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

作者:于玉芳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1年第02期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以其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能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情境;学习兴趣 ; 创新精神;陶冶情操

中图分类号:G623.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2-0092-01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受到多媒体能将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融为一体,学生能看到栩栩如生的画面,听到声情并茂的录音,欣赏品味形象的词句,视听感官要求受到极大满足,情绪受到感染,求知欲得到彻底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浓厚。多媒体已成为优化课堂的重要途径和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最佳走向。多媒体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1、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共鸣,使之自觉地随同作者进行对人、事、物的体验、思索和感悟。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被吸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比教师的主观灌输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情境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一种艺术。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的需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林海》一文为例。以往导入时,不是生拉硬扯就是与老舍先生套近乎,现在的学生早就与十年前的学生有了天壤之别,他们已经不是那么孤陋寡闻,个个显得很成熟,再用以前的方法,只会让他们更厌烦,这样的导入直接使一节课输在了起跑线上。曾经有这样的导入,从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寻找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制成幻灯片,加入音乐的陪衬,一下子就让学生被美丽的兴安岭深深地吸引,教师只一句“老舍先生是怎样把这样美丽的兴安岭用笔描述出来的呢?“学生就都动了起来。

用视频再现情境,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课文讲述的是1998年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课文内容有很大距离,我以刚刚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导入,结合视频、图片,在声与画的渲染下,把学生的思维拉向地震的惨烈现场。学生一下子被影片中山崩地裂、惊心动魄的地震画面感染了,为后文学生体会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艰难做好了铺垫。

用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教师把音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创设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鼓动性的“情绪环境”,往往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日月潭》时,我运用多媒体,以舒缓、轻柔的音乐为背景,并展示日月潭的俏丽风光,让学生边欣赏边朗读,学生都深深地沉醉其中,教学效果非常好。 2、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

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一上课,大屏幕上就涌现了一张运用动画制作的飘飞的纸片,“这是什么呀?”几十双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心里装满了怀疑。接着纸片展开,原来是一则寻人启事:“我们是一群小蝌蚪,我们的妈妈不知道在哪里?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帮我们找妈妈吧!”同时,传出小蝌蚪们无可奈何的话语。就这样,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情景,孩子们的情绪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现代化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你根据内容需要,合理选择并使用多媒体,一定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教《黄山奇石》一文中,课文介绍“仙桃石”的样子时说,“就像一个巨大的仙桃从天上飞下来,落在山顶的石盘上。”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抓住一个“飞”字向学生提问:把“飞”字换成“掉”字可以吗?为什么?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有学生说:如果换成“掉”字,那这块奇石就会连滚带摔地摔到山下,摔得粉碎;所以还是用“飞”字好,可以落到想要落的地方。我采用动态效果,出示奇石飞落山顶的一段动画: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天上飞落下来,落在石盘上,石头渐渐羽化成一个大桃子,再渐渐变成一块石头。形象有力地说明了“飞”比“掉”好。学生眼前豁然开朗,难点解决,比喻句的教学也水到渠成。

又如在小学语文第四册《看月食》一文的教学中,月食的成因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为了提高效率,我制作了能体现太阳、地球、月亮三者运动规律动态课件,同时,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特意突出了地球的阴影。教学时,操作课件,月亮由于绕地球转,慢慢进入地球的影子,能反射到太阳光的部分也就越来越少,等完全进入影子,即形成了月食……学生通过亲眼看,一下子便明白了月食的成因,真是省时省力。

再如《观潮》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是课文的重点。教学时先播放钱塘潮水经过海宁县盐官镇时的录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学生无不为钱塘潮那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所深深吸引,并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赞叹声。播放后再让学生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教师点拨,讲声音:先是“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而后“响声越来越大”,最后,“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讲景象,大潮在远处时,“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大潮从远处涌来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大潮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时,“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4、运用多媒体启发联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掘依赖于想象力的提高。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只要我们教师创造条件,正确诱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很好地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仍以《林海》《草原》为例,课文学习结束后,让学生们自己上网查找有关资料,针对一个主题展开讨论。让人吃惊的是,他们竟找到了三十年前的与现在的几乎所有资料,展开环保和合理开发运用的大讨论,特别是草原的沙化,让他们心忧,更可贵的是他们还把北京的沙尘暴与草原的沙化联系起来让他们深深感受到环境的重要。

信息技术让孩子们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并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如我教学完《狼和小羊》后,重新播放录像,当狼扑向小羊时定格,引导想像,问:“小羊被狼吃掉了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给故事加个结尾。”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大开,很快就编出了好几种故事的结尾。大多数同学都想象小羊急中生智,想出种种逃脱的办法,没被狼吃掉,或把狼打死;也有的同学设想小羊太善良,跪在地上求饶,结果还是被狼吃掉。

5、运用多媒体,陶冶学生情操

古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朵绮丽的奇葩,有的寓意深邃,有的富于哲理,有的寄情山水……指导学生学习这些诗篇,可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丰富语言、陶冶情操,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但由于古诗语言的高度凝炼性,诗的形象美就往往是浑然天成的总体概念,刻画不细,为读者留下很多的“艺术空白”,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如《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学时,我让同学观看录像,瀑布在山顶上飞流而下,水珠进溅,水雾蒸腾,阳光一照,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生“等抽象的词的意思,都有了直观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探地体会到诗句虽短,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至!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同时也陶冶了美的情操。

可见,恰当地使用多媒 体手段,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