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催花牡丹花后植株复壮技术

催花牡丹花后植株复壮技术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47卷第1期福 建 林 业 科 技Vol. 47 No. 12020年3月Jour of Fujian Forestry Sci and TechMar. ,2 0 2 0doi :10. 13428/j. cnki. fjlk. 2020. 01.010催花牡丹花后植株复壮技术王鹏(福建省宁德市林业科研与技术推广中心,福建 宁德352100)摘要:2017-2019年在福建省寿宁县开展不同栽培基质、上盆时间、移植户外时间对催花牡丹花后植株成活率和开花率的 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基质以废菌渣+菜园土(1:1)最佳,植株平均成活率达到95.33%;上盆时间以2017年11月8 日(春节前100 d)效果最好,植株平均成活率为95. 33%,平均开花率为80. 00% ;移植户外时间以3月份移植成活率最高,

达到80. 00% o说明牡丹花谢后,采用适宜的栽培基质,尽早上盆,尽早将植株移植户外露地培养是植株复壮的关键。 关键词:牡丹;催花;复壮 中图分类号:S685. 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7351(2020)01 -0045 -03Study on Plant Rejuvenation Technology of Postanthesis Paeonia suffruticosa with Flower ForcingWANG Peng(Ningde Forestry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in Fujian Province .Ningde 352100, Fujian, China)Abstract: The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culture substrate, potting time and outdoor transplantation time on the growth and flowering of

postanthesis Paeonia suffruticosa was carried out in Shouning County,Fujian Province,2017—2019. The results showed that,①The best culture substrate was waste bacterial residue matrix + garden soil (1 : 1) , in which the average survival rate was 95. 33% •②

The best potting time was on November 8,2017 (100 days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in which the average survival rate and the av­erage flowering rate was 95. 33% and 80. 00% ,respectively.③The best time for outdoor transplantation is March,in which the aver­

age survival rate was 80. 00%.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appropriate substrate, the suitable potting time, and the early mobilization for outdoor transplantation, would be the key to the rejuvenation of postanthesis Paeonia suffruticosa.Keywords: Paeonia suffruticosa ; flower forcing ; rejuvenation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毛萇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是我国优秀传统名花“宀。随着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花卉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牡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春节催花牡丹作为年霄盆

栽高档花卉市场需求旺盛,效益显著。牡丹生长极为缓慢,从嫁接苗种植到催花商品成品苗,一般需要4 ~ 5 a。但牡丹花后植株成活率低、综合利用率低,形成了催花牡丹一次性消费的传统观念⑹。牡丹花后被

废弃,造成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开展牡丹花后植株复壮栽培,让牡丹花后植株变废为宝,既是对牡丹资

源的充分利用,又降低时间成本和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5-2018年本研究从改进催花基

质、上盆养根、及时栽植户外、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开展研究,将催花牡丹花后植株进行复壮培育2 ~3 a 后,就可以成为正常开花的健壮成品牡丹植株。1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位于福建省寿宁县清源乡前陶村,寿宁县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海拔800 m,年平均气温15. 1

T ; 1月平均气温4. 7 ,7月平均气温22. 6 ;极端最高气温35. 8您,极端最低气温-9. 8您;M10 T的

年积温4249七。年均降水量2472 mm,年无霜期235 d0收稿日期:2019 -07 -08;修回日期:2019 - 08 - 09基金项目:福建省林业科研项目(观赏牡丹优良品种引种试验及繁育技术研究,闽林科[2017]3号)作者简介:王鹏(1968-),男,福建福安人,福建省宁德市林业科研与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培育和非

木质利用研究与推广。E-mail:wpwly. 2007@ 163. com。• 46 •福建林业科技第47卷2材料与方法2. 1材料从山东荷泽引进“鲁荷红”牡丹,3年生苗,在试验地种植3 ao试验材料为“鲁荷红”牡丹花后植株。

2.2方法设置不同基质、不同上盆时间、移植户外时间的单因素对比试验。每个处理5盆(株),重复30次,塑 料盆规格为38 cm x30 cmo试验所得数据采用办公软件Microsoft Excel中录入和初步整理,并采用DPS

数据处理系统vl5. 10高级版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1) 不同基质试验:选择菜园土、树皮50% +菜园土 50%、炉炭渣50% +菜园土 50%、废菌渣50% +菜

园土 50%、谷壳灰50% +菜园土 50%等5种基质,比例为质量比。于2017年11月上盆,先在户外管理,

12月移入塑料薄膜温室大棚催花。于2018年3月带土(基质)移植户外,同年9月调查植株成活率。2) 不同上盆时间试验:选择2017年的11月8日、11月23日、12月8日、12月23日4个上盆时间,即

春节(2018年2月16日)前100、85、70、55 d。统一在12月23日即春节前55 d(CK)移入塑料薄膜温室大

棚催花。于2018年3月移植户外,2018年9月调查植株成活率,2019年4月调查植株开花率。栽培基质 为废菌渣+菜园土。3) 不同移植户外时间试验:于2017年12月上盆进塑料薄膜温室大棚催花,分别于2018年3月15

日、4月15日、5月15日、6月15日移植户外,2018年9月调查植株成活率。栽培基质为废菌渣+菜园 土。3结果与分析3. 1不同栽培基质对植株成活率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花后牡丹植株成活率影响差异极显著(P = 0. 0001)。多重比较结果

(表1)表明,5种基质以废菌渣+菜园土基质配方植株成活率(95. 33% )最高,且显著大于其它4种基质;

其次是菜园土(90. 0% );谷壳灰+菜园土基质配方植株成活率为88. 0% ;成活率最差的是炉炭渣+菜园 土基质。由此可见,在花后牡丹植株复壮过程中在培养基质选择方面可以选用废菌渣50% +菜园土 50%

基质配方。表1不同基质对花后牡丹植株种植成活率的影响

基质类型%平均成活率90.0084. 67标准差10. 1710. 08& 60& 60标准误1.861.8495%置信区间下限86. 20上限93. 8088.43-显著水平bABcB菜园土树皮+菜园土炉炭渣+菜园土废菌渣+菜园土谷壳灰+菜园土80. 901.4592. 124. 6795. 331.571.577. 889& 55dCaA8&0011.262. 0683.7992.21bcB* :不同列的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为不同的试验组合方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显著差异(P<0.05),下同。3.2不同上盆时间对植株成活率和开花率的影响由表2、表3可知,4种上盆时间以2017年11月8日(春节前100 d)上盆的植株成活率最高,平均成 活率为95.33%,开花率为80. 0% ;其次是2017年11月23日(春节前85 d)上盆,成活率为89.33%,植株

开花率为65.33%。可见,提前上盆,增加在户外培养时间,促进根系发育和营养积累,对促进花后牡丹植

株的复壮具有重要的意义。3.3移植户外时间对牡丹花后植株生长的影响牡丹花后植株复壮的第一步需将花后植株移植户外进行露地培养。方差分析结果(表4)表明,4种 移植时间花后植株平均成活率为5. 33% -80. 0%,差异极显著(P =0. 0001),其中3月移植成活率最高第1期王鹏:催花牡丹花后植株复壮技术• 47 •(76. 08% -83. 92%),平均成活率为80. 0% ,成活率提高了 83. 9% ;其次是4月移植,平均成活率为62. 67% ;5月、6月移植植株成活率比较低,分别为26. 0%、5. 33%。可见,牡丹花后植株宜尽早移植,即

花谢后就进行户外移植培养。表2不同上盆时间移植成活率上盆时间(月-日)

11 -0811 -2312-0812-23(CK)%95%置信区间92. 129& 5593. 12平均成活率

95.3389. 3370. 6765.33标准差& 6010. 15标准误1.571.852. 302. 34显著水平aAaAbBbB85.5412. 5812. 7965.9760. 5675. 3670. 11表3不同上盆时间植株开花率上盆时间(月-日) 平均开花率 标准差

11 -0811 -2312-0812-23(CK )80.0065. 33%95%置信区间76. 6060. 98标准误1.662. 131.941.86显著水平aAaAbBbB9. 1011.6710.6110. 1723.3310.0019. 376. 2083.4069. 6927. 3013. 80表4不同移植时间对花后牡丹植株成活率影响移植时间(月份) 平均成活率 标准差3456%标准误1.922. 301.951.6495%置信区间76. 0857. 97显著水平aAbB80.0062. 6726.005. 3310. 5012. 5810. 709.0022.001.9783.9267. 3630.00& 69cCdD4结论与讨论常规的牡丹春节催花时间一般在距离春节50 ~60 d上盆直接进温室催花,7 d后花芽开始萌动,直至

开花,这时的新根还没开始生长,吸收营养的能力很弱,花蕾发育所需靠的是植株自身存储的营 养[,-2'4-6]o牡丹开花消耗大量营养,花后植株衰弱,恢复比较难[4'6'9] o本试验研究表明,花后植株尽早从 室内盆中移植到户外露地培养1 ~2 a,通过平茬整形和田间营养管理等措施,可实现花后植株的复壮;在

春节前比一般催花处理提前60 d(春节前100 d)左右上盆,促进根系恢复和生长,可实现复壮植株春节良

好开花和商品化再利用。盆栽培养基质以废菌渣+菜园土配方最佳,花后牡丹植株平均成活率达到95. 33% ;上盆时间以2017

年11月8日(春节前100 d)效果最好,花后复壮植株平均成活率为95.33%,平均开花率为80. 0% ;户外

移植时间以3月份移植成活率最高,平均成活率为80. 0%o由此可见,在牡丹花后植株复壮过程中,花谢

后尽早将植株移植户外露地培养,增加培养和树势恢复时间,以及在催花前提前上盆培养、选择适宜的栽

培基质促进根系恢复是花后牡丹植株复壮的关键。同时,本试验筛选的废菌渣50% +菜园土 50%基质配

方,既达到良好的复壮效果,促进根系生长和植株恢复;又可充分利用当地食用菌生产的废菌渣材料,又减 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 李嘉锤,张西方,赵孝庆,等.中国牡丹[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2] 赵海军.牡丹春节催花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 石颜通,张秀新,薛璟祺,等.四个催花牡丹品种复壮栽培后光合特性比较[J].华北农学报,2013,28 (增刊):172 -176. (下转第55页)第1期陈春:蝴蝶兰新品种’红箭’性状特征分析• 55 •低,仅为(0. 15 ±0. 065)%,抗病性显著强于市场畅销品种;其花期长达(107. 87 ±1.31) d,同时该品种根

系发达,易栽培。这些数据均表明,’红箭’的经济技术指标表现良好。’红箭’在不同区域的品种特征稳

定性分析进一步表明,其各项品种特性具有遗传性状稳定性。参考文献:[1] 楼建华.温度、光照及栽培基质对蝴蝶兰生长发育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1995,7(6):464 - 467.[2] 庄西卿,王盛美,赖文胜,等.蝴蝶兰新品种'天宝红'[J].园艺学报,2012,10(39):2094-2097.[3] 杨光盛,孙华蔚,叶德铭,等.数种高经济花卉作物肥料之间应用研究(二)即溶花卉肥料[J].中国园艺,1995,41(1):

41 -53.[4] 叶振华,张雪梅,李秋霞,等.蝴蝶兰催花技术研究[J].广东园林,1996(4):7-&[5] 任志强,焦晓燕,孙景桐.国内外泥炭农用特性比较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131 -133.[6] 陈春,陈孝丑.蝴蝶兰新品种’8411'花梗离体培养技术研究[J].福建热作科技,2014,59(3):82 -84.[7] 叶振华.蝴蝶兰催花技术研究[J].广东园林,1996(4):21 -24.[8] 杜金池.蝴蝶兰花期调节[J].丰年(台湾),1986(11):20-21.[9] 白燕,赵红艳,祖文辰,等.中国东北与白俄罗斯泥炭聲泥炭特性的对比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2) :98 - 103.[10] 李天林,沈兵,李红霞.无土栽培中基质培选料的参考因素与发展趋势[J].石河子大学学报,1999(3):250 - 25&(上接第47页)[4] 刘玉梅,刘高峰,张中华,等•催花牡丹营养需求规律及养分管理技术[J].荷泽学院学报,2019,41(2):93 -97.[5] 周江华,朱开元,刘慧春,等.杭州地区春节催花牡丹品种比较及促成栽培[J].浙江农业科学,2014(10) :1553 - 1555,

1559.[6] 凌燕,高海林.牡丹冬季催花新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23 -124.[7] 李嘉珏.中国牡丹与芍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8] 尤云桂,林鸾芳,黄丽春.牡丹催花栽培基质筛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7(19):131 -135.[9] 刘淑敏.牡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上接第51页)有效地评估可以为绶草药材及其相关产品的选材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可以为绶草的资源

保护及今后育种提供一定的基础,对今后绶草相关药用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916.[2] 李文丽.盘龙参抗s—(180)肉瘤的实验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3):193 -195.[3] 崔红花,梁生旺,王淑美,等.盘龙参药材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房,2012(35):105 -112.[4] Lin Y L,Huang RL,Don M J. Dihydrophenanthrenes from Spiranthessinensis[ J]. J Nat Prod,2000,63( 12) : 1608 - 1610.[5] 李淑贤.枇杷核提取物中氨基酸抗氧化作用的研究[D].佳木斯:佳木斯大学,2006.[6] 卫生部卫生监督司.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清华同方电子出版社,2003:1242.[7] 白鸿.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8]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5009. 124-2016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9] 潘雪梅,韦辉,刘毅,等.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质量研究[J].中草药,2011,42(9):1833 -1836.[10] 张铁军.中药质量认识与质量评价[J].中草药,2011,42(1):1 -9.[11] 董美伶,谢媛媛,陈剑,等.HPLC法测定盘龙参中的盘龙参黄酮I [J].中草药,2005,36(6):921 -922.[12] Peng JY,Zhan LB,Dong FQ,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for separating chemical compounds fromSpiranthes australis (R. Brown) Lindl roots[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08,59(2) :262 -269.[13] 赵英日,王淑美,崔红花,等.盘龙参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4):46 -48.[14] 李家敏.不同产地绶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866-18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