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操作理论考试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护理技术操作理论考试(5)
科室 姓名 考试成绩 一、 填充题:
1、 咽拭子标本采集取患者 咽部 及 扁桃体分泌物 做细菌培养。 2、 做咽拭子培养前让患者用 清水漱口 然后让患者张口 发“啊”音 。 3、 洗胃前对中毒患者应了解 服用毒物的名称 、 剂量及时间 等。 4、 患者洗胃过程中出现 血性液体 , 立即停止 洗胃。
5、 保持“T”管引流通畅,引流管不能 扭曲 、 受压 ,引流瓶或袋低于
切口 30㎝ 以上。
6、 “T”管引流观察胆汁 颜色 、 性质 、 量 并记录。 7、 更换造口袋时应当防止袋内容物 排出污染伤口 。 8、 贴造口袋前一定要保证造口 周围皮肤干燥 。
9、 持续膀胱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 反应 及 冲洗液的量 和 颜色 。 10、 膀胱冲洗操作时应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 防止 医源性感染 。 二、 是非题:
1、咽拭子标本采集法取培养管中拭子擦拭上颚颊粘膜及扁桃体。 (×) 2、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患者切忌洗胃。 (√) 3、“T”管引流患者平卧时引流管应高于腋中线。 (×) 4、注意造口与伤口距离,保护伤口,防止污染伤口。 (√) 5、气候寒冷时,冲洗液应加温至40℃,以防冷水刺激膀胱引起痉挛。(×)
三、 选择题:(单选题)
1、咽拭子培养前,应了解患者口腔哪些部位感染情况。 ( B ) A 口腔 B 口腔粘膜和咽部 C 舌面 D 颊粘膜
2、咽拭培养标本留取后多少时间送检。 ( C ) A 2小时 B 3小时 C 及时送 D 4小时
3、洗胃时应给患者每次饮或注入洗胃液多少毫升。 ( D ) A 200㏄ B 300㏄ C 400㏄—500 ㏄ D 300㏄—500㏄ 4、“T”管引流目的防止患者发生什么感染。 ( C ) A 伤口感染 B 周围皮肤感染 C 胆道逆行感染 D 总胆管感染 5、防止引流管逆流患者站立或活动时引流管如何放置。 ( D ) A 高于引流口平面 B 引流管高于腋中线 C 不可高于伤口部位 D 不可高于腹部引流口平面
6、一般洗胃管插入深度多少。 ( C ) A 20—30厘米 B 30—40厘米 C 45—55厘米 D55—60厘米 7、造口袋底盘与造口粘膜之间保持空隙多少毫米。 ( B ) A 1毫米 B 1—2毫米 C —毫米 D 3毫米
8、造口袋底盘涂防漏膏后应按压底盘多少时间。 ( D ) A 5—10分钟 B 10—15分钟 C 15分钟以上 D 15—20分钟 9、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给予膀胱冲洗目的是什么。 ( D ) A 尿液通畅 B 无尿频、尿急、尿痛感 C 无膀胱憋尿感 D 预防血块形成 10、膀胱冲洗液速度。 ( A )
A 80—100滴/分 B 80—90滴/分 C 90——100滴/分 D 60—80滴/分
四、 简答题:
1、 咽拭子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瓶口消毒,保持容器无菌。 2) 最好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标本。 2、 洗胃注意事项。
1) 插管时动作要轻快,切勿损伤患者食管及误入气管。
2) 患者中毒物质不明时,及时抽取胃内容物送检,应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洗胃。
3) 患者洗胃过程中出现血性液体,立即停止洗胃。
4) 幽门梗阻患者,洗胃宜在饭后4—6小时或者空腹时进行,并记录胃内潴留量,以了解梗阻情况,供补液参考。
5) 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患者,切忌洗胃,以免造成胃穿孔。 6) 及时准确记录灌注液名称、液量,洗出液量及其颜色、气味等洗胃过程。
7) 保证洗胃机性能处于备用状态。 3、 “T”管引流目的、注意事项。 目的:
1) 防止患者发生胆道逆行感染。 2) 通过日常护理保证引流的有效性。 3) 观察胆汁的量、颜色、性质。 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胆道引流管通畅。
2) 妥善固定好管路,操作时防止牵拉,以防“T”管脱落。
3) 保护患者引流口周围皮肤,局部涂氧化锌软膏,防治胆汁浸渍引起局部皮肤破溃和感染。 4、 造口护理注意事项。
1) 护理过程中注意向患者详细讲解操作步骤。 2) 更换造口袋时应当防治袋内容物排出污染伤口。 3) 撕离造口袋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损伤。 4) 注意造口与伤口距离,保护伤口,防治污染伤口。 5) 贴造口袋前一定要保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
6) 造口袋裁剪时与实际造口方向相反,不规则造口要注意裁剪方向。 7) 造口袋底盘与造口粘膜之间保持适当空隙(1—2毫米),缝隙过大粪便刺激皮肤易引起皮炎,过小底盘边缘与粘膜摩擦将会导致不适甚至出血。
8) 如使用造口辅助用品应当在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如使用防漏膏应当按压底盘15—20分钟。
9) 教会患者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的血运情况,并定期手扩造口,防止造口狭窄。
5、 膀胱冲洗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治医源性感染。
2) 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减缓冲洗速度及量,必要时停止冲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到剧痛或引流液中有鲜血时,应停止冲洗,通知医生处理。
3) 冲洗时,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约60厘米,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入,冲洗速度根据流出液的颜色进行调节。一般为80—100滴/分;如果滴入药液,须在膀胱内保留15—30分钟后再引流出体外,或根据需要延长保留时间。
4) 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5℃左右,以防止冷水刺激膀胱,引起膀胱痉挛。
5) 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