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xx煤矿
12181回风巷瓦斯抽采达标(消突)评价报告
(第十三循环405m-445m)
编制单位:通防部 2016年3月11日
12181回风巷瓦斯抽采达标(消突)评价报告(第十二循环)——会审表
编 制 通 防 部 技 术 部 机 运 部 安 监 部 调 度 室 机电副总 通风副总 地测副总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技术负责人 矿 长 会审结论及会审时间: 会 审 意 见 会审签名 年 月 日 报告
xx公司领导:
我矿12181回风巷第十二循环已停掘(总掘405m),第十三循环掘进前已按《防突规定》要求实施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经措施效果检验符合《防突规定》规定指标,我矿组织消突评价小组人员对消突单元进行消突评价分析,现编制《12181回风巷瓦斯抽采达标消突评价报告(第十三循环405m-445m)》,谨呈公司领导审批!
妥否 请批示!
xx公司xxx煤矿 2016年3月11日
公司审批意见: 年 月 日 审批人员: 年 月 日 包保人意见: 年 月 日 12181回风巷瓦斯抽采达标(消突)评价报告(第十三循环)
一、评价基本情况 1、评价范围
12181回风巷405m至445m区段。 2、评价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
4、《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63号); 5、《12181回风巷专项防突设计》 3、评价组织机构
根据已采取的防突措施控制范围内,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压力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进行评价。
矿成立评价、评审组织机构: 评价组:
组 长:xxx(总工程师)
成 员:xxx(矿 长) xx(安全矿长)
xxx(生产矿长) xxx(机电矿长) xxx(地测副总) xxx(通防副总) xxx(机电副总) xxx(通防部长) 技术部(xxx) 安全部(xxx)
评审组:
组 长:xxx(总工程师)
成 员:xxx(矿 长) xxx(安全矿长)
xxx(生产矿长) xxx(机电矿长) xxx(地测副总) xxx(通防副总) xxx(机电副总)
项目分工
评价组:技术科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以及资料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地质分析报告;通防部负责完善通风系统及防突设施、负责打钻资料的收集、整理,负责区域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实施,并保证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处于完好状态;安监部负责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报告的评价。
评审组:负责审查报告,提出并落实报告中未完善的措施及资料,交组长审核后定稿。 4、评价结论
依据《安全专篇》18#煤层原始瓦斯含量为:12.07m3/t。本次评价范围内,12181回风巷迎头实施了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后,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经检验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最大为4.03m3/t,残余瓦斯压力最大为0.56MPa,检验指标均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规定。经评价12181回风巷405m至445m为无突出危险区。 二、工作面概况 1.煤层特征及顶底板情况
18#煤层呈东西走向,平均倾角17度,平均厚度3.5m左右。18#煤层为中等结构,含夹矸1-2层,半亮型,块状、粉粒状,煤层有局部增厚或变薄现象。
煤 层 顶 底 板 情 况 顶板名称 顶板 伪顶 岩石名称 细砂岩 厚度(m) 16.64~26.7 无 40.3~69.39 岩 性 特 征 灰色细砂岩粉砂质泥岩,缓波状层理,夹菱铁矿薄层透镜体。 深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薄层。 底板 粉砂岩 2.工作面及邻近层开采情况
(1)工作面从12181运输上山上8测点前已掘2m处开口,现按224°方位、沿18#煤层掘进至切眼位置。
(2)工作面北部为12181工作面回采区,南部为1370回风大巷及防隔水保护煤柱,西部为1370回风水平防隔水煤柱,东部至1370回风石门隔巷煤柱,顶部原始应力区。 3.地质概况
本次评价范围内预计遇到褶褶皱构造,在掘进过程中还有可能遇到其它小的隐伏构造,有待掘进中证实。
煤层瓦斯基本参数中:a值为6.61m3/t,b值为0.92MPa-1,水分1.07%,灰分30.97%,挥发份18.67%,孔隙率10%,容重1.50g/cm3。 4.通风情况
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在12181运输上山联络巷防突风门外的1370运输石门联络巷安装2台FBDY№7.0/2×45KW型局部通风机供风,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采用双回路供电,执行“三专两闭锁”、风机自动切换制度。其风机的配风量为595m3/min,吸风量为355m3/min,出风量为295m3/min。 三、瓦斯抽采系统概况
12181回风巷采用2BEC-52型水环式真空泵(电机功率450kW)进行抽采,
抽采主管路为一趟抽采管径为8英寸的PVC管,平均抽采负压13.76KPa,平均抽放流量为3.10m3/min。 四、瓦斯抽采工程设计与施工 1.瓦斯抽采工程设计
于本工作面迎头施工顺层长钻孔进行瓦斯抽采(附12181回风巷抽采钻孔设计图第13循环)。 2.瓦斯抽采工程施工:
瓦斯抽采工程成果(12181回风巷抽采钻孔成果图第13循环)。 五、瓦斯抽采计量和参数测定
本次评价范围在12181回风巷迎头施工的顺层钻孔预抽范围内,瓦斯抽采情况详见附表
12181回风巷钻孔瓦斯抽采计量
测点负压 日期 2016-2-28~3-1 2016-3-2~3-4 2016-3-5~3-7 2016-3-8~3-9 2016-3-10~3-11 总计: 混合流量 (m3/min) 24.24 22.92 25.26 24.78 25.87 纯流量 (m3/min) 2.67 3.67 3.88 2.73 2.59 合计纯流量 (m3) 11534.4 15854.4 14169.6 7862.4 7459.2 56880 管内浓度% (Kpa) 11 16 13 11 10 13.3 13.8 14.2 13.6 14
六、抽采效果及消突效果评价 1.抽采钻孔有效控制范围评价
本次评价范围内,12181回风巷迎头施工的62个顺层钻孔已控制12181回风巷两帮轮廓线外15m。控制范围内煤层走向长40m,倾向长34.4m,18#
煤层平均厚为3.5m,容重为1.50g/cm3。在顺层钻孔预抽前,18#煤层原始瓦斯含量依据《安全专篇》取12.07 m3/t,则评价区原始瓦斯总量为87193.68m3。 2.抽采钻孔布孔均匀程度评价
通过审查,钻孔间距均为4米,钻孔施工倾角、方位、孔深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即12181回风巷405m-445m区域抽采钻孔布置均匀程度合格。 3.抽采瓦斯指标评价
(1)评价单元划分
将12181回风巷405m-445m,共计40m的范围划分为一个评价单元进行瓦斯抽采达标评价。
(2)煤炭储量
本次评价范围内,12181回风巷迎头施工的62个顺层钻孔已控制12181回风巷两帮轮廓线外15m。控制范围内煤炭储量为40×34.4×3.5×1.5=7224t。
(3)瓦斯抽采后煤的残余瓦斯含量计算:
WGQWcy =G=(12.07×7224-56880)÷7224=4.19m3/t
式中:Wcy—煤的残余瓦斯含量,m3/t; W —煤的原始瓦斯含量,12.07m3/t; G —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7224t; Q —评价单元钻孔抽采瓦斯总量,56880m3。 (4)工作面瓦斯预抽率按下式计算 η=Q÷(W×G)×100% 式中:η—工作面瓦斯预抽率;
Q —评价单元钻孔抽采瓦斯总量,经计算为56880m3; W —评价单元煤的原始瓦斯含量,12.07m3/t; G —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经计算为7224t。 η=56880÷(12.07×7224)×100%=65.2%
(5)2016年3月10日,防突队于12181回风巷迎头施工取芯钻孔进行取样, 采用DGC型瓦斯含量解析测定装置对评价区域内的残余瓦斯含量进行测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取4个测试点,实测残余瓦斯含量成果如下表:详见瓦斯含量测试报告单。
测试点参数成果表
编号 方位° 倾角° 取样孔深(m) 残余瓦斯含量(m3/t) 1 2 3 4
(6)工作面瓦斯预抽率按实测残余瓦斯含量和原始瓦斯含量计算 η=(W - Wcy)÷W×100% =(12.07-4.03)÷12.07×100% =66.6% 式中:η—工作面瓦斯预抽率; W—煤的原始瓦斯含量,12.07m3/t; Wcy—煤的残余瓦斯含量,4.03m3/t。 (7)瓦斯抽采率达标参数结果
根据18#煤层原始瓦斯含量12.07m3/t,钻孔控制前方煤体瓦斯总量为87193.68m3,抽采瓦斯总量为56880m3,按人工检测抽采计量计算抽采率为
224 206 241 246 -5 0 -23 -25 41 45 44 45 2.4228 1.6871 2.7326 4.0379 残余瓦斯压力(MPa) 0.270 0.172 0.318 0.566 65.2%,按实测残余瓦斯含量和原始瓦斯含量计算抽采率为66.6%。 七、评价结论
1、瓦斯抽采效果评价:
(1)经预抽评价区瓦斯后,抽采率为65.2%,实测瓦斯含量计算抽采率为66.6%,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90条第二款的煤层瓦斯预抽率大于30%的规定。
(2)通过抽采计算得吨煤残余瓦斯含量为4.19m3/t,通过实测残余瓦斯含量最大值为4.03m3,均小于8m3/t,且施钻取样过程中无卡钻、顶钻及喷孔现象,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五十三条要求。 2、消突效果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12181回风巷评价区(12181回风巷405m-445m区段)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五十二、五十三条规定,已消除突出危险性。预留20m安全措施超前距允掘(12181回风巷405m-425m区段)20m,即12181回风巷F13测点前已掘14m至掘进前方20m。
八、建议
1、工作面进入评价范围作业前必须连续进行2次区域验证,验证钻孔必须保留至少4m超前投影距离,遇地质构造变化带采取连续区域验证,并执行局部“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2、每掘进循环至少打一个不少于10m的超前钻孔探测前方地质构造和观察突出预兆。
3、所有入井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自救器
4、按规定在巷道内设置水幕、喷雾、隔爆水槽等。 5、采用放炮落煤,放炮时回风系统必须停电、全井撤人。
6、采用避难硐室启爆,全断面一次爆破,炮后检查等待不少于45分钟。 7、放炮前瓦检员必须先检查风机的运行和瓦斯情况,只有在风机正常运行、瓦斯不超、撤出人员后,放炮员听候调度指令方可放炮。
8、在工作面附近和爆破地点必须安设直通矿调度电话,在距工作面25m-40m的地方安设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袋数量要求大于或等于工作面作业人员总数;在该工作面运输系统中有人作业的地点,也必须设置压风自救系统,并随时保证压风正常供风。
9、炮后洒水防尘,工作面及回风巷道每天必须安排专人进行洗尘,严禁煤尘飞扬作业。
10、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严禁电器设备失爆。 11、监控系统必须每周进行校检,确保监控真实可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