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雄鹰与蜗牛》的故事
关于《雄鹰与蜗牛》的故事,我感受颇多。在我的教学生涯中,遇到的多数是“蜗牛”,只有极少数是“雄鹰”。我想多数老师也有这样的感受,自己班里聪明的孩子极少,那种老师一点即会的更是凤毛麟角,对于老师一点即会的学生,老师当然喜欢,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我们是让绝大多数的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因此他们不可能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把他们都看做是“蜗牛”。对待“蜗牛”,老师一定得有信心和耐心。
前几年我一直教小学的高年级,很少和低年级的孩子打交道,也知道他们“事多”和爱“报告”,今年我第一次接触二年级的学生,才知道他们小孩子的“事真多,报告真多!”虽然我是“打过预防针”的,但刚开始还真没“预防”住。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低年级属“蜗牛”的居多,属“雄鹰”的我们班只有一个。他叫刘亚鹏,聪明,细心,踏实,人见人爱,他是我们班的班长,也是我树立的学习榜样。对于他,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只要他想学什么,我都给他讲。学习任务完成了,我还允许他玩。但对于大多数的“蜗牛”,我是苦口婆心,手把手,心交心。我首先从学习习惯开始训练,例如:听讲状态,学具准备,作业要求等,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的节奏慢了下来,渐渐地和他们开始有了交流……后来发现小孩子犯的错经常反复,于是我就耐心地引导他们,一遍又一遍,终于他们的错误渐渐少了,我想,即使他们都是“蜗牛”,也终有爬上金字塔顶端的一天,那时他们会是多么的高兴,我也将是多么的快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