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大胡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简介
2010年度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把师生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欣赏主体,发展主体,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墙壁会说话、花草能传情,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强化了校园环境育人的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物质文化建设塑造人
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环境可以造就人、培养人、改造人。所以,我们努力为学生创设一流的学习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
为此,我们主要强化了以下物质环境的改造:
1、学校投资三万多元,在校门的正对面——幼儿园教学楼的东山墙,建造了面积达60多平米的巨型壁画——《泰山神韵》,两边配上了巨型对联“知识与能力并重,安全和成长同行”用泰山精神来教育学生。投资三万多元建造两个大型、两个中型、两个小型宣传橱窗,橱窗中分别张贴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珍爱生命、预防火灾”、“地震、避震与逃生”、“预防甲型流感传播”、“学校生活剪影”、“学园家园乐园”等内容及图片。投资一万余元制作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有关论述教育的四幅伟人巨像。
1
2、学校装饰了长达近二百米的文化墙,此墙主要分布在一楼外墙及一至三楼走廊两侧、楼道两侧。在内容上,一楼外墙主要张贴有关孟子的生平故事图画,一楼走廊的北面贴有古诗赏析诗配画及译文,名人名言条幅等内容,一楼走廊的南面张贴各班学生的手抄报,各班情况一览表,二楼走廊的北面张贴有文化名人画像及简介,名人名言条幅等内容。南面张贴各班学生手抄报及班级情况一览表,三楼走廊北面张贴名胜古迹图画及简介、名人名言条幅等内容南面是各班学生手抄报及班级情况一览表。这一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壁主要由学校构建,其内容来源广泛,有上级下发的宣传资料,有本校制定的专题教育资料,有老师们集思广议搜集的内容等。其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在室外活动与行走中被自动吸引过来,自主地学习。楼道顶部凡是有横梁的地方都贴有名人名言条幅。楼梯的每一个台阶都贴有温馨的提示语——“读书成为时尚,智慧赢得未来”,“增长本领的学园,学生向往的乐园”.
3、各班教室内都贴有起美化教育作用的内容,如学生守则与行为规范,名人名言及地图知识与风景名胜等;经常更新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的光荣榜样介绍,活动图片展览,还包括各类专题教育资料我们也制作成专版的展版在学校主文化墙上展示,如各类健康教育图片,法律宣传专栏等。
4、学校投入较大财力购买了大量花木,美化了校园环境,使校园变成了学生活动的乐园,休息的乐园,学习的乐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架设健身器材;改造花园地面;营造育人气息,比如学生在其中活动时,“乐园、乐苑、乐源”及“趣学、去学、趋学”等标语自然地进入学生的眼帘,时刻提醒学生要在学校里快乐学习,自主学习;至于“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标语则处处告诫师生做人的基本准则。
此外,我们还在教学楼醒目处,布置上了许多人性化、富于教育意义的名言等,使学生无论在学习场所还是在生活场所,都能自然接受文化气息的熏陶。
2
二、精神文化建设锻炼人
校园精神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价值导向、智能发展、身心健康、审美陶冶、特长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它积极的整体功能就表现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人格和谐发展。因此,我们着力将校园文化建设向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深入推进。
1、把学生推向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主体地位。一所学校,光从外部看上去校园优美,环境宜人,文化氛围浓还远不够,关键还要看学校教育的对象——学生能否参与到内部文化的建设中去,能否自我丰富文化生活。为此,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建设班级文化。学校提供基本的纸张等材料的帮助,而学生则是设计者,建设者。现在,我们已出现了学校个个教室的墙壁都能“说话”的格局。
2、发挥课堂主阵地的育人功能。一是让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教育教学要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促使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因而,课堂教学要通过受教育产生“心灵经历”的过程,获得对生命的真正了解,懂得对生命的珍惜,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人。二是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我们要求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向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活世界里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塑造自己。三是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实践中,我们努力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世界本身就充满知识和需要知识的道理,深刻领悟知识所蕴涵的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产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发现知识、获得知识的自主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把知识内化成内在的人格化的精神力量。
3、拓展兴趣活动项目,满足学生需求。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美术、书法、棋类和学科兴趣小组活动,有利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广泛开设兴趣小组,接纳有兴趣的每一个学生。学校
3
每年设有“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庆六一文艺汇演”、 “美术书法比赛”、 “小学生技能素质竞赛”和“朗诵比赛”等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一展身手的舞台,兴趣小组活动的效应极为显著,积极参加上级各项赛事,学校硕果累累,比如在去年邹城市举办的小学生才艺大赛中我校参赛的学生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4、提供劳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我们将劳动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地纳入开放性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使校园中发扬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学会自理自立的本领,培养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质和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为学生今后从事社会劳动和参与激烈竞争打下基础。除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正常的卫生值日外,还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如洗衣服、叠被子、炒菜、洗涤碗筷、擦桌、扫地等家务,协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所学校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心理趋向以及创造形成的观念形态、物态形态和文化形态的总和。因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以人为本”的观念贯穿整个教育教学中,走出了“校园文化就是装饰环境”、“校园文化就是物质堆积”的两大误区。真正体现了以师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文化特点,构建了和谐校园。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