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1,Vol 28 No.6亿学与生物互狸 Chemistry&Bioengineering doi:10.3969/j.issn.1672~5425.2011.06.023 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娜娜 ,杨翔华 ,张全 ,姚秀清。 (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2.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抚顺113001) 摘要:考察了预处理方式、纤维素酶加量、初始葡萄糖含量等因素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稀 酸和蒸汽爆破预处理玉米秸秆的酶解得率分别为97.o 和9l_oYoo,均高于未经预处理玉米秸秆;对蒸汽爆破玉米秸秆, 纤维素酶加量与酶液的滤纸酶活不成正比关系,纤维素酶加量越多,平均葡萄糖生成速率(G )越大;葡萄糖对纤维素酶 水解具有反馈抑制作用,随着初始葡萄糖含量的增大,G 呈递减趋势。为优化利用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 艺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纤维素酶;玉米秸秆;水解;预处理 中图分类号:TQ 353.6 Q 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25(2011)06—0080—03 目前,由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为乙醇的研究非常 活跃,已取得许多新的进展 ~]。木质纤维素的生物 转化一般包括3个过程:原料的预处理、水解和发酵, 其中利用纤维素水解产生可发酵糖是最关键的步骤。 酸法水解对设备要求高,副产物对后续反应有抑制作 定水解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1.3分析测试 纤维素含量采用硝酸乙醇法 测定。 葡萄糖含量:采用SBA一40型生物传感分析仪测 定。 用 ;而酶法水解具有条件温和、产品质量高、对环境 友好等优点,是纤维素糖化工艺今后的发展方向 j。 作者考察了预处理方式、纤维素酶加量、初始葡萄 酶解得率按下式计算 : 酶解得率一 一 X 100% 二 f纤^CN 糖含量等因素对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的影响。为优 化利用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提供了依 据。 ×1O0 式中:C葡为水解液中葡萄糖含量;C纤为原料干基 中纤维素含量;C原为水解体系的底物浓度,即总固浓 l 实验 1.1材料与仪器 玉米秸秆、稀酸预处理玉米秸秆、蒸汽爆破预处理 玉米秸秆,分别编号为:A、B、C。 3种纤维素酶分别编号为:1 、2 、3 。 722S型分光光度计,SB—A型水浴振荡器;SBA一 度,A、B、C 3种底物分别为13.7 、10.3 和9.5 9/5。 滤纸酶活:将1 rain内水解waterman 1 纤维素 酶滤纸产生1 t ̄mol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定义为1个 酶活单位,按照IUPAc(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 推荐的国际标准方法测定,以FPIU・mL 表示 ]。 40型生物传感分析仪。 1.2 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原料纤维素含量 将玉米秸秆置于125 mL旋盖三角瓶中,加入纤 维素酶0.2 mI ・g (以每克底物计,未标明均指1 采用硝酸乙醇法测得原料A、原料B和原料C中 的纤维素含量分别为36 、78 和45%。 2.2纤维素酶滤纸酶活 纤维素酶),调节pH值至4.8,使玉米秸秆质量分数 为5 --20 ,于5O℃下恒温振荡反应,取样离心,测 测得1 、2 、3 纤维素酶液的滤纸酶活分别为 收稿日期:201l O2 21 作者简介:王娜娜(1985 ),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生物资源开发与生物化工;通讯作者:姚秀清,硕士,讲师。 E—mail:yaoxiuqing0418@163.COrn。 王娜娜等: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的影响因素研究/2011年第6期 /薯如船帮粮6 5 4 3 2 99.8 FPIU・mI 、94.0 FPIU・mI 和1.5 FPIU ・mI 一。 2.3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采用1 纤维素酶,分别对经不同预处理方式得到 的原料A、原料B和原料C进行酶解,5O℃下恒温振 荡反应5 d,测定水解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并计算酶解 得率,结果见表1。 表1 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Tab.1 Effect of pretreatment mode on emzymolysis of corn stalk/ 由表l可看出,未经过预处理玉米秸秆(原料A) 的酶解得率仅6.8 ,而经过稀酸预处理(原料B)和 经过蒸汽爆破预处理(原料C)的玉米秸秆的酶解得率 可达到90 以上。可见,玉米秸秆在酶解之前需经过 预处理才能获得较高的酶解得率。由表1还可看出, 原料中纤维素的含量越高,说明预处理过程中半纤维 素水解越彻底,更利于纤维素酶水解,水解液中葡萄糖 含量也就越高。 2.4纤维素酶对原料C的酶解效果 以水解液中葡萄糖含量作为酶解效果的评价指 标,比较1 、2 纤维素酶对原料C的酶解效果,结果 见图1。 0 20 40 60 80 100 酶解时问,h 图1 1 、2 纤维素酶对原料c的酶解效果比较 Fig.1 Comparison of the enzymolysis for material C by cellulase 1#and 2 由图1可以看出,1 和2 纤维素酶对原料C的 酶解趋势一致。酶解时间为5 h时,1 和2 水解液中 葡萄糖含量分别为4.45 和4.5O ,2 较1 酶解效 率高1.1 ;酶解时间超过5 h后,由于葡萄糖的反馈 抑制作用,酶解速率减慢,并趋于停止。 比较1 、3 纤维素酶加量对原料C水解液中葡 萄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见图2。 ∞ ∞ ● ● g 吕 口 E 口 瞎 避 懈 蝌 0 U U., 1.U 1 0 2.5 j 0 3.5 水解液中葡萄糖含量/% 图2 1 和3 纤维素酶加量对原料C 水解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影响比较 Fig.2 Comparison of glucose content in hydrolysis liquid of material C by cellulase 1 and 3 由图2可以看出,要得到2.0 葡萄糖含量,需 1 纤维素酶0.31 ml ・g~、3 纤维素酶3.2 mI ・ .. g ,两者相差约10倍。而1 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为 3 纤维素酶的66.5倍,可见不同纤维素酶对同一种 枷姗姗物料进行酶解,要达到相同的纤维素酶解得率,其纤维 素酶加量与滤纸酶活不成正比关系。这是由于纤维素 酶液的水解能力不仅取决于滤纸酶活,还取决于纤维 素酶的酶系组成是否合理,因此需要针对水解物料最 大化来优化纤维素酶的酶系组成。 2.5酶加量和初始葡萄糖含量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 的影响 在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1 mI 、2 mI,和3 mI 1 纤维素酶,以前8 h平均葡萄糖生成速率(G )作为评 价指标,考察1 纤维素酶加量和初始葡萄糖含量对玉 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3。 纤维素酶加量/mL 图3酶加量和初始葡萄糖含量对 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enzyme amount and initial glucose content on enzymolysis of corn stalk 由图3可以看出,在初始葡萄糖含量相同的情况 ∞m王娜娜等: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的影响因素研究/2011年舞6期 下,酶加量越多,体系中前8 h平均葡萄糖生成速率越 大,当初始葡萄糖含量为0 、纤维素酶加量分别为1 含量的增大,体系中的G 呈递减趋势。为优化利用 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孙亚东,蒋建新,孙冉,等.纤维乙醇及渗透汽化原位分离技术研 究进展[J].中国能源,2008,30(9):17-24. 刘洪斌.燃料乙醇非粮化 我国发展纤维乙醇的挑战与对策 mI 、2 InI 和3 mI 时,体系的GR分别为158 mg・ h、240 mg・h 和340 mg・h,酶加量每增加l mI ,G 平均增加9l mg・h~ ;当酶加量相同时,体系 中初始葡萄糖含量越大,G 越小。可见葡萄糖对纤维 素酶水解具有反馈抑制作用。 [J].生物加工过程,2008,6(1):7 1】. eborska P,Palmarola—Adrados B,Galbe M,et a1.Processing E3] Chot3 结论 对玉米秸秆酶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 现,玉米秸秆在酶解之前需要经过预处理才能获得较 of wheat bran to sugar solution[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4,6l(4):561—565. Rivas B,Moldes A B,Dominguez J M,et a1.1.actic acid produc— tion from corn cobs by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0n and fermen ration:A mathematical interpretation[J].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004,34(7):627—634. 高的酶解得率,且纤维索含量越高,越有利于酶解;纤 维素酶液的水解能力不仅取决于滤纸酶活,还取决于 纤维素酶中酶系组成是否合理;不同纤维素酶对同一 北京造纸研究所.造纸工业化学分析[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75:109 1 54. 种物料进行酶解,达到相同的酶解得率,其纤维素酶加 量与酶液的滤纸酶活不成正比关系;纤维素酶加量越 多,体系中的平均葡萄糖生成速率(G )越大;葡萄糖 对纤维素酶水解具有反馈抑制作用,随着初始葡萄糖 [63 詹小明,夏黎明.纤维素酶在玉米芯上的吸附及其水解作用[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5,25(3):76—8O. [7] Ghose T K.Measurement of cellulase activities[J].Pure&.Appl Chem,1987,59(2):257 268. Research Oil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orn Stalk S Hydrolysis by Cellulase WANG Na—na ,YANG Xiang-hua ,ZHANG Quan ,YAO Xiu-qing (1.Faculty of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Fushun 113001, China;2.FHsh 1AH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Fushun 1 13001,China) Abstract:The effects of pretreatment mode,cellulase amount and initia1 glucose content on corn stalk S hy— drotysis by eellulase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zymolysis yields for pretreated corn stalk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untreated one,and the yields of the two kinds of corn stalk which had been pretreated by methods of dilute acid and steam—explosion were 97.0 and 91.0 ,respectively.The steam—explosion pre— treated corn stalk S was hydrolyzed by several cellulases.which resulted that there was no proportion relation— ship between the cellulase amount and filter paper activity(FPIU)of cellulase solution.Additionally,more cel— lulase was added,more average glucose generated rate(GR)was achieved.At the same time,GR wa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initial glucose content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glucose had the feed back inhibition tO the hydrolysis of cellulose.This study provided a basis for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fuel ethanol with corn stalk as materia1. Keywords:cellulase;corn stalk;hydrolysis;pretreatment 3项精己二酸行业标准通过审批 由辽阳石化公司起草修订的《工业精己二酸》、《精己二酸硝酸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精己二酸水分含量 的测定热失重法》3个行业标准目前通过审批。为指导行业生产、规范市场提供了有力保证。 与会专家认为,《工业精己二酸》行业标准在产品质量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精己二酸的进出口贸易创 造了有利条件;《精己二酸硝酸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行业标准有多处创新,改善了原方法的重现性,为产品质 量的检测和控制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技术手段;《精己二酸水分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则变革了以往的测定方法, 在确保测定准确度的前提下,不再使用有毒有害试剂。 (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