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江唇J-:种学 2013年第12期 圆 文献著录格式:楼立峰,范京辉,章学东,等.桑叶粉作为家禽饲料资源的研究概况[J].浙江农业科学,2013(12):1663—1666 桑叶粉作为家禽饲料资源的研究概况 楼立峰,范京辉,章学东,张 雷 (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4) 摘要:综述桑叶粉作为家禽饲用资源的开发现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相关试验研究及应用,指出桑叶 粉作为家禽饲料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桑叶;家禽;饲料资源 中图分类号:S 8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3)12—1663-04 杭州市部分夏秋季桑叶不用于养蚕,总量较 用闲散劳动力采摘不用于养蚕的桑叶,经日晒脱水 大,可作为畜禽饲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2011年 制成桑叶粉,实际成本低于1 000元・t~。此价格 有桑园1.34万hm ,夏秋季节鲜叶产量为12— 在饲料中有应用的可能。 15 t。这些桑叶仅部分作为反刍动物的青绿饲料, 叶志毅等 利用桑叶资源发展畜牧业研究显 多数作为肥料还地,深加工利用的较少。有企业以 示,适量添加桑叶粉,能提高单胃动物健康水平、 桑叶制取黄酮、叶绿素、膳食纤维等功能性物质, 胴体品质;然而桑叶日粮的转化效率较低,在快大 作为保健品、食品原料,但深加工的量较少,对桑 肉鸡生产中应用桑叶日粮其转化率降低更加明显。 叶品质要求高,不足于转化所有资源;也有经日晒 干燥、粉碎工艺制得饲用桑叶粉,但专业化生产的 1桑叶粉营养 量极少。 1.1 营养组成 已有报道在我国北方地区,把桑树作为绿化造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 林树种,桑叶作为饲料资源开发。饲料用桑树品种 素、矿物元素及天然活性物质等。对于桑叶粉主要 经专门培育,创新种植方式,实现桑叶机械化采收 成分分析国内报道较多,但因产地、品种、收获季 与工厂化脱水。该生产工艺成熟,桑叶粉的生产成 节、加工工艺等不同,分析结果差异较大。综合丁 本1 800—2 000元・t~,略高于苜蓿颗粒成本价。 佐龙等 的报道,桑叶粉主要营养物质与氨基酸 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在南方蚕茧传统产区,利 含量如表1、表2。 表1 桑叶粉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 营养物质 含量/% 营养物质 含量/(mg・kg ) 营养物质 含量/(mg・kg一 ) 粗蛋白 15—25 类胡萝 素 60—120 铜8—12 氨基酸 17~20 维生素B 6—10 铁 300—500 粗脂肪 3.5—8.5 维生素B2 12—16 锰40—180 粗纤维 12—22 烟酸 20—50 锌 20—70 果胶 l0—12 多糖. 1.0×10 1.4×10 镁0.5 X 10 ~0.9×10 可溶性糖 25~30 黄酮 3.3×l0 3.5×10 钙 1.7×10 2.2×10 粗灰分8—15 1.脱氧野尻霉素0.8 X10。~1.2×1"0 钾0.8×10 1.0 X10 有效磷0.10—0.25 钠 202—400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曾对杭州产桑 2.7%、总磷0.30%~0.35%。粗蛋白偏低,粗纤 叶粉主要营养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为水分8%~ 维、灰分等明显高于文献值。 13%、粗蛋白11.O%~17.5%、粗纤维13.2%一 1.2 营养评价 13.6%、粗脂肪3.0%~9.0%、钙2.52%一 杭州本地产桑叶粉的粗蛋白含量与麦麸近似, 收稿日期:2013一10・12 作者简介:楼立峰(1961一),男,浙江义乌人,高级畜牧师,从事家禽营养、育种研究工作。E-mail:llfou@hz.1211。 圆 澎江辔 矸学 2013年第12期 表2桑叶粉的主要氨基酸含量 氨募酸 含量/% 氨基酸 含量/% Lvs 0.80一1.70 A813 1.3—1.8 Met 0.15—0.30 Asp 1.2 2.9 Ile 0.75~l_50 Cvs 1.8—2.1 Leu 1.1O~1.25 Glu 1.8~2.O Thr 1.4 1.8 GIv 1.73 2.20 Trp 0.2~0 3 His 0.2~0.6 Val 0.8~1.6 Phe 0 22~0.35 Ala n.3~0.8 Ser 0.6~0.8 Arg 0.6~0.8 Tyr 0 4~0.6 均在16%左右,而粗纤维、灰分含量桑叶粉明显 偏高。本地产桑叶粉的养分指标与北方产苜蓿草粉 更为接近。根据桑叶中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碳 水化合物含量测算,家禽代谢能为6.7~7.5 MJ・ kg~,略高于麦麸。本地产桑叶粉钙含量较高,与 鱼粉相当;总磷含量与豆粕、玉米原料近似;镁、 钾等指标明显高于豆粕。以玉米.豆粕型日粮的配 方容量,结合标准蛋鸡、中速型黄羽肉鸡的营养需 求及配方容量测算,桑叶粉的添加量不可高于 8.0%,否则日粮的代谢能、蛋白质指标值达不到 要求。对快速型肉鸡,桑叶粉则完全不适合;仅可 少量添加,起到平衡配方及填充作用,所占比例不 能高于3%。 必须氨基酸含量,尽管文献测定值差异较大, 但蛋氨酸与麸皮近似,总含硫氨基酸则是麸皮的3 倍以上,是豆粕的1.5倍;赖氨酸高于麸皮、低于 豆粕;碱性氨基酸总量,即使以表2的下限值计 算,仍与麸皮接近。可见,桑叶粉常规指标与麸皮 基本一致,在Et粮中添加量不宜过高,应用于生长 较慢的优质黄鸡较为适合。 1.3功能性成分 桑叶粉的微量成分研究开发,目前集中在类胡 萝卜素、黄酮、多糖、1.脱氧野尻霉素(DNJ)等 物质上,其功效为抗氧化、增强免疫、提高肠道健 康、改善肌肉品质等。上述研究报道,多数是以桑 叶提取物为试验材料开展的动物试验,以桑叶粉为 试验材料的则较少。类胡萝卜素不仅具有部分维生 素A的功能,还能以原型沉积于机体脂肪,改善 胴体、肌肉色泽。黄酮、多糖等主要体现为抗氧 化、降脂、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野尻霉素是特 异性肠道糖苷酶高效抑制剂,抑制肠道中双糖的水 解,类似结构物质已开发成为人用糖尿病治疗药 物。需要指出的是,桑叶提取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提取物仍是一种混合物,何种功能物质起主导作用 还不很清晰。 新鲜桑叶不同于杂草蔬菜,家禽不会主动采 食,桑叶粉同样如此。有报道提及桑叶粉的特殊气 味具有诱食作用,似乎仅为臆测。桑叶较高含量的 单宁酸,不仅苦涩味重,而且对蛋白质消化等生理 功能有害。其次,桑叶表面的腊质层,是单胃动物 消化的屏障,其消化利用率显然不如反刍动物。 可以确信的是,桑叶类胡萝b素含量丰富,作 为一种天然营养物质、着色剂,对家禽的肤色、蛋 黄颜色具有明显的改善功效。 2在家禽日粮上的应用 2.1 鸡的生长性能 研究认为,低含量桑叶粉Et粮不影响家禽的生 长、产蛋性能。刘先珍等 以8%桑叶粉替代鱼粉 配制AA鸡13粮,不影响肉鸡增重且明显降低死亡 率。常文环等 对快大肉鸡试验结果表明,3%桑 叶日粮降低肉鸡前期增重;肉鸡4~6周龄期间添 加5%时对增重无影响,添加10%时明显下降。吴 萍等 报道,2%~6%添加量能提高优质黄鸡的 13增重。张乃锋等 在蛋鸡上试验,添加3%, 5%时产蛋率不受影响,7%时产蛋率明显下降。这 些报道说明,桑叶粉低比例添加、较短试验期,肉 鸡生长速度有所降低,但不很明显。刘先珍等报道 的桑叶粉可以替代鱼粉,则有悖于常理。杭州市农 科院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5%桑叶粉时快大肉鸡 生长速度明显降低, 中速型黄鸡的降幅较小;干桑 叶的有机溶剂提取物,对快大肉鸡的生长有一定的 改善作用。 2.2 鸡的营养利用率 将上述文献中的桑叶添加量与料重比指标深入 分析发现,除刘先珍等 外,桑叶粉试验组的料 重(蛋)比均明显提高,提高的百分率高于桑叶 粉的添加百分比,即桑叶粉对日粮的营养贡献为负 值。赵晓春等 的另一蛋鸡试验,在基础蛋鸡日 粮中直接掺入7.5%,15%桑叶粉,试验鸡的料蛋 比分别提高7.5和4.6个百分点,添加桑叶粉的意 义不大,15%的高添加量不附合配方原则。章学东 等 的蛋鸡试验表明,含5%,10%和15%桑叶 粉试验组,无论是产蛋率、蛋重、期末体重、采食 量均呈递减趋势。假设体增重、产蛋2项指标具有 相同饲料转化效率,该试验结果为,饲料/(产 蛋+增重)比依次是100,111,1l7和122。即便 是5%添加量,桑叶粉也只会提高单位产蛋、增重 楼立峰,等:桑叶粉作为家禽饲料资源的研究概况 的饲料成本。 im 通常认为,饲料转化率降低与桑叶中高含量的 3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粗纤维或多酚类物质有关。桑叶粉用于饲喂鸡在消 化代谢方面的研究目前少有报道。常文环等 测 得桑叶日粮试验鸡的血清氮浓度降低,以此推测桑 叶粉具有促进鸡氮沉积功效。此结果显然不能解释 试验鸡料重比明显升高的缘由。杭州市农科院研究 桑叶粉用作家禽饲料原料,需要解决其营养消 化吸收的抑制效应。就现有的文献而言,这种抑制 效应为过高的粗纤维(含果胶、蜡质素)、粗灰分 及酚类(单宁)物质引起。今后,将围绕这三方 面内容展开研究。在明确主要抑制因子及其消除方 法的基础上,开发出专用复合预混料(添加剂), 使桑叶粉日粮在低特优质鸡上得到应用,充分发挥 结果表明,桑叶日粮的干物质、粗蛋白等指标表观 消化率显著降低,与升高的料重比结果相一致;其 抑制消化率对快长型肉鸡较蛋鸡、本土黄鸡更加明 桑叶粉的营养、非营养功能。 显。至于桑叶抗营养抑制物的组成,没有深入的研 3.1 复合酶制剂的开发 究报道。含有桑叶粉的肉鸡Et粮,粗灰分含量、系 粗纤维问题拟通过调节日粮配方、添加纤维素 酸力显著升高,在测定系酸力时发现饲料黏性较 酶等方法解决。事实上,即使将桑叶粉饲料的粗纤 大,试验鸡粪便明显变稀。说明除灰分外,在粗纤 维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仍表现为消化率下降,说明 维组成上与常规原料有明显的不同,推测有抗营养 粗纤维并非主要抑制因素。桑叶表面的蜡质惰性极 因子存在。另一个事实是,桑叶口感较差,试验研 强,在体外试验、生物试验中发现,纤维素酶、脂 究均以粉料饲喂,挑食引起的饲料散失不可避免, 肪酶的效用低下;酵母或放线菌等少数菌种具有较 导致试验组料重(蛋)比指标增高。 好的降解能力,然此类菌种并不适合在消化道生 研究表明,桑叶、桑叶提取物中含淀粉酶抑制 存。蜡质有效的脱除方法,一是传统的碱处理,其 剂DNJ,能明显降低餐后血糖。至于酶抑制剂DNJ 次是有机溶剂 。但出于成本考虑,上述方法均 使得日粮中淀粉的消化吸收率下降,还是单纯延缓 不具有实用性。因此,复合酶制剂的开发是一个可 淀粉的消化过程,未曾明确 。若为前一种功能, 行的方向。 3.2 离子平衡剂开发 那么桑叶提取物对生理功能正常的动物而言是一种 抗营养因子。章学东等 ”报道试验鸡的蛋黄中有 桑叶粗灰分,由高浓度的钙、磷、钠、钾等组 DNJ原型存在,说明该物质不仅在肠道中起作用, 成,钠、钾对日粮的离子平衡的影响最大。理论上 在桑叶日粮中添加离子平衡剂,可以降低钠、钾对 进入机体后也具有生理调节功能。有试验表明,桑 日粮平衡的影响。但此方法存在某些不确定因素, 叶提取物对肉鸡料重比、营养消化率的影响均不显 需要深入研究。如机体能否适应校正后的日粮,动 著,说明抗营养因子在桑叶提取物中已经不存在或 物采食量、饮水量是否会变化等。特别是对蛋鸡, 含量较低。 离子平衡剂首先必须确保蛋壳质量的稳定性。 2.3 鸡的肉(蛋)品质 3.3 高分子化学吸附剂开发 上述多个文献结果显示,桑叶粉显著提高黄羽 植物多酚类物质组成复杂,传统处理工艺多采 肉鸡的屠宰性能、降低腹脂率,蛋品与肤色的黄色 用酸、碱、甲醛等溶液浸泡,使之失去活性,随粪 度得以增加,且风味得以改善。桑叶中类胡萝卜素 便排出。但预处理所需溶液较多,反应温度高于室 含量高,有利于肉 蛋色泽的加深,这一点所有文 温,处理后需要干燥,时间长、成本高,并不适合 献报道均为一致。章学东等 报道桑叶粉中含淀 用作单胃动物饲料原料的开发。杭州市农科院尝试 粉酶抑制剂DNJ在蛋品中以原形沉积,说明降糖 采用高分子化学吸附剂,与多酚形成不可逆的复合 功能性保健鸡蛋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证实,桑叶 物,降低了多酚活性,取得了理想效果。 粉影响机体脂肪代谢,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显 参考文献 著降低,蛋黄胆固醇下降。上述指标值的下降,是 日粮营养转化率降低、沉积减少的结果,还是桑叶 [1] 叶志毅,刘红.利用桑树叶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可行性 中黄酮类等调控物质起作用,还不能明确。有报道 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03.39(1):43—44. [2] 丁佐龙.桑叶营养成分分析及其饲用价值初探[J].安徽 添加桑叶提取物使得肉鸡的腹脂率有所降低,说明 农业大学学报,1999,26(4):478—480. 桑叶的降脂成分的确存在。 ’ [3] 苏海涯,吴跃明,刘建新.桑叶中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 固 [4] 澎fj‘彦J-: 学 2013年第12期 [9] 张乃锋,刁其玉,王海燕,等.桑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及 蛋品质的影响[J].中国家禽,2009,31(2):19—22. [10] 赵春晓,纪祥龙,吴绪东,等.桑叶粉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 品质的影响[J].蚕桑通报,2007,38(2):13—15. 物质[J].饲料研究,2001(9):1—3. 刘文娇,薛凌峰.桑叶作为饲料资源的应用研究进展[J].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7,12(6):23—25. [5] 张永俊,张跃辉,王妍.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主栽桑树桑 叶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5): 15~l6 章学东,李有贵,张雷,等.桑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 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J]中国家禽,2012,34 (16):25—28. [6] [7] 刘先珍,朱建录.桑叶粉代替鱼粉饲喂肉鸡效果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51—52. 常文环,刘国华,张妹.桑叶粉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屡 [12] [13] 梁明,王鹏,张会慧,等.1.脱氧野尻霉素的研究进展 [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222—9223. 钱玉婷,常志州,王世梅,等.有机溶剂对秸秆蜡质层溶解 和生物降解率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 (5):1060—1064. 素氮含量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6(18):35—36. [8] 吴萍,厉宝林,李龙,等.目粮中添加桑叶粉对黄羽肉鸡 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J].中国家禽, 2007,29(7):13—15. (责任编辑:张才德) (上接第1662页) 表1 土壤及水稻各部位中汞含量 注:平行测定11次,置信度为95%。 米中的分布及其相关性[J].浙江农业科学,2011(1): 3 小结 138—141.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课题, 水稻的质量和安全与产地土壤环境有密切关 系 。对韶关市水稻田土壤重金属汞的初步研究 表明,土壤中的含量为0.38~0.61 mg・kg~,大 米中含量为0.008~0.011 mg・kg~,尚未受到土 壤汞的污染。。 。研究表明了水稻中金属离子含量 [2] GB/T 17l36一l997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S]. [3] GB/T 13081—2OO6饲料中汞的测定[S]. [4] 莫争,王春霞,陈琴,等.重金属cu Ph、zn、cr、cd在 水稻植株中的富集和分布[J].环境化学,2002, 21(2): 11O—ll6. [5] 韩爱民,蔡继红,屠锦河,等.水稻重金属含量与土壤质 量的关系[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3): 27—28.32. 与其生长环境的相关性,为土壤的使用、修复处理 及水稻生长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6] 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 (责任编辑:张才德) 参考文献: [1] 任荣富,葛送来,解怀生,等.重金属铬和镉在土壤与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