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RY-诞}文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利用国际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初探 文◎韩秀明伺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是 国家级的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机构,是全国营养 与食品安全工作的业务技术指导中心。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成立1O年间,通过各种方 式,派出大量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 技术,大大提高了我国营养与食品安全领域的整 体业务水平。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与世界卫生组 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营养与食品安全领域内 始终保持着密切合作。此外,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也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挪 威、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多个国 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广大 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其专业、语言和对外联络的优 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科研合作,为扩大营养 与食品安全所的影响、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 了重要贡献。 在这一过程中,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也在利用 国际合作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一些有效 探索。 国际合作对专业人才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第一作者简介:韩秀 1.国际合作,拓展了科研经费来源渠道 明,1 973年5月出生, 多年来,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非常重视国际合 山东人,本科学历,助 理研究员。现就职于中 作与交流,积极寻求各种合作机会,开展多边、双 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 边、民间的合作研究,通过国际合作项目推动单 养与食品安全所,主要 位科技工作的发展,并依托项目和合作课题进行 从事外事管理工作。 人才培养。 从2002年成立至今,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共开 展国际合作课题83项,每年与国际组织和国外相 关机构的合作研究项目数量呈上升趋势。通过这 些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为单位争取到了充裕的 科研经费,提高了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整体科研 水平,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促进了学科 的建设和发展。相对充裕的经费资源和课题资源 84 目卫 ^ 2012 06 CHINAHEALTHHUMAN RESOURCES 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促进了人才队伍的 发展。 2.寻求多渠道的人才培养项目,促进人才队 伍建设 自2002年以来,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以不同形 式派出人员出国访问考察、参加会议、培训和执 行合作研究项目及攻读学位人员数量呈逐年上升 趋势。1O年来,共派出出国(境)人员770余人次。 通过开展对外交流,使参加交流和培训的人员掌 握了先进的知识和方法,开阔了思路,取得了大量 的科研成果。同时,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 外语水平,增强了对外交流能力。对外交流活动, 为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造就了一批专业人才,目前 这些专业人才已经成为营养与食品安全领域的骨 干力量,为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今后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于2002年成立伊始,先后 与荷兰Wageningen大学VLAG研究生院、澳大 利亚悉尼大学、美国北卡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 等签订协议,双方联合开展培养营养学专业博士 项目,以加强双方在营养学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该项目开展以来,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培养已毕业 营养学博士5名,在读博士2名,并介绍国内相关 单位培养博士2名。该项目采用中外方联合的方 式:学生赴国外大学进行博士研究生课程的学习 和课题的开题,每次在境外学习3~4个月,然后 返回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进行课题的现场工作,再 赴国外完成课题论文和答辩任务,一般4至5年毕 业。这种“三明治”式的学习方式,既能使他们顺 利完成学业,又能使他们在国内的工作保持连贯 性,并且加强了双方的交往,有利于合作和交流。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在与国外这些大学的合作 过程中,还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争取人才引进,如 通过申请国家外专局的引智项目,可以申请经费 用于邀请外国专家来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讲学和访问,讲授新理 论,教授新方法,主要面向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中 很大提高,已经成为我国营养专业领域的骨干力量;通过派出相 关人员参加国外的学术培训,为我国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心、妇幼保健院和部分大专院校的营养工作者以及营养与食品 安全所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增强了受众的学术水平。 3.利用国际合作项目,培养技术人才 “小农合作项目”是我围与加拿大政府开展的合作项目,加 方对我国的饲料安全、食品安全、动物安全、植物安全等四个方 面相关的实验室进行适应WTO/SPS要求的能力培训。卫生部 推荐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作为国家级食品安全实验室,经加方专 家考核认可后,接受和参与项目的国内外培训活动。2004年至 2006年,通过该项目共派出6人赴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和JR实验 室进行食品安全实验室及管理培训。加方也多次派人来营养与 食品安全所访谈。 中国卫生部与荷兰卫生、福利及体育部于2006年签署了传 染病、慢性病研究、控烟、营养与健康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双边 合作协议,目的是为了促进两国在以上领域的研究能力和改善 研究结果。从2007年开始,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荷兰国家公共 卫生与环境研究所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2007年至2011年,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先后派出12人次赴荷兰公共卫生与环境研究 所进行访问和参加技术培训。双方分别于2008年、2009年在华 合作承办“食物消费及与膳食相关慢性病和食物成分培训班”和 “中荷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培训班和交流研讨会”。先后有17名荷 兰国家公共卫生和环境研究所专家来华讲学,参加培训的人员 除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相关技术人员外,还有各省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从事营养、微生物、化学性有害因素风险评估工作的业务领 导和专业人员。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也非常重视与营养与食品 安全所的合作。2009年至2011年,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先后派出 4名科研人员赴BfR参加为期2周和3月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培 训”和“生物统计、数学模型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培训”。2010 年,BfR的正、副所长来华参加由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办的国 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学术会议。德国技术合作机构 (GIZ)也邀请营养与食品安全所5人赴德国、比利时执行食品 安全参比实验室学术交流任务,对欧洲参比实验室的结构、职 能、资源配备、工作流程以及参比实验室与检测实验室之间的协 调机制进行了全面了解,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实验 室建设提供了参考。 收获与体会 10年的实践表明,通过国际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成效明显。例 如,通过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展培养项目,为参加培养项目的营养 学博士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国际平台,其英语能力及专业能力得到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这项工作终于在我围开始起步运行。 总结发现,通过国际合作进行人才培养,需要注意以下 几点: 1.诚信是合作成功的基础 合作双方必须根据各自的需要,在增强互信的基础上.开诚 布公地交流学术观点和意见。只有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双方才 能保证合作研究的顺利开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序高效,实 现资源共享,达到“双赢”的目的。 2.选准合作切入点是合作成功的前提 中外双方应有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也有开展合作研究的 意愿、基础和条件,以科学研究合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延伸到人 才培养、学术交流以及学科建设等全方位合作。这不仅是提升 学科创新水平的捷径,也有利于学科建设与长远发展。 3.领导重视 加强协调是合作成功的关键 单位领导对学术交流活动和合作模式的重视和关心,处室 之间的工作协调和互助,是通过国际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得以顺 利进行的关键。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广应用。 进一步强化国际合作对专业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面对科技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只有积极参加 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才能求得不断发展,才能促进营养 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 一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 关系对促进单位的对外交流、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具有重要意 义。今后,要在继续夯实已有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把寻求国际合 作新伙伴作为x,t#h交流与合作的重点。 二是注重加强人才培养。耍继续把引智与派出作为加强国 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内容,积极选派各类人员参加国内外联合 培养攻读学位或从事为期1年以上的进修学习,培养更多的营养 和食品安全学科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对重点岗位的骨干人员 进行定向培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实验室现代技术操作能力,具 有良好的国内外合作交流能力,增强他们作为学科带头人应具 备的专业特质,为单位建立一支专业的精英团队——具有科技创 新能力、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具有开拓精神的国际人才队伍。同 时鼓励知名专家参加短期出国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从事 合作研究。 三是努力争取在人才培训方面的国外资助,扩大一线人员 出国进修数量。要紧跟国际步伐,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不断提 高合作效益。通过广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使人才教育、科研和 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CHINAHEALTH HUMAN RESOURCES 201 2 o6 目卫±^才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