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论 著・ July 2012,Vo1.10,No.20 虽然手术效果肯定也较为安全,但是还是略嫌繁琐,治疗时间长, 患者有时难以接受 J。 活;⑥手术时间要在外伤后6h内进行,且游离指端未经浸泡或其他污 染;⑦清创时一定要彻底,但又不能去除太多软组织或指骨;清创时 作者采用末端离断原位缝合或末端游离植皮术,所治疗的33例患 者结果满意,手术方法简单,在局麻下就能实施手术,不需要特殊设 备和技术,大大减少了患者治疗费用,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 疗方法。另外,由于末梢血运丰富,一期愈合机会大,尽管没有吻合 神经,但是,由于注意对合良好,神经末梢通过“爬行生长”可以完 不使用双氧水,以防止离断进一步组织损伤。 参考文献 [1】章伟文,陈宏,王晓峰,等.530例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研究[J].中 华手外科杂志,1999,15(2):101—103. 【2】王平,凌四平,狄鸥.手指尖离断再植22例分析【J】_华北国防医药 2009,21(5):43-44. 全或大部分恢复末梢的精细感觉。 然而,我们认为,该手术必须具备一定条件:①外伤创面必须整 齐,无明显污染;②有组织挫伤患者不适合该手术;③外伤离断部位 必须在手指甲半月线以远,否则组织容易出现坏死;④必须将指甲严 格对合缝合,不必拔除指甲,以免增加创面而增加感染坏死机会,同 时,由于指甲存在,打包时可以起支撑作用,防止加压时压力过大; [3]曹慧宁.末节断指再植手术方法的选择应用及注意事项[J].浙江 创伤外科,2010,15(6):779—780. [4]庞水发,于国中,刘均挥,等.皮瓣移植修复组织缺损临床分析[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9,22(2):104・106. 【5】朱其,郑为,吴建伟.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的临床应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0,5(3):57-58. ⑤加压时要松紧合适,防止出血后移植组织出现“漂浮”而影响存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敬谢攀 路连祥 单俊燕 (新疆库尔勒巴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新疆库尔勒841000) 【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微创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及疗效。结果8例术后完全恢复日常 生活,占5.1%;30例死亡,占19.1%,119例术后患者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占75.8%。结论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安全性好,疗效 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成为目前治疗各种颅内出血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微创;颅内出血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8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20-0008—02 Therapeutic Effect of Microinvasive Operation Treatment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JINGXie-pan.LULian-xiang,sH ANJun-yan (Departmentof 增 , BazhouPeople'sHospital,Korla 841000,Chin IAbstract】0bjective To study the hterapeutic method and effect of spontaneous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 157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for therapeutic effect of microinvasive operation treatment.Results The rteatment of 8 cases(5.1%)were recovered,30 (19.1%)were dead and 119 cases(75.8%)were incapable ofengaging in manual labour in varying degrees.Conclusion Microinvasive operation rteametnt has been he tirstf choice of treatment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because it is minimally invasive,safe,practical,and have definitive curative effect,lower complication 【Key words1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Cerebral hemorrhage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自发出现的脑实质内 患者157例,其中,男94例,女62例。年龄38岁~82岁,平均54.3岁; 均为急性起病,有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神经功能 障碍表现。术前GCS评分:10~13分27人;9~l2分75人, 5~8分55 人。其中基底节出血91例、脑叶出血23例、丘脑出血20例、小脑出血 9例、单纯脑室出血14例;其中血肿破入脑室15例。锥颅或钻孔血肿 穿刺引流术109例、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10例、脑室外引流29例。 1_3手术方法 出血,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每年脑出血病死率约为38%~43%[1]。 HICH是高血压病的晚期并发症之一,本组中100%合并高血压或发病 后血压升高。我科在综合考虑患者一般情况、意识情况、血肿情况等 多种因素后,分别选择颅内血肿穿刺术、立体定向手术、脑室穿刺引 流术,术后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解残余血肿,治疗157例患者,取 得良好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入选标准 1_3.I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准确的血肿定位是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根据CT扫描定位,选 ①有高血压病史,或发病时血压增高,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择血肿量最大的层面,测量血肿中心到颅表最近点距离即为穿刺针长 度,该点即为穿刺点。穿刺点要避开头皮、硬膜及脑表的血管和大脑 主要功能区。穿刺点局部麻醉后,应用颅锥在穿刺点作穿刺孔,再用 脑出血;②急诊头颅CT扫描显示皮层下、基底节(20mL<血肿量 <50mL)并有中线结构移位、丘脑(血肿量>15mL)、血肿破入 脑室或脑室内出血伴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小脑出血(血肿量> 10mL)l③出血后有神经功能障碍l 1.2一般资料 持针器经穿刺孔扩开皮肤皮下组织至颅骨。接着用配套的颅钻接于电 钻上,直接经皮钻透颅骨,退出钻头,换大一号手钻对骨孔略扩大, 再用颅锥戳破硬膜,带针芯的8F引流管缓慢送入血肿腔中心,拔出针 (下转10页) 符合入选标准的、颅脑CT检查结果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HICG 10 ・论 著・ July 201 2,Vo1.1 0,NO.20 病、单纯性聋哑、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等疾病的发生。针 对碘缺乏病可以通过食用碘盐来预防,碘盐中所包含的碘可以满足人 体每日的碘需求量,坚持食用碘盐,可以防治碘缺乏病。那坡县是广 西省碘缺乏病地区之一,多年来通过积极的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 些成效。为了掌握那坡县碘缺乏病的防治现状,每年4月份,按地理 分布分别在东、西、南、北、中随机抽取9个乡镇,其中东、西、南 北片各随机抽取2个乡镇,中片随机抽取1个乡镇,并在每个抽取中的 乡镇中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8户居民用盐,每年采盐 样288份,并进行碘缺乏病监测n 。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前3年中碘盐 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和碘盐覆盖率2007年为97.19%、96.18%、 98.96%,2008、2009年均为100.00%,尿碘含量低于100 g/L的比例 尿碘含量均达到了国家碘缺乏病消除目标。 参考文献 [11] 万严冰,凌军,甘仰本,等.南昌市1989-2006年碘缺乏病监测动态 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492—4494. [2】甄瑜,王强,李岩.1998-2006年张掖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23(3):226—227. [3】王黎红.山西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辨证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 治杂志,2008,23(3):218-220. 【4]王新华,王燕玲,张育新,等.甘肃省乡村两级碘缺乏病监测结果 对比分析[J]冲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3):359—360. [5】李建志,任坤岭,郭秀芳,等.2008年山东省寿光市碘缺乏病监测 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9,28(6):698—698. 不超过20%。这表明2010年经省级考核评估,那坡县碘盐“三率”和 (上接8页) 芯后,即可抽吸出血肿的液态部分和半固态部分,首次抽出血肿量少 于血肿总量的30%为宜或10-20mL,固定引流管,给予通畅引流。如 无新鲜出血,引流不畅,血肿腔内注入5mL生理盐水+尿激酶1万~2 易配备或自制,适合诊室和病房常备;无需特殊消毒,对辅助器械要求 低;对手术环境要求低,可床旁操作;除c,I检查外,无需其他特殊诊断 及定位器械辅助,非常适合基层医院和急诊急救机构的要求。②操作简 万u,保留2~4h后放开引流,一日2~3次。术后1、3、7d复查CT, 血肿基本清除或引出75%以上时拔引流管,引流管留置时间3~5d。 1.3.2脑室穿刺引流术 便,医师容易掌握,单人即可独立完成操作,技术熟练的医师可10余分 钟独立完成手术。③无严格的禁忌证,对血肿的部位、血肿量的大小、 年龄大小均无严格限制,以上方法均适合年老体弱或其他脏器功能不全 者。④创伤小,费用低,患者家属容易接受 。 微创手术简单,但为手术能获得最好的效果,我们认为手术时应 注意以下几点:①避开颞浅动脉主干,矢状窦,枕窦,侧裂血管区, 中央沟功能区。②穿刺点尽量选择血肿外侧缘离颅骨内板最近处。③ 穿刺靶点的选择:球形血肿,靶点在血肿中心;肾形血肿靶点选在 于发际内或冠状缝前2cm,中线旁3em处为锥孔或钻孔点,用自 制的钻孔钻或锥颅器行钻孔或锥孔,以带针芯的F8硅胶管进入脑室 内,深度约4—6cm,穿刺方向为想象的双侧外耳道连线方向平行刺 入。成功后固定引流管,接专用脑室外引流器,每日定期更换脑室外 引流器,记录引流量,颜色,必要时引流液送化验室检查。 1.3_3 CT引导脑立体定向术 局麻下安装脑立体定向框架,送CT室扫描定位,测量穿刺靶点, 返回立体定向室,依据靶点坐标设定定向仪,在定向仪的引导下,穿 刺抽吸血肿,成功后拔出穿刺针置人硅胶引流管并固定;未见新鲜血 后注入尿激酶1万一2万u+生理盐水2-4mL,闭管2-4h后开放,每日 1~3次,术后当天或第2~5天复查CT,血肿基本消失后拔引流管,一 般为3~5d,不超过5~7d。 1.3疗效标准 血肿的中心偏下,长条形大血肿,必要时可用双针穿刺二个靶点, 血肿破人脑室,并有脑脊液循环梗阻者,可用双针同时穿刺血肿和 侧脑室;破入脑室内血肿量不多,无脑脊液循环梗阻者,单针穿刺 脑部血肿即可;小脑血肿<15mL以下,并脑脊液循环受阻,可穿刺 侧脑室作外引流后,再酌情穿刺小脑血肿。④术中硬膜层应用锐器 戳破(钝器易造成硬膜外血肿),但要控制深度,以免造成脑皮层 及深部血管破裂出血。⑤首次抽出血肿量少于血肿总量的30%为宜或 1O~20mL,避免血肿腔负压积气或再出血。⑥脑室引流管应高于脑 室平面15~20cm,避免引流过快或过度引流导致低颅压,24h ̄}流量 患者患病6个月以后随访,用日常生活(ADL)表示并划分为 ADLI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2部分恢复日常生活或可独立进行家庭 生活l ADL3家庭生活需人帮助,可拄杖行走I ADIA重残卧床,但保 持意识。ADL5植物生存状态I ADL6死亡。 2结果 控制在200mL左右为宜。⑦术后血肿腔内注入5mL生理盐水+尿激酶 1万~2万U,保留2~4h后放开引流,一日2~3次。小脑、脑干区血 肿,推注尿激酶时应在配的液体量应小为2mL,避免进一步压迫。⑧ 血肿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5d,不超过7d,较少颅内感染机会。⑨脑 我国是HICH高发地区,约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21%~48%, 室引流一般在术后1Od内拔除,两周以上脑室中仍有血,可行对侧穿 刺引流或腰大池引流@脑室引流拔管前应先闭管24h,观察患者是否 能耐受(颅压增高的表现),若能耐受方可拔除;若不能耐受,需延 长引流时间。 参考文献 [1]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19- 927. 存活者遗有不同程度残疾,其中约3/4患者永久丧失劳动力,本研 究中75 8%患者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ADL1 8例,ADL2 27例, ADL3 4l例,ADL4 25例,ADL5 26例。ADL6 30例。死亡病例 中:穿刺后再出血死亡4例;合并脑梗死2例;合并肺内感染死亡9 例,合并心功能衰竭死亡3例,合并肾功能衰竭死亡2例,消化道出 血而死亡2例。合并颅内感染死亡2例,术后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死 亡6例。 [2】周永胜,曹浩,张业斌,等.超早期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重型脑室 出血[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28・1529. 3讨论 HICH在形成过程中对脑组织的挤压及血肿凝结液化过程中释放的 物质可造成脑组织的继发损伤,因此微创手术能以最陕最小的手术损伤 【3】胡长林,吕涌涛,李志超.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规范化治 疗指南[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792-l1O.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 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1. 有效地引流脑室出血、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我们认为微创手术 有以下优点:①手术硬件要求少简单,全套器械结构简单,形体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