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第14期 163 中西结合护理路径用于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影响分析 张敏丽宫兆妮‘ (山东威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山东威海264400) 摘要:目的:对中西结合护理路径用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63例脑梗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及对 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中西结合护理路径,对照组则应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有 效率及总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及总满意度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急性 期患者应用中西结合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建议推广。 关键词:中西结合护理路径;脑梗死急性期;效果 中图分类号:11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7)14—0163-01 脑梗死是医学临床山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居高不下的致残率与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其中,脑梗死主要以意识障 表1两组护理有效率及总满意度 较[n(%)] 碍、失语、偏瘫等为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容易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 严重不良影响 j。为此,必须在该疾病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 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本文给予该疾病患者实施了中西 结合护理路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7月一2016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3 例脑梗急性期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分析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 (32例)及对照组(31例)。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平均年龄(61.86 ±1.95)岁,其中,本科5例、大专16例、中专及以下10例;研究组男 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31±1.16)岁,其中,本科4例、大专l9 例、中专及以下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如给予患者护胃、降血糖、降血 压、扩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等措施进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应用传统护理模式,如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 研究组应用中西结合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如下。 1.2.1护理路径的制定:组建护理路径小组,小组成员由科室优秀的 护理人员及护士长组成,同时,对入院治疗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临床 体征、症状表现等)进行充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合患者的 个性化护理路径计划方案。 1.2.2标准护理:患者人院第1—2天,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相关 检查,并做好相关急救工作;同时,调整意识障碍患者的姿势,并将其 头部抬高约2O~30。,使其头部偏向一侧等。另外,还需定期对患者 的病房进行清洁消毒,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新鲜空的流通;对于 有意识的患者,护理人员还需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避免患者产 生心理应激反应而影响治疗效果。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的 呼吸道、皮肤、大小便以及口腔等进行有效护理,如给予患者氯化钠注 射液(0.9%)清洁口腔;对于便秘者,给予适量的甘油或开塞露帮助 患者通便;对于尿失禁的患者,则应留置导尿管等。 1.2.3中医护理:患者人院后的第3—7天,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定期督促患者按时完成计划内容, 其中,训练计划应包括言语训练、肢体训练等;同时,护理人员还需按 摩患者的肢体(1次/d,30min/次)并给予患者针刺治疗1次/d;此外, 对于不能进行康复训练、按摩、针刺的患者,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行穴 位敷贴,其中包括中药穴位的艾灸及耳穴的压豆等。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有效率及总满意度。 护理有效率评价标准:如患者残疾程度在1~3级,脑神经功能缺损 (CNS)评分≥18%,则为护理有效;如CNS评分<18%,则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及总满意度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 通讯作者:宫兆妮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脑梗死多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所致,容易受 到情志、外邪、痰的影响而加重病情 J。因此,为改善患者的病情,本 文给予研究组实施了中西结合护理路径,并给予对照组实施了传统护 理模式,结果显示,对照组于干预后的护理有效率(64.52%)及总满 意度(70.97%)均低于研究组(93.75%、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中西结合护理路径所包含的护理措施具有较强的人 性化,且护理的内容较为全面,对患者临床疗效的提高有重要的意 义 。其中,护理路径的制定主要是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充分评 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了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护理路径计划方案,从 而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标准护理,护理人员不仅指导患 者进行了相关检查,还将患者的头部抬高约2O一3O。,使其头部偏向 一侧,并定期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清洁消毒,定时开窗通风等,从而有利 于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度;对于有意识的患者,护理人员还对患者的 不良心理进行了疏导,从而有效避免患者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而影响治 疗效果;通过中医护理,护理人员不仅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训练计划,还每日按摩患者的肢体,并给予合理的针刺治疗等,从 而有利于患者临床预后的提高 J。 综上所述,给予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应用中西结合护理路径进行干 预,可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禹小丽,邓伟明.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处理中的效果观察 及应用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4):75—76. [2]顾志娥,俞龙,刘必琴,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 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7—9. [3]王会芳,刘晓春,尹艳君.中风(脑梗死急性期)后便秘患者实施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效果评价研究[J].四川中医,2016,34(8):218 —219. [4]覃秋菊,雷贻玉,唐旭丽,等.综合中医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 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1):91 —92. [5]叶红.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40例 及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107—108. 2017年6月27日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