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悟精选片段
学习感悟精选片段 【北关实验学校 曹香娜】 勤钻细研, 研究教法, 关注学生, 让语文课堂充满蓬勃的活力。
综观三位特级教师的课无一不是对教材的把握灵活自如, 无一不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有加, 无一不是对课堂的掌控游刃有余。
短短几分钟的沟通交流, 从学生的发散思维中找准重难点的切入口, 对学生的表达给以多种形式的评价, 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交流的自由、 快乐, 成功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这样的课堂怎能不高效呢? 多读书, 勤思考, 提高自身素养,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魏星老师的课随性而至, 每个环节都丝丝相扣, 课堂奔放而不失幽默;陈延军老师的课朴实、 求实, 扎实; 窦桂梅老师的课热情奔放, 语言魅力四射, 亲切, 自然, 充满活力。
他们执教的课都源于教材, 又走出了教材,让我们感受了语文学习的无限空间, 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丰厚的自身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 当以此为目标, 努力学习, 提升自我。
【金晖学校 杜晓燕】 通过培训, 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 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
1 / 9
爱 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我们知道了 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 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 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 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 不必急功近利, 心浮气躁; 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 力求兼收并蓄, 博采众长; 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 匠心独运; 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 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 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 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 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一次次的培训, 提高了我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 让我一点点成长起来。
我会把每一次培训都看成是一个新起程的起点, 一个开端。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 当好一名谦逊的学生, 不断地学习, 并做到学以致用, 将所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
【泉山学校 李翠娟】 通过这短短的培训, 我有了 很大的收获, 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 转换。
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 跨越时空, 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
作为教师, 我还体会到要终身学习, 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 勤动笔。
---------------------------------------------------------------最新资料推荐------------------------------------------------------
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 面对竞争和压力, 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 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通过学习掌握学习技巧、 策略,最终学会学习。
【西苑学校 苏少妮】 每位专家的课和讲座都吸引住了 全场听课教师, 听课过程中与学生产生的共鸣, 讲座过程中会心的微笑不得不说, 专家的课和讲座如有魔力一般, 这魔力既来自于专家的个人魅力, 又来自于专家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与激情。
三位专家生动的语言、 风趣幽默的谈吐风格, 都深深地吸引了老师们, 讲座中大量的实例让老师们倍感亲切, 这些例子就是我们曾经上过的课, 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训练点, 我们怎么就没有想过要这样启发, 我们怎么就没有引导学生积累这样的实例带给我们的思考太多。
专家的确是从未离开过教学一线的专家, 既有教学经验的积累反思和总结,又有教学理论的思考和提升。
所以, 这样看似平常实则功力非凡的课吸引住了 学生和老师, 这样贴近教学实际又充满个人魅力的讲座吸引住了 所有老师。
我也曾试着给老师们做过几期培训。
我一直在想:
我们的培训应该怎样吸引住老师, 专家的讲座无疑给了 我答案。
3 / 9
那就是:
一定要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 帮助老师们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授课者一定要有点积累, 有点高度和深度, 厚积薄发, 高度引领, 才能引导老师们对教学的深层次的思考; 一定要有个人的魅力, 用生动甚至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讲解, 尤其是语文教师做讲座, 更要使自己的语言充满魅力。
【金城小学 隋爱锋】 要说教学舞台上驾御课堂如行云流水、 教学艺术登峰造极、 个人气质魅力四射的窦桂梅上课有多精彩, 她创造了一代名师的多少个最 , 一个个大型教学舞台上此起彼落的掌声给我们做出响亮回答。
不是专门了解,谁又知道窦老师当初要走上讲台, 享受教学生的快乐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据说, 在东北某村子里长大的她是小学里的一个职员, 连上教坛也没有资格。
为了当一名语文教师, 她天天坚持背教材、 读诗文, 苦练教师基本功,每天缠着校长给她上一节课的机会。
就是这样, 她最后得到的是上大舞台最多的机会, 成就了一代名师 的传奇。
老师们, 当我们慨叹自己生不逢时, 慨叹学生调皮难教, 慨叹自己下了多少功夫不见效而怨天尤人的时候, 我们有没有尝试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 有没有更多地改变自己工作方式从而达到改变自己的工作效率? 修身、 博学是每个人向前迈步的准备动作。
窦老师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
---------------------------------------------------------------最新资料推荐------------------------------------------------------
机会永远属于创造机会的人。
【张星学校小学部 王仁香】 此次培训我感受到的是差距 , 是我个人跟那些名师之间的差距, 自身有一种知耻而后勉的感觉。
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真正能够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 让我真正体会到教育理论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名师开悟, 名师开悟不如自己顿悟。
而我 却还有新的理解, 我认为在专家和名师的引领下, 我们才会有自己的顿悟,才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面去努力。
回到学校, 结合实际, 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方知我要做的努力太多了。
我们现在所教的语文, 经过这些专家、权威人士的研究探讨, 正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转型, 正在改革中创新。
而我平时在上语文课的时候, 大部分时间还只是在为教课文而教课文, 没有真正达到从教课文 到教语文课程内容 这一质的飞跃。
特级教师沈大安说:
5 / 9
第一种水平:
教一篇课文, 知道一个故事, 是一节不入门的课,因为没有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第二种水平, 教一篇课文, 明白一个道理,似乎比第一种好一点, 但好不了多少, 也是属于一节比较差的思想品德课;而第三种水平是积累语言, 形成能力, 发展思维、 陶冶情操, 这样的课,才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
于我而言, 这样的课, 是一种境界多么高的课呀。
【金岭镇中村完小 王伟平】 通过这次观摩活动, 我收获了很多很多 一、 要想让培训成功, 必须自己先投入 作为师训工作的培训者, 必须明确, 要想带动全场, 首先必须自己全身心投入。
窦桂梅老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就是她在上《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忘掉了自己女人的身份, 以评书体, 在两个男人的世界里走了一遭。
结果学生完全进入了文本所描述的环境; 同样, 她在带领我们朗读 《清平乐.村居》 的时候, 我想她也是完全忘记了自己党委书记兼校长的身份的。
若是我们自己都不投入, 又怎能期望参训者的热情呢? 二、 要想形成良好的互动, 就必须选择鲜活的事例 心理学研究证明, 人们对于完全陌生的领域, 很难一下子被激发起兴趣; 对于完全熟悉的领域, 也没法找到探究的欲望; 而只有那些有所了 解又不甚明确的东西, 才可以很好地调动起人们探究的兴趣。
所以, 我们在 进行师训工作的时候, 所选择的事例应该是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
---------------------------------------------------------------最新资料推荐------------------------------------------------------
我们的教学实践的。
对于事例的展示, 也不能一味地采用文本形式, 视频、 音频甚至是培训者的说唱等形式, 都可以帮助事例鲜活起来, 从而在宽松的氛围中, 让参训者有所启迪。
虽然, 有些东西可能不是用作业、 测试就能检测到的。
三、 要调动起参训者参与的积极性, 还要善于营造氛围 记得多年前的李阳广场英语 那份疯狂, 很让人震撼。
虽然, 学习英语者自身有很迫切的欲望, 但培训者对全场气氛的调控能力不能不让我们佩服。
我们教师培训虽说不需要到那个程度, 但要调动起参训者的积极性也还是需要我们一定的能力的。
幽默的语言、 夸张的动作、 甚至是同伴的参与, 都有助于气氛的营造。
四、 师训工作要有长远的规划 一个教师从参加工作到退休, 大概有 30 年左右。
在这 30 年里的培训,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作为专门的专业培训机构, 我们应该结合教师所处的不同阶段来开展培训, 不能仅仅看到青年或年轻教师, 每次培训都选定 40周岁以下。
7 / 9
因为目前还有很多的 50 周岁以上的教师依然奋战在第一线, 我们可以用送教下乡的形式让不同年龄段、 不同资质的教师都有所受益才行。
当然这需要更大的工作量与更高的要求。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 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我们应该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 更远的计划。
综合这次学习, 我想对今后的教师培训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仅供参考。
一、 让更多的老师走出去, 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回来 理念的转变, 将会直接影响到行动。
所以, 我们应该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 了 解更先进的理念, 从而带动我们更大胆的教学改革、 活化我们的语文课堂。
二、 让更多的名家来招远, 把争当名师的氛围营造起来 名家、 大家, 给予我们的影响是深刻的。
他们的理论、 行动与我们是 有距离的, 他们身上那些先进的东西代表了 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只有让我们的老师早日与这些理念接轨, 我们招远的教育才有可能走在兄弟城市的前面。
---------------------------------------------------------------最新资料推荐------------------------------------------------------
《坐井观天》 给予我们的教育是深刻的、 启示是深远的。
三、 让更多的活动落实下去, 把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夯实 1、 少摆花架子, 不搞形式主义, 更不能走一阵风路线。
师训工作要有长远的规划, 我们应该力争在三年或五年内, 让在职的小学语文老师都能通过培训在课堂上更加得心应手, 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成长起来。
我们应该牢记形式主义害死人 的历史教训。
2、 培训工作要与教研室、 教科室等联合起来, 在进行教师培训、 制定教学效果测试规则的时候, 做到步调一致, 以免教师无所适从, 更要坚决杜绝过去那种各吹各的号, 各唱各的调 的做法。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