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免费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钟面9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 )角;( )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平角.
2、小明一个星期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了这本书的( );5天看了( ).
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最多有( )个钝角,最多有( )个直角.
4、小青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20.2看成了2.02,结果得到的差是32.6,正确的差是( ).
5、1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6、可可在家里烙饼,锅里每次可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烙两分钟,烙7张饼至少要烙( )分钟.
7、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8、一个两位小数“四舍”后的近似数是2.5,这个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9、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10、停车场上三轮车和小轿车共7辆,总共有25个轮子.三轮车有( )辆,小轿车有( )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9:30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直角.( ) 2、三角形越大,它的内角和就越大.( ) 3、所有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4、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 5、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1 / 7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爸爸今年38岁,妈妈今年36岁,10年后他们相差( )岁。 A.12
B.2
C.8
2、下面的小数中,最接近1的是( )。 A.1.001
B.0.98
C.1.01
D.0.99
3、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A.1
B.2
C.3
D.无数条
4、25×8×4×125=(25×4)×(8×125)运用了乘法的(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交换律和结合律 5、当a=5,b=4时,ab+3的值是( ) A.12
B.23
C.57
四、计算题。(共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
50×80= 32×30= 25×40= 190×50= 30×180= 210÷29≈ 103÷20≈ 630÷90= 100÷20= 363÷40≈ 2、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要验算)
125×29= 304÷76= 805×70= *665÷19=
五、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1、过A点作直线L的垂线,过B点作直线L的平行线。
2、过直线外一点A画直线M 的平行线和垂线.
2 / 7
六、统计图表。(共5分)
1、阳光小学四年级一班同学调查了学校某一周每天的用水量,并制成了统计图.
(1)这一周的用水量,( )最高,( )最低,最高用水量与最低用水量相差( )t.
(2)这一周总用水量是( )t,平均每天用水( )t. (3)从中我还想到了:( ).
七、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1、班委去买奖品,1.8元的奖品买了25份,2.5元的奖品买了15份. (1)买这两种奖品一共花去多少元? (2)他们带了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3)余下的钱还想买20份0.8元的奖品,够吗?
2、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10米。洒水车行驶1小时,能洒多少公顷的路面?
3、向阳电池厂生产了8100节环保电池,把它们每18节装一盒,每5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3 / 7
4、李老师带了100元,去书店买了6本《数学童话》,每本12元.剩下的钱还能买多少本单价是8元的《趣味数学》?
5、张叔叔买了三本书,价格分别是7.80元、5.65元、6.20元,他付了20元钱,应找回多少元钱?
6、50头奶牛30天产奶15000千克,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4 / 7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直 6
152、7 7
3、2 1 1 4、14.42 5、4 6、14
7、9.54 9.45 8、2.54 2.51 9、9990 10、3 4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B 2、A 3、A 4、C 5、B
四、计算题。(共28分)
1、4000;960;1000;9500;5400 7;5;7;5;9 2、3625;4;56350;35
五、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1、见详解 【分析】
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的步骤:
5 / 7
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直线外的点在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上。 3、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并画上垂直符号。 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借助直尺和三角尺来完成。 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2、用直尺紧靠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沿着直尺平移三角尺。
3、平移后,使直线外的点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刚才与已知直线重合的那一条直角边)上,沿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详解】
2、由分析作图如下:
六、统计图表。(共5分)
1、周一 周日 13 63 9 我想倡议在全校开展一个节约用水活动,每天用水量不超过12t.
七、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1、(1)82.5元
6 / 7
(2)17.5元 (3)够 2、12公顷 3、90箱 4、3本
5、7.80+5.65+6.20=19.65(元)20-19.65=0.35(元) 答:他付出20元钱,应找回0.35元 6、10千克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