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作者:王露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41期
摘要:通过就业能力问卷对500名商科大学毕业生和500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建立校内和校外两份就业竞争力指标分析体系,论述了评价体系用SWOT分析商科大学毕业生就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高校分析商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供参考,并为帮助其就业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商科;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27-02 回顾最近五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增长情况,从2006年的413万,增长到2011年的670万,对就业造成很大压力。对于就读热门专业的商科学生,毕业生规模的扩大,市场的日益缩小,用人单位要求的提高,使得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所以,研究商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显得很有必要。
一、SWOT分析商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通过就业能力问卷(自制),在宁波高校中发放分别为针对商科大学毕业生的问卷和针对用人单位的问卷各500份。运用管理学SWOT分析方法,在SWOT分析法中,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1.优势。是指大学毕业生在自身资源或能力上的长处。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毕业生,应该在其学习生涯中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种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可分为基础竞争力——最基础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专业竞争力——学生可以承担某项社会工作所具备专业能力的总和,核心竞争力——学生能完成某项社会工作所具备的各项核心能力的总和,环境竞争力——对学生竞争力的形成带来直接影响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四个方面。作者通过对商科学生的剖析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调研,只有同时具备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专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的同学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符合社会的用人标准,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2.劣势。是指大学毕业生在自身资源或能力上的限制和缺陷,表现为商科大学毕业生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专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中某方面缺乏等诸多问题。这种竞争力的确认我们将通过就业能力问卷(自制)对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得出具体结论,并利用《商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机会。是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动而出现的对大学生就业有利的时机,如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西部计划等时机。
4.威胁。是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动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不利或限制,如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社会职前培训体系的缺乏等威胁。
分析这四方面因素,能够帮助重新审视商科大学生的自身能力,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自身优势和自身劣势,并了解就业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从而提出可行性方案,帮助商科毕业生在单位应聘时的就业能力发出强信号,顺利就业。 二、商科大学毕业生竞争力评价体系
1.《商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提出。根据就业能力问卷(自制),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制定、建立了《商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校内评价体系中,设立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9项三级指标,并根据指标内容确定了评价分值,校外评价体系中,设立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也根据指标内容确定了评价分值,形成了校内校外两项比较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该指标的分数,由此分析商科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2.评价体系的尝试及效果。“一人一档”:在商科大学毕业生离校前建立联系档案,通过班主任与工作单位的联系,达成共同继续考察的意向之后,建档完毕;“一人一员”:每位商科大学毕业生有联系人员一名,可以由班主任来承担。随着这项体系的开展,可以在商科毕业生回访制度中做到一“上”一“下”,即联系工作上网络,考核工作下基层。“一季一访”:每个季度由联系人联系毕业生以及其单位一次或走访一次,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了解用人单位社会需求,对我们提升商科大学毕业生竞争力有着积极意义。“一年一评”:对商科大学毕业生进行年度评议,并实行适当的激励措施,既表现出学校学院对毕业生的人性关怀,又拉近了用人单位与学校的距离,增进交流。其次,对现有的毕业生党员也起到激励鞭策作用。 三、对策
针对商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发挥优势,把握时机,控制劣势,克服威胁,提升就业竞争力,从而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寻求对策。
1.加强自主创业教育。高校适时开设创业教育课程(KAB)和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技能以及正确地选择创业项目同时,通过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的策划,鼓励成熟的创业计划进行创业实践活动,最后,高校针对创业意向进行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开业跟踪扶持、过程辅导和政府、社会扶持等一条龙服务,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相关难题,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创新就业指导课形式,帮助毕业生成功就业。创新就业指导课形式,形成商科成功学长案例教学、考研辅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及技能培训的一体化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接受全方位的知识、技能、素质培训。还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一个一个帮助同学解决就业问题。使就业指导课教学更多地贴近企业,贴近行业,进入市场,真正帮助毕业生成功就业。
3.实行精英校友收徒计划。通过每年一次聘学校已毕业的、在各个各业有一定成就的商科精英校友为实践导师,以一年为限,对学生的课外实践进行指导。内容包括现场面试、对话高层、职业培训、参观学习、就业推荐、综合鉴定等方面。通过这样丰富的内容,加强校友与在校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校友的指导与帮助,提升优秀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尝试高校和企业联合办学。高校可以为商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将实践教学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整体体系中,实行专兼职教师互动、实践教学学分认证、菜单式课程结构、案例教学和直接面对真实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配套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管理与指导制度,努力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基础能力,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环境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以宁波某高校奥克斯商科培训基地和民生银行班为例,增加毕业生就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择优录取,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为其择业创造更良好的条件。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从而衍生出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短时间内无法避免的难题。当然,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但不管怎样,对商科大学毕业生而言,通过SWOT方法,对其就业竞争力剖析,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商科学生顺利就业不是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杨书良,赵桂梅,王诤.大学生素养与职业生涯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王扬铭.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教育探索,2006,(3):9. [3]王纪磊.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就业指导[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4):27.
[4]周长群,王立明.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109-111.
基金项目:此文章为宁波大学文科立项课题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