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手拉手,跟我走

手拉手,跟我走

来源:爱go旅游网
手拉手,跟我走

——架起沟通的桥

案例背景:认真算起来我已经是有着20年教龄的老教师了。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让我印象最深感慨最深遗憾最深的学生是温某某同学。他很聪明,活泼好动,但自私、心胸狭窄,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班里大部分学生都怕他。经过了解才知道,他母亲卷走家里的全部存款离家出走,导致父母离异。父母离婚后又相继再婚组织了自己的小家庭,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我与他相处的两年时间里,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些事情,现在想起来仍然让我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事件一:自残行为

有一天在上课的时候,温某某和他前位的女同学因为位子过于拥挤的问题产生了矛盾,两人经过一阵短暂秘密的交锋之后,事情不仅没能解决反而矛盾越来越激化,他们开始有推搡桌子的动作。这时我发现了问题,过来询问情况。温某某更生气了,站起来推倒了自己的课桌。我让温某某和该女同学站在旁边,别的学生帮忙扶起了课桌。我开始低声询问事情状况,问到温某某的时候,他没说几句,就用他的拳头狠狠砸在课桌摆放的文具上,打得自己的拳头直流血。我见此情况,忙把事情摆在一边,让其他学生自习,把他领到办公室给他上药包扎。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同时能够跟他有比较深入的交流,我选择在走廊偏僻的角落与他谈话。问他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为什么脾气这样的暴躁?本来就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解决办法?最后他才说出,他爸爸对他不好,经常打他骂他,而且

他后母要生孩子了。谈到这里,我意识到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父爱母爱的缺失导致他非常没有安全感。面对后母要生小孩的情况他觉得连在他身边生活的父亲都被迫分给了别人。但是这种情绪没有途径宣泄,导致了这件事的爆发。我跟他谈起我对他爸爸的印象,跟他讲在他跟随学校运动队进行训练的时候,早晨没吃饭,下夜班的爸爸知道了,骑着摩托车,顶着一双红彤彤的眼睛来给他送钱的情景-----温某某慢慢的被感化,说:“老师我也不想的,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不打别人就是打自己,我也得把这口气撒出去,要不然我很憋闷。”我跟他说,让他有心事来找我,我来做他和他爸爸之间那座沟通的桥梁,他答应了。事后,我把他爸爸请到了学校,说明了孩子在校的表现,和我对这件事的分析和看法。指出爸爸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方法过于简单和粗暴,非打即骂。孩子爸爸从孩子越来越逆反的行为中也体会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建议他打温情牌,把自己对孩子的想法做法开诚布公的站在与孩子平等的地位与孩子谈一谈,尤其要向孩子表明父亲爱他,即使再有一个孩子父亲仍然爱他而且会比以前更爱他。多亲近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逐渐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回去后,父亲向孩子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与孩子的谈话解开了孩子的心结。后来,在温某某的一篇作文中,他用幽默的语言给我讲述了他那个专爱挠他的小妹妹,字里行间透漏着对妹妹的喜爱。而我也在平时多关注多关心他,多与他交流,希望能逐渐引导使他改变处事方法,面对事情能够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去面对。 事件二“跳楼事件”

温某某升入六年级后,他的心理和行为有了明显的变化,变得爱打扮,服装帅气,头型新潮,开始偷偷的喜欢某个女生。这些我都与他谈过,知道服装是爸爸给买的,头型是理发师给剪的但是自己不满意,他就自己动手进行了修剪,知道他喜欢的女生是谁------但是一件事的发生却让我措手不及。由于他上课手里摆弄着一面小镜子,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当我说到要请他爸爸来学校的时候,他哭喊着说:“让他来吧,让他打死我算了。”然后猛地跑出办公室。我和办公室的其他老师怕他出事,赶紧追了出去,发现他飞快的往楼顶跑。通往楼顶的门恰好开着,他跑上楼顶,已经跑到了边沿,我们抱住了他,合力把他拉了下来。从他的话语中,我了解到在他的心目中奶奶每天叫他起床催他早起是不必要的,给他煮方便面不给他吃肉也是错的------爸爸不给他买手机,对他不好------他恨他的爸爸------只有妈妈对她好,让他上网打游戏,把自己的手机给他玩------他想跟妈妈生活在一起------他一味的抱怨,丝毫感受不到那些管束行为背后的意义。我客观的分析给他听:奶奶为什么催他早起,爸爸为什么不给他买手机,而他在妈妈身边时间短,在母子相处的有限时间里,妈妈是舍不得去批评他,并不是他做得对等等。我问他,他有这个想法跟爸爸说过吗?他说不敢说。我告诉他,他已经13岁了,是个大孩子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就应该与大人沟通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他今天做的事情是绝对的错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非常珍贵,我们不仅不能用自己的身体或生命去惩罚别人,反而应该用我们更加优秀的表现更加精彩的生活表现给他们看。

事后,我联系了他的爸爸,与他沟通了孩子的想法,同时说明孩子的行为越来越偏激,这固然有孩子本身的性格原因,但是更与孩子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既然已经是这样的现状,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慢慢的导正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让孩子心理能更阳光些,遇事能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需要家长和老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去慢慢的感化他。但是也不能一味的包容,孩子做错了,要指出但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同时希望爸爸和妈妈能够进行沟通,虽然离婚了,但是孩子是自己的,为了孩子的未来能够尽可能的统一教育观念,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孩子。

我的反思:这个孩子现在已经小学毕业了,但是后来我知道他初中就上了一个学期就被退学,现在就在家无所事事。后来有一天他到学校来看我,跟我说他跟爸爸谈过了,等过段时间之后他要去学美发,将来当个美发师。我很为这个孩子惋惜,只能叮嘱他要多体贴父亲多理解别人别任性。

特殊家庭带给孩子的消极影响十分明显。这些孩子缺乏正常的父母之爱,他们的性格、情绪都有不同程度的扭曲,不仅学习成绩下降,思想品质不佳,而且也导致行为和心理异常。《小学德育大纲》基本原则的第二条指出:“以对祖国未来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满腔热情地爱护并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对缺点较多和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更要亲近和帮助他们,切忌偏见。了解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和日常行为表现;了解社会和家庭环境变化给他们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面对这样生活在特殊家庭的孩子,首先我们要耐心,出现问题我们不用上纲上线,我们要透过事物的表象来看本质,他们没有父母的呵护缺乏安全感,孩子的某些行为只是想引起父母老师对他们的关注。然后要有充沛的爱心。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形成合力,让孩子生活在爱的氛围当中,逐渐温暖孩子那冰冷的心。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就需要敞开自己的心灵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站在平等的立场,开诚布公的谈话往往是打破冰封的最好的办法。

在两颗心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当一个老师伸出手,多么希望孩子能拉住你的手,跟随着你走在更阳光更正确的道路上。

孩子,拉起我的手,跟我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