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建国至今,中国农村社会经历了由封闭走向开 放,经济运行机制经历了由计划走向市场,生活方式 经历了由田园式走向城镇化,文化价值观经历了由 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在农村社会的变迁中,以西方 文化价值观构建起来的,并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发 展不断注入新内容的,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奥林匹 克思想与中国农村体育引以为底蕴的民族传统文 化,经历了从文化排异到文化认同,再到文化整合的 过程,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选择并认同奥林匹 克文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2.1奥林匹克思想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多元性和 兼容性。易于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 奥林匹克思想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色彩,但是,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百年,普及全世界,奥林匹克 运动的普及,要求其文化的多元性,与此同时,奥林 匹克运动与世界各国文化相互包容,并发展成为五 彩缤纷的多元文化。 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奥林匹克运动进 入了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改革阶段,其运动机制发 生了极大变化,它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思想 体系日趋成熟,组织体系日趋完善,活动内容逐步增 多。它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参加 国家和人数日益增多,是当今世界上规模和影响力 最大的文化活动。 2.2参与、传媒宣传,功不可没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和中国奥委会十分 重视奥林匹克运动的宣传工作,有关体育的内容大 量地出现在报刊、广播和电视之中。1984年,中国 参加了恢复奥委会合法资格后的洛杉矶奥运会,并 以15枚金牌列金牌榜第四位。中国媒体对此进行 了广泛的宣传报道。通过此次奥运会,人们不仅对 奥运会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更快、更高、更强” 的奥林匹克格言和“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 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上世纪 90年代以介绍奥林匹克为主要内容的《五环》杂志 问世使人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 克知识。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则唤起 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的极大热情,奥林匹克运动 在中国更加普及,更加深入人心,奥林匹克思想也在 中国得到了更加广泛地传播。 2.3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奥林匹克运动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需要相吻合。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过程,有助于中 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体育成了我国改革开 放的窗口。 2.4中国体育与国际体育接轨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空问日益 扩大,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人15流动、国际交往 日益增多,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迅速发展,海陆空交通 发达等等很多有利因素,必然进一步促进体育文化 传播。 中国现代体育必须融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洪流之 中,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 时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才能将民族体育的精 华推向世界,成为世界体育的创造者,已成为共 识。[ ] 体育的发展实质上是一种体育借助于某种外来 的力量与自身体育的相互作用铸造新的体育的过 程。只要有人类活动,就会存在体育传播,体育文化 传播是体育建构与发展的生存方式,体育文化传播 必然促进体育的横向发展。_3_ 3奥林匹克思想在我国农村体育中的功能 由于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彻底的地方, 又是现代文明难以渗透的沙漠地区,因此,奥林匹克 文化中国化需要一个过程,奥林匹克文化功能也是 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现代奥林匹克思想作为先进 文化在我国农村体育中文化功能主要有道德功能、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2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第20卷 激励功能、启发功能、整合功能和经济功能。 3.1道德功能 3.1.1培养农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直 以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不朽的民族灵魂而被世代 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 良传统之一。而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奥林匹克运动 尤其是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将更能激发起中华民族的 凝聚力。鲍明晓先生认为,“有三件事可以提升社会 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出现战争,二是严重的自然灾 害,三是出现能吸引全民族持续关注的重大事件。” 前两件目前我国不会出现,而奥运会,特别是将持续 两周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恰恰是符合第三个条件 的重大事件。奥运会期问世界各地的教练员、运动 员等聚集一起,各国都会转播奥运会,当五星红 旗在奥运会赛场升起,每一个炎黄子孙会为之欢呼、 骄傲、自豪。因此,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得到 充分展现。 3.1.2提升道德修养 公正、公开、公平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既指 运动场上公平竞争,也是指运动则必须遵守规则、光 明磊落、平等公正,它是人类社会竞争的典范。中国 素来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誉,历来把道德修行作 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l5 J广大农民在农村体育 活动中切身体验体育竞赛的公平竞争,并内化到自 身的人生价值观中去,成为他们规范和衡量人的行 为美与丑的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 的今天,经过西方文化的催化,不但有利于建立平等 的观念,而且还有利于市场道德观念的建设。 3.1.3追求人格行为的真、善、美 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四通 八达的交通和城乡问流动的信息,使农民走出了封 闭状态。随身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 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在“利益自重”价值观念的影 响下,部分农民抛弃了原有的义利兼顾,重义轻利优 良传统,人格行为失范,出现了欺骗、欺诈、缺乏诚 信、缺乏社会责任感等行为,使社会和他人的正常秩 序造到破坏,行为异常,道德滑坡。奥林匹克思想倡 导人们以诚相待,友好相处,人格行为的真、善、美。 广大农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通过参加体 育活动,接受通过内化了的奥林匹克思想的熏陶,促 使他们在活动中进行反思,在追求奥林匹克理想中 规范自身的行为,比赛中的胜负得失涉及到集体、地 区的荣誉,可以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心。 3.2激励功能 3.2.1“更快、更i苗、更强”的口号将激励着广大农 民自强不息、勇于进取 “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不仅仅在于运动场 上的优异成绩,而是向全人类发出的奋力拼搏、开拓 进取、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号角。江同志曾说 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过去、现 在和将来,个人的完善和进步、民族的发展和强大, 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是其动力之源。正是由于中华 民族的自强不息、创新进取,我们才有今天的繁荣与 发展,才有取得举办奥运会的资本,才有与奥林匹克 运动全面接触的机会。 广大农民在体育活动中承接二者的碰撞,更将 给予我国农村体育以新的动力,从而为中国民族体 育走向世界提供先进文化的支持。 3.2.2体育活动中农民个性的张扬 卢元镇先生认为,“奥林匹克文化是一种强者文 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面对强劲的对手,要不断超 越自我,超越他人,不断的追求更高的目标,社会化 和文明人压制下的人的野性通过体育活动得到了渲 泄。广大农民借助于体育运动,可以尽情渲泄自身 的野性,表现自身的个性魅力,一方面起到思 想,倡导个性自由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起到增 加社会安全阀门的作用。 3.2.3重在参与 英国彼得大主教曾说过一句迄今仍为人传诵的 名言“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加”。这句话 的含意是与奥运会的胜利荣誉相比,更重要是有顽 强搏击敢于实践的精神。后来,顾拜旦先生引用了 这句话并推而广之“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 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拚搏”。正因为 重在参与,奥林匹克赛场上才有无数运动员明知夺 冠无望仍在奋力拚搏。 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思想激励着农村体育的主 体——农民,参加体育活动,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帮 助磨练他们持之以恒的意志,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 顽强韧性。 3.3启发功能 3.3.1奥林匹克思想传播有助于提高我国农民的 思想觉悟,强化全民健身的理念 人与社会互动理论告诉我们,农民在全民健身 运动计划中是互动的主体,农民是否意识到健身的 重要性,是否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是否认识到 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主体有没有社会化的 意识,是主体是否具有主动性的重要标志,如果说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王芳:奥林匹克思想中国化的思考 33 体的主动性不够,那么,主体对全民健身的支持度就 不足,效果就不明显,作用就不大,这就需要提高主 体的主动性意识。l6j 全民健身运动是我国党和关心人民身心健 康,提高人民身体素质而制定的一项行动计划。长 期以来,农民一直作为被动的客体而存在,在他们的 思想深处没有“自我意识”。奥林匹克主义作为一种 人生哲学,将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为一体,目标在 于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3.3.2有利于增强乡镇地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 奥林匹克思想以它特殊的形式,被不同的人群 所接受;以它特有的吸引力,吸引不同的人群参与其 中。乡镇地区通过组织老年、青年、少年、残疾人等 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尤其是代表本地区外出比赛, 不仅会大大吸引地区不同成员的积极参与,而且在 地区集体体育活动中还会增强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 自豪感,从而增强其对地区的强烈的归属感。归属 感越强,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本地区成员的权 利和义务,进而越加喜爱和参与体育活动。l7] 3.3.3有助于农村体育管理的“标准化” “标准化”是人们从事某项工作的技术方面的准 则和基本要求。可能这样解释不是非常精确,但有 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标准化”已经正在深入到当 代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的方方 面面。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体育设施、体育设备和体 育器材等方面都有很多标准,特别是安全标准,“标 准化”已经成为奥林匹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J 3.4整合功能 专业化、区域化和民族化多层次展开,是国际体 育运动的特点,这种特点为人类社会体育文化日益 广泛和深入交流创造着不断扩大的空间和机会。与 此同时,很多民族特点浓厚的民间娱乐性竞技和技 艺项目,也不再局限于民族和地区范围,在奥林匹克 文化的整合下,而开始融汇于体育文化的世界舞台, 民族性、区域性的体育项目走向世界,使人类的体育 文化增添色彩和活力,“体育无国界”的国际化趋势 展现的是人类体育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 展的整合过程。_9 以深厚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我国农村体育, 有很强烈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在全球化的今天, 以何种形式把我国带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农村民间体 育、民俗体育发扬光大,而不致使沦落,国人责无旁 贷。中华传统文化走向国际化,与奥林匹克文化整 合是有效途径。 3.5经济功能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它原 有的属性,已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载体,实践已 经证明,奥林匹克精神注入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将 搭上体育这列快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 力。[1o] 在我国农村,“体育搭台,经贸唱戏”已悄然兴 起,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高涨,体育消费成为热点, 我国有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有广阔的市场,体 育产业将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4结束语 全球化的进程在加速,我国也正以前所未有速 度国际化而融人世界,全球化改变了我国农村的文 化环境,改变着农村社会,造成丁农村社会变迁。在 社会变动中,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 烈的冲撞,广大农民正在文化冲突中徘徊和选择,同 时逐渐认同,并进行文化整合。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社,1998:196—206 [2][4][5] 谢经良,刘强德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5—26. [3]张争鸣.论人类体育传播的选择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4,(3):11—14. [6][英]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3.12(第1次版):30—39. [7]刘庆龙,冯杰.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社会 学月刊。2003。(2)。65 69. [8] 晓龙,万杰.拓展体育新天地——访欧归来的另类考察报告 [J].体育文化导刊。2004,(1).56 61. [9]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6:238 247. [1O]席焕久.体育人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8: 202—2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