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区2010年度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计划
一、背景
土源性线虫主要包括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为及时掌握我区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卫疾控发[2006]107号)的要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在5%以下的直辖市,到2010年底下降30%以上;到2015年底下降60%以上。
二、监测目的
了解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方法
(一)选点
华龙区疾控中心设立不少于所辖区人口总数20%(不少于3个)的监测点,开展土源性线虫监测。监测点原则上在该区东、西、南、北、中5各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自然村,整群抽取3岁以上居民200人,不足200人的村全部检查,受检率不低于90%。受检人数不少于1000人。监测点一经确定,原则上5年内不变动。
(二)病原学检查
2.1对象 年龄在3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居住满一年以上者,外出6个月以上者除外。
2.2 检查方法
1)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进行病原学检查(1粪3检)。
2) 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三)相关因素监测
根据《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表》内容进行调查,并完成表格填写。
四、工作时间
1. 10月上旬进行病原学检测, 10月底之前完成检测工作。
2. 11月底前进行资料的整理和核对,并输入数据库,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完成工作总结。
3. 12月5日前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12月底前完成数据核对和统计分析,工作总结报告。
五、参加人员
王培贤、刘萌芽、王新杰、韩慧卿、韩金民等。
六、工作流程
按登记表逐户登记----发大便袋(编号、姓名)----收袋(按登记表核实)--载玻片写编号---制片----镜检---阳性者做记录---过渡到登记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