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诗词《马跃檀溪》原文及赏析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第 1 页 共 6 页
三国诗词《马跃檀溪》原文及赏析
【导语】: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①; 停骖遥望独徘徊②,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③,龙争虎斗交相持; 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一川烟水涨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①; 停骖遥望独徘徊②,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③,龙争虎斗交相持; 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一川烟水涨檀溪④,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踏碎青玻璃⑤,天风响处金鞭挥; 耳畔但闻千骑走⑥,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 ——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 临流三叹心欲酸⑦,斜阳寂寂照空山; 三分鼎足浑如梦⑧,踪迹空留在世间。 【释词】
①宦游:古代称在外做官或者求官。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檀溪:古溪名。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南。唐代即已干涸。
第 2 页 共 6 页
②停骖:骖,三匹马驾一辆车;停住马车。《诗经·采菽》:“载骖载驷。”驷:一车套四匹马。
③咸阳火德衰:指汉室衰微。《史记·高祖本纪》唐·司马贞索隐:“《汉仪注》:‘高祖六年,更名咸阳曰长安。’”按照“五行”之说来解释朝代的兴替,据说汉朝是火德,故汉朝的衰落为“咸阳火德衰”。
④一川烟水:一川,一条河流;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 ⑤青玻璃:形容溪水碧波如镜,好似青玻璃。 ⑥但闻:但,只;只闻。 ⑦临流:临,面对;流,溪水。
⑧浑:简直。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蔡瑁追杀刘备未成,乃奏请刘表:“近年丰熟,合聚众官于襄阳,以示抚劝之意……”并差人请刘备赴宴。阴谋在襄阳会上暗藏刀斧手,除掉刘备。席间伊籍伺机告之刘备。刘备大惊,飞身上马,望西门而走。行无数里,被水深波急的檀溪所阻。恰值此时,蔡瑁追兵将至,刘备急无可奈,纵马跃溪,如腾云驾雾,飞上对岸。这个传奇的故事,后人以诗咏之。
这是一首吊古抒情诗。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六句为第一个层次,凭吊古迹,追寻历史,发思古之幽情。中间十二句为第二个层次,追叙和描绘宝马救主、飞越檀溪的传奇故事。后面六句为第三个层次,抒
第 3 页 共 6 页
发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惘怅情怀。此诗是小说家选用古人的诗篇,把它穿插在情节之中,以小说家全知叙事者的身份抒情和议论。如果仔细品味,诗的结尾所表达的情感与小说的情节是不合拍的。尽管这样,已经是毛宗岗在修定《三国演义》时,将嘉靖本五首咏“马跃檀溪”的诗,删掉了四首,只保留了这一首。那么这就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小说家如此重视“马跃檀溪”这一情节,安排如此多的诗歌,强化这里的议论和抒情成分呢?其蕴涵的深意有三:
其一,用宝马的风姿壮采,烘托一代霸主的超凡和伟岸。古人常将“马上看壮士”同“月下看美人”来对举,可见,在英雄传奇的时代,宝马与英雄,两者互为生发映衬。马具有人的气质性情,人配宝马更具风姿壮采。宝马对英雄的烘托,是其他所不可比拟的,人们可以从马的勃勃生机中诱发出英雄的传奇魅力。《三国志》裴注:“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太平寰宇记》:“张飞有马名玉追,时歌曰:人中有张飞,马中有玉追。”不难看出,英雄靠其宝马壮其行色。因而这首诗中极尽浪漫的色彩描绘刘备马跃檀溪的壮丽情景:“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马蹄踏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这里已点破了人与马互为映衬,所谓“波中忽见双龙飞”,宝马为龙驹,刘备是未来的皇上,也是龙,只不过眼下是一条困龙,未乘雷上天而已。
其二,还有一层深意,宝马救主的传奇,之所以人们津津乐道,实质上还是渴求君臣遇合,企盼建功立业的深层心理的写照。“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危难中刘备与宝马“两相遇”,犹如一
第 4 页 共 6 页
个寓言故事一样,象征了真龙天子的刘备即将遇到辅佐他的将相之才,君臣遇合,如鱼得水,一展宏图大志。掘开了这层深意,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小说以下展开的一系列情节,巧逢司马、徐庶荐贤、三顾茅庐、诸葛出山……
其三,这首诗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英主龙驹”为什么此刻会“两相遇”?这体现了小说家的天命观。刘备一生由此有了重大的转机,这是“天数”。“却说玄德跃马过溪,似醉如痴,想:‘此阔涧一跃而过,岂非天意!’”于是策马前行,遇到司马徽先生。司马徽先生帮助刘备分析失败的原因,使刘备认识到有武将而缺谋臣的弊病以后,还不放过对“天意”做了指点,他引用了当时一首民谣:“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进而解释道:“此谣始于建安初:建安八年,刘景升(刘表)丧却前妻,便生家乱,此所谓‘始欲衰’也;‘无孑遗’者,不久则景升将逝,文武零落无孑遗矣;‘天命有归’,‘龙向天飞’,盖应在将军也。”并且指出:“今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多么明确地把“天命”做了解释。联系宝马救主这一传奇的故事,不都是“天命”的显现,而且是“龙向天飞”开始的征兆。 从上面三层蕴意来看,小说家设置刘备在事业上开始发达,是从二条叙事结构线展示的,一条是“宝马救主”至民谣预示,以浪漫主义色彩点染和烘托;一条是巧逢司马到三顾茅庐,以现实主义笔墨铺叙和描写,互为映衬,虚实结合。可见,此篇诗歌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缺少的一笔。
第 5 页 共 6 页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