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固相萃取技术新发展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固相萃取技术新发展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28卷第9期 2014年9月 化工BITU Chemical Industry Times Vo1.28,No.9 Sep.9.2014 doi:10.3969/j.issn.1002—154X.2014.09.009 固相萃取技术新发展及其在 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林星辰 余彬彬 叶丹霞 (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台州318000;¥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杭州310020) 摘要近些年来,固相萃取技术有了新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技术,这两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固相萃取 种新技术具有处理简单、快速,减少溶剂使用量等优点,并详细介绍其在环境中的应用。 关键词New Development of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Environmental Analysis Lin Xingchen Yu Binbin Ye Danxia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in Taizhou,Zhejiang Taizhou 3 1 8000; Couoge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Sciences,Zhejiang University,Zhejiang Taizhou 310020) Abstract Solid—phase extraction techniques wa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Molecularly imprinte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matix solid phase dispersir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were introduced.The two new technology can greatly reduce analyst procedure and use less solvent.At the same time,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environment were dis— cussed. Keywords 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 molecularly imprinted—based Solid—phase extraction(MI—SPE) Matirx Solid—phase Dispersion(MSPE) 样品前处理技术在近年来显得越来越重要,是制 约环境分析化学的瓶颈,而且样品前处理往往成为测 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也是环境工作者努力的方 向 ¨。 定误差中的主要来源。大部分仪器在进行测定之前 都要进行样品前处理,在分析测试中,样品前处理占 大部分时间,特别是有机分析时,繁琐的样品前处理 工作需消耗了大量溶剂,产生新的污染。因此,样品 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 (1)能同时处理分析多种组分,而不是单一组 分; (2)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符合绿色化学; (3)能进行批量样品处理; 前处理也是目前环境分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发展新 收稿日期:2014—07—02 作者简介:林星辰(1984~),女,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环境监测与分析 一28一 林星辰等固相萃取技术新发展及其在…・ (4)能满足快速处理的要求,除去繁琐复杂的; (5)准确性、重复性好,实验室间比对、实验室内 比对符合要求; (6)费用低,成本合理。 2014.Vo1.28,No.9 蟹圃 本文将重点介绍固相萃取(SPE)技术的新发展, 包括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技 术,并介绍其在环境中的应用。 1.1 固相萃取技术原理 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发 展于上世纪7O年代,由于其具有高效、可靠、消耗试 剂少等优点,在环境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目前 从水环境中萃取有机化合物最常用的分离富集方式, 也是对固体样品提取液净化的不可缺少的前处理技 术。固相萃取技术在样品处理中的作用分两种:一是 净化,二是富集,这两种作用可能同时存在。与传统 的液一液萃取方法相比,SPE固相萃取显著的优势体 现在:(1)提高样品处理通量;(2)大大减少溶剂的 消耗和废物的产生;(3)回收率高,重现性好;(4) 极低的杂质干扰;(5)无乳化现象;(6)多种分离模 式选择;(7)易于实现自动化。 完整的固相萃取步骤包括四个步骤:预处理、加 样、淋洗、洗脱分析物 J,如图1所示。 (a)预处理 固定相在吸附分析物前,吸附剂必需经适当处 理,用强溶剂预先淋洗小柱,以消除小柱上在生产或 储存过程中可能带入的污染物,然后用较强(洗脱能 力的)溶剂润湿吸附剂,而后再以较弱(洗脱能力 的)溶剂润湿小柱,以保证获得高的萃取效率。 (b)加样 用泵或者其它适当装置,将液体样品以一定流速 通过SPE小柱或者SPE盘,在此过程中,不保留或弱 保留的组分随溶剂流出,待测组分和其他强保留组分 保留在吸附上。为保证吸附效率和重现性,一定要注 意不能让柱子干掉。 (O)淋洗 淋洗的目的是为了把杂质洗脱下来,而被测组分 应当保留在SPE柱或者盘中,用不会把待测组份洗 脱出来的溶剂(样品溶剂或稍强溶剂)淋洗小柱,一 般用5一l0倍的固相萃取床体积的溶剂进行洗脱。 j口l O 口日 H 一29— 2014.Vo1.28,No.9 固相萃取技术新发展及其在环境 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固相萃取吸附剂又有新发展,如分子 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技术,下面将 详细进行介绍。 2.1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olecularly imprinted—based Solid—phase extraction) 2.1.1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介绍 水、土壤等环境样品中微量与痕量污染物及药物 的检测,一般均包含分离与富集等前处理过程。据统 计,将近50%的环境样品处理采用固相萃取,特别是 水样,目前我国很多新出台的国标中增加了固相萃 取,如2009年9月实施的I-LI/T 478水质多环芳烃 的测定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J。但 是常见的固相萃取也存在较大缺陷,如一些极性强的 农药在疏水性的C18键合固定相上保留很弱,不能 与极性干扰物分离。在这种情况下,C18键合固定相 不适于用作固相提取,而MIP能够将干扰物质与待 测物分开。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分子印迹(MIP)具有从复杂样品中选择性吸附 目标分子或与其结构相近的某一族类合物的能力,非 常适合用作固相萃取剂来分离富集复杂样品中的痕 量被分析物,克服医药、生物及环境样品体系复杂、预 处理繁琐等不利因素,达到样品分离纯化的目的。分 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MI—SPE)在国内外已被广泛 研究和应用 Hj。与常规SPE一样,MI—SPE将微 量MIP(通常为50—500 mg)填充人萃取柱中使用。 整个萃取过程包括预处理、加样、除杂质和洗脱4个 步骤_1 ,如图2所示。MI—SPE的每一个步骤均以 溶剂为中心展开,在MI—SPE的实际应用中,各种溶 剂的优化选择是最主要的工作。 2.1.2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在环境中的应用 目前,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中已经得到 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有机物和无机离子方面都得到 了发展。 彭畅等 刮采用片段印迹技术,以邻硝基苯酚为 模板(M1),合成了一系列对7种三唑类农药(三唑 酮、烯唑醇、多效唑、烯效唑、戊唑醇、三唑醇和双苯三 唑醇)具有识别能力的聚合物,对上述7种农药具有 一3O— 论文综述《Reviews)) o y -t--@  ̄ Ax-o o ’……删 …一一一 …一蟛昏 (非极性溶剂)Loading (非极性溶剂) (非极性溶剂) Conditioning Washing Elation (nonpolar solvent) (nonpolar solvent)(polar solvent) 图2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P—SPE)的4个步骤 Fig 2 Four proceedings of molecular imp rinting solid—phase extraction 最佳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同时根据分析物结构对片 段印迹聚合物吸附能力的影响,提出了片段印迹聚合 物的识别机理:三唑类化合物的分子片段末端苯环进 入片段印迹聚合物的孔穴中,同时其羟基与聚合物孔 穴外的功能单体4一乙烯基吡啶上的氮原子形成氢 键,二者的协同作用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选择性识别, 其中分析物末端苯环和聚合物孔穴的匹配是影响片 段聚合物识别能力的主要因素。将基质固相分散与 以M1为吸附剂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SPE)联 用,用于土壤样品的前处理。各分析物的回收率均为 75%一102%,相对标准偏差为3%一9%,方法检出 限0.9—151xg/kg。表明该分析方法结合了MSPD的 快速提取和MISPE的高选择性的特点。 郭秀娟等 ’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四溴双酚A 为模板分子、2一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 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本体聚合法合成了对四溴 双酚A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显示出较高 的吸附能力和选择识别能力,为复杂介质中四溴双酚 A的富集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方法。 Masque等 sJ 4一硝基酚为模板制备MIP,对水样中4 一硝基酚进行固相萃取。结果表明,MI—SPE与 HPLC在线联用,可以选择性地将4一硝基酚与样品 中其它物质分离,与传统的萃取材料相比,MI—SPE 的选择性高,可用于富集环境中的微量污染物质。 Sjarnason等¨ 分别以MIP、C18为萃取材料对三嗪 类除草剂进行固相萃取。用C18作萃取材料,存在 大量杂质,干扰后续色谱分析;而使用MIP后富集倍 数能达到100倍,且几乎不存在杂质干扰。王永向 等 研究了氯霉素(CAP)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 合成及其在固相萃取(SPE)中的应用,并对保留机理 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MIP应用到固相萃取过程中 对CAP有较好的保留性能,能够应用于环境介质一 林星辰等固相萃取技术新发展及其在… 水样中氯霉素的分析。 此外,还有研究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应用于石油 中脱硫技术。应汉杰等 以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制 2014.Vo1.28,No.9暖蟹圆 际应用。因此,有必要在MIP制备方法上做更多的 探索性工作。多数MIP中识别位点与模板分子之间 的分子问作用力以氢键为主,当用于生物、环境样品 等水相体系的前处理时,其识别过程会受到水等强极 性溶剂干扰,在水溶液或极性溶剂中进行分子印迹和 识别仍是一个难题。这些都导致MI—SPE难以商品 备苯并噻吩类硫组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剂,系统地研 究了其分子识别机理.据目标分子的结构理性地选择 了交联剂、致孔剂和聚合方法,探索了不同制备条件 对模板聚合物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影响;总结了影响印 迹聚合物识别能力的一般规律,试验结果显示,以环 氧氧丙烷为交联剂制备得到的印迹材料对二苯并噻 吩的吸附容量达到17.53 m g。 还有研究利用有机聚合物的络合作用、氢键以及 范德华力等,通过结合有机配体形成化合物,从而达 到分离富集作用,这也认为一种分子印迹效果,如异 烟酸铜吸附剂固相萃取分离邻苯二甲酸酯的研 究 。因为金属有机聚合物一般以过渡金属离子 (如铜、锌、铁等)为中心,化学性质稳定,由于结合有 机配体,它们往往具有与有机配体相同的极性,其在 吸附分离、催化、气体储存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 景。 以上在环境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有机物的研究, 也有研究将目标集中于金属离子。如王丽敏等 采 用表面印迹技术,结合溶胶凝胶过程,合成了巯基功 能化的Pb(II)离子印迹吸附剂。结果表明,该印迹 吸附剂对Pb(Ⅱ)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明显高于非印 迹吸附剂,并且具有较快的吸附速率,20 min即达到 吸附平衡,最大的平衡吸附量达221 mg/g;在Cd (Ⅱ)存在下,相对选择性系数达到121。该法的检出 限为0.23 g/L,相对标准偏差为3.7%。将该印迹 吸附剂用于实际水样的分离富集和测定,结果令人满 意。 由于MI—SPE技术节省溶剂,洗脱液的体积较 /b(mL级),浓度较高;基质和干扰物质少,纯度较 高,可以直接注入GC、HPLC等仪器进行样品分 析 。这样可以节省样品预处理后萃取液浓缩所耗 费的时间,避免浓缩过程中产生二次干扰,而且能够 降低检出限,提高分析的精度和准确性,为提高效率, 还可将MI—SPE与HPLC等装置在线联用。 2.1.3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局限 由于目前MIP制备方法本身存在合成时须使用 大量模板分子的问题,导致模板分子渗漏现象难以得 到根本解决,限制了分子印迹技术在痕量分析中的实 化。 基 固担茎 【 坐 曼 二 phase di)hase disspersi persion.MSPDon NI, 3UD)J 3.1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技术介绍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是1989年美国Louisiana州 立大学的Barke教授首次提出并给予理论解释的一 种崭新的萃取技术。其基本操作是将试样直接与固 相萃取剂(C8,C18,硅胶,Florisil,氨基吸附剂等)研 磨、混匀得到半干状态的混合物并将其作为填料装 柱,然后用不同的溶剂淋洗柱子,将各种待测物洗脱 下来。常见的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的步骤如图3所 示 ,分为5个步骤:样品与吸附剂研磨,装填柱,淋 洗,干燥,洗脱,在基质不是很复杂的情况下,洗脱液 经浓缩后可以直接进仪器分析,无需再净化。 o @ o o ……一 。…。…, …一 曹 (非极性j备刑)Loading (非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 Conditioning W吲Iing Elution (nonpolar solvent)(nonpolar solvent)(polar solvent) 8 min washing with water at I mL/min 30 min drying under N2,Extraction with ethyl acetate at 100 ixL/min 图3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步骤 Fig 3 Process for MSPD MSPD所用的填料与固相萃取(SPE)相同,但是 作用的方式不同。MSPD中,固相载体在研磨过程中 提供剪切力,破坏样品组织结构,将样品研磨成更小 的部分,键合的有机相将样品组分溶解并更好地分散 在载体表面。样品在载体表面的分散状态取决于其 组分的极性大小。极性分子与载体表面未被键合的 硅烷醇结合,或形成氢键;弱极性分子则分散在键合 相/组织基质形成的两相物质表面 。 MSPD浓缩了传统的样品前处理中所需的样品 均化、组织细胞裂解、提取、净化等过程,显示出了其 一31— 蟹蟹圆2014.Vo1.28,No.9 省时省力,快速高效的特点,是简单高效的提取净化 方法,减少了样品预处理步骤,降低了溶剂消耗,使分 析速度得到提高,更适于自动化分析,如图3所示, Kristenson E.等 利用两个六通阀进行切换,实现了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装置与分析仪器直接相连,达到了 在线分离、富集、洗脱、检测。 . o @ o o 豳 一瞄 …… 一 …’ 除杂质 ⑧ ④ 浇脱 (非极性 刑)Loading (非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 Conditioning Washing Elufion (nonpolat solvent)(nonpolar solvent)(polar solvent) All extracts were analysed on a GC—MS(HP 6890 Series, Hewlett—Packard,Palo Alto,CA,USA)with all Optic2—200 injector(Ai Cambridge,Cambridge,UK)in the cold splilfess mode Oil a HP一5 MS column(30 m x 0.25 mm I.D., d=0.25). 图4基质分散固相萃取装置 Fig 4 Set——up for 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ion 3.2 MSPD的步骤 (1)样品与固相萃取剂研磨均匀 MSPD的制备是在玻璃研钵中将键合相载体与 组织基质混合,用玻璃杵将其研磨成为均一相。研钵 和杵都应用玻璃或玛瑙制品,用瓷或其它多孔渗水材 料有可能造成目标化合物的损失。样品和键合相载 体的最佳比例是1:4,混匀。 (2)萃取柱的装填 将混匀的物质转移到柱中,一般使用玻璃柱,底 部预先垫上一层玻璃棉,填入混匀的样品后,上部需 再垫上一层玻璃棉,以防止样品外漏,装好后用合适 大小的活塞轻轻挤压,使得混合物中间没有裂痕。为 了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也可以在萃取柱底部加入 A1203,florisil硅土、无水硫酸钠等,加强净化效果, 最后的流出液可直接进色谱分析。 (3)溶剂洗脱 选择当样品填充好之后,即可进行溶剂洗脱。 MSPD主要通过重力作用洗脱,当溶剂流动不畅时, 可用吸液球在柱头加压或是用真空减压装置控制流 速。经MSPD柱后的淋洗液可直接进行分析。理想 的洗脱溶剂应具备以下两个要求:(a)溶剂强度足够 大,即使用该洗脱溶剂时分析物的保留因子Kw尽可 一32一 论文综述《Reviews) 能小。(b)溶剂应与后续的检测方法相适应 J。因 此分析者可以改变洗脱分布模式或采用更进一步的 净化方式以获得好的分离效果。通常情况下,按照溶 剂的极性从小到大开始洗脱,先用正己烷淋洗,然后 依次用乙酸乙酯、乙腈、甲醇,最后用水淋洗。 3.3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在环境中的应用 目前,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在动物组织 圳、 水果 驯、食品 。 等介质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在环境中应用还较少,主要是环境基质较为复杂, 特别是有机物的分析,在环境基质,如土壤吸附较强, 即使在常规分析中,需要高温长时问萃取。李朝阳 等 曾尝试用MSPD应用于土壤中甲氰菊酯,效果 较好。实验条件:土壤量为4 g,水的加入量为1 mL, 固相吸附剂弗罗里硅土的用量为10.0 g,淋洗剂为 15 mL石油醚一乙酸乙酯(1+9)。土壤样品在此条 件下处理后无需进一步净化即可用气相色谱/电子捕 获检定器测定。三种土壤的三种加标水平的回收率 均在9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5),最小 检出质量比为0.002 mg/kg。 另有报道 3 -36]通过其他萃取方式与基质分散固 相萃取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样品前处理步骤,即固体 样品完成萃取后,直接在提取液中加入净化材料,通 过振荡达到去杂效果。张渝等 通过微波提取一分 散式固相萃取净化联用,建立了土壤中l8种邻苯二 甲酸酯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测定。微波萃取后,进行溶 剂转换,将土壤提取液(二氯甲烷和丙酮混合溶剂) 转换成丙酮为溶剂,并浓缩至1.5 mL,然后浓缩液中 加入0.2 g C18吸附剂,振摇3 min后离心取1.0 mL 上层清液经正己烷置换后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分 析,并通过基质标准加入校准曲线补偿邻苯二甲酸酯 的基体效应。净化后土壤萃取液的基质去除率达到 72.7%,净化所需时间少于20 min,方法线性范围7. 5—750 g/kg,6次土壤样品i贝0定值的RSD在5.5% 一12.1%之间;平均回收率在94.4%~114.6%之 间;检出限为1.2—4.3 g/kg。申中兰等 建立了 用弗罗里硅土作基质固相分散剂的加速溶剂萃取i贝4 定土壤中16种有机氯农药方法,l0 kg加标水平 回收率为77.3%~101.3%,方法检出限为0.01~0. 04 ng/g,方法满足了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测定的 要求。还有研究通过超声波萃取结合固相基质PSA (primary secondary amine)吸附净化,实现对土壤中六 1{1J 林星辰等固相萃取技术新发展及其在…… 2014.Vo1.28,No.9 氯苯的检测 ,方法检测限为0.3 g/kg,回收率分 2009,28(8):72~74. 别为107—109%之间。该方法快速、简便、经济、高 效、实用并且安全,适合大批量样本中六氯苯的快速 检测。 [9] 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 色谱法.HJ/T 478. [10] 李海龙,王邃,郭智勇等.分子印迹整体材料在固相萃 取中的应用及展望[J].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 辑,2008,3:131—134. 3.4基质分散固相萃取的局限及展望 基质固相分散是一种基于固相萃取的样品前处 理技术,拥有独特的层析特点,可以直接处理固体、半 [11]Jin Y Z,Choi D K,Row K H.Adsorption isotherms of cafeine on 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J].Korean J. 固体和粘性样品,避免液一液分配中出现的乳化现 象,节约了时间和溶剂用量,减少了污染,易实现自动 化。在随着MSPD样品处理技术与免疫分析技术、高 专一性、高灵敏度仪器的相结合,将会使分析更加快 速和简化。 但MSPD毕竟属于新技术,理论及技术都还有待 提高和改善,在实验过程中,键合相、载体及洗脱溶剂 和洗脱分布模式都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而且,因 为样品基质成为层析相的一部分,不同样品的基质及 其分布状态不同,即使同类样品因为类型不同,会导 致洗脱效果、回收率、测定结果等产生较大差异,如运 用MSPD方法对三种土壤中的甲氰菊酯进行提取时 发现,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由于其提取出的杂质 较多,净化效果变差,从而致使回收率较低 。 参考文献 江桂斌.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3. 吴华.固相萃取技术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现 代仪器,2005,1:28—29. 虞锐鹏,陶冠军,秦方等.液相色谱一电喷雾电离质谱 法测定水中的微囊藻毒素[J].分析化学,2003,31 (12):1 462~1 464. 杜卓,张娜,王建华.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一在线提取 蛋清中的溶菌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29(5): 902~905. 韩素琴,肖春华,邢钧等.利用新型聚硅氧烷富勒烯涂 层分析水中酞酸酯[J].分析科学学报,2002,18(3): 177~181. 张伟亚,杨左军,潘坤永等.溶胶凝胶富勒烯固相微萃 取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测定香水中定香剂[J].检验检疫 科学,2003,13(1):5~6. Ballesteros E,Gallego M,Valcarcel M.Journal of Chro. matography A.2000,869:101~110. 王霞,张莉莉,刁春鹏等.竹炭为高效吸附剂的固相萃 取分析环境水样中的痕量三氯生[J].分析试验室, Chem.Eng.2008,25(4):816—818. [12] Body B,Bjork H,Billing J.,et a1.Development of na improved method for trace analysis of chloramphenicol u— sing moleculraly imprinted polymers[J].Journal fo Chro- matography A.2007。1:63—71. [13]Kyzas G Z,Bikiaris D N,Lazaridis N K.Selective sepa- ration of basic and reactive dyes by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1. 2009,149:263一-272. [14] Maier N M,Wolfgang L.Chirla recognition applications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a critical review[J].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07,389(2): 377~397. [15] 胡小刚,李攻科.分子印迹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J].分析化学,2006,34(7):1 035~1 041. [16]彭畅,刘维娟,张春涛等.识别三唑类农药的片段印迹 聚合物的合成及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 化学学报,2009,30(11):2 159—2 164. [17]郭秀娟,苏立强,乔石.四溴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 制备及其吸附机制初探[J].化工时刊,2009,23(3): 13~16. [18]Masque N,Maree R M,Bomdl F.,et a1.On—line trace enrichment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water using a pyr- role——based polymer as the solid——phase extraction sor- bent coupled wit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 phy[J].Analtyical Chemistry.2000,72(17):4 122~4 126. [19] Bjarnason B,Chimuka L,Ramstrom O.Selective Trace Enrichment of Chlorotriazine Pesticides from Natural Wa. ters and Sediment Samples Using Terbuthylazine Molecu— larly Imprinted Polmyesr[J].Analytical Chemistyr. 1999,71(11):2 152~2 156. [20] 王永向,刘冬梅,刘秋明等.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 合成及其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J].环境化学,2008, 27(3):278~279. [21] 应汉杰,常勇慧,吕浩等.分子印迹水凝胶固相萃取石 油有机硫组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28(1): 一33— 2014.Vo1.28,No.9 论文综述《Reviews)) MicrocollllUn Separations,1999,11(5):367~375. ndes J,Bemfiz M.Oliveira Comparison of [3O] Cunha S,Fema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ion and liquid——liquid extrac-・ tion for the chromatographic dete珊ination of fenthion and 1l l4. [22] 钟嶷盛,陈莎,王晓伟等.异烟酸铜吸附剂固相萃取分 离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J].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 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 文集.2009. its metabolites in olives and olive oils『J].Food Additives [23] 王丽敏,周美华,景志娟等.Pb(Ⅱ)离子印迹吸附剂 的制备及固相萃取性能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 2009,28(2):199—202. &Contaminants:Part A,2007,24(2):156—164. ifeiro A。Pefia—V6zquez E,Hermelo—Her- [31] Moreda—Pielhlo P.,et a1.Matirx Solid—Phase Dispersion as a Sam— pie Pretreatment for the Speciation of Arsenic in Seafood [24] 蔡亚岐,牟世芬.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及其应用[J].分 析测试学报,2005,24,5:116—121. enson E,Slooten C,Esther G.,et a1.Miniaturized [25] Kristautomated matrix solid phase dispersion extraction for the Products[J].Analytical Chemistry.2008,80(23):9 272 ~9 278. [32] 刘宏程,王至飞,黎其万等.基质固相分散一HPLC测 定松花蛋中苏丹红[J].食品科学,2008,29(3):4OO ~preparation of small amount of solid samples.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1,917:277~281. 4o2. [26] 石杰,龚炜,程玉山等.基质固相分散技术在农药残留 分析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2007,70(6):467—470. c H,Bazulic D,Sapunar—Postruznik J., [27] Kubala—Drinciet a1.Matirx Solid—Phase Dispersion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Chloramphenieol in [33] 李朝阳,张智超,周其林等.底物固相分散法测定土壤 中甲氰菊酯残留量[j].分析试验室,2003,22(3):13 —15. [34] 张渝,张新申,杨坪等.分散式固相萃取净化一气相色 谱一质谱联用测定土壤中的邻苯二甲酸酯[J].分析 化学,2009,37(10):1 535~1 538. Muscle Tissue[J].Journal of Agriculture nd afood chem- istry,2003,51(4):871~875. [35] 申中兰,蔡继宝,高芸等.基质固相分散一加速溶剂萃 取一气相色谱法测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J].分析 化学,2005,33(9):1 318~1 320. [28] 刘茜,刘晓宇,邱朝坤.基质固相分散一高效液相色谱 法测定鲫鱼肌肉中残留的辛硫磷[J].色谱,2009,27 (4):476~479. )as F M.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ion [29] D6rea H S,Lan ̄extrac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and synthetic pyrethmid [36] 张卢军,潘灿平,郝向红等.逆固相基质分散净化和气 质联机检测土壤中的六氯苯残留[J].农药学学报, 2007,9(1):100—102. pesticides in cashew nut and passion fruit[J].Journal of 863计划“微生物数字化信息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举行工作推进会 9月22日,863计划“微生物数字化信息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工作推进会在项目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举行。围绕项目主要研究内容、阶段性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来自国内主要信息化及生物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微生物数字化信息系统集成关键技术”项目是通过研究和开发云环境下微生物数据存储和计算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形成 完善的微生物数字资源体系、知识发现平台和大数据服务平台,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微生物数据库,实现我国在微生物领域数 字资源建设的突破。推动微生物领域大数据有效转化为知识,为我国的科研数字资源共享、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技术和模式。 在此次会议上,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发起倡议,依托该项目的优势单位及国际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国际微生物大数据联合研 究中心。中心将致力于充分整合成员各自优势,通过共同研究和协同合作,形成微生物大数据的数据整合标准,突破数据挖掘和 利用的关键技术,探索建立高效的共享机制和利益机制,构建全球微生物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微生物数据资源在生物技术发 展中的应用。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