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动力,学生在没有考试、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靠什么进行终身教育?靠的是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把各门学科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确实,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爱因斯坦不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人的兴趣是通过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学科兴趣的培养就应从实践中获得。
如何让学生对各门学科产生兴趣呢?其实,教师的教学是影响学生的根本因素,笔者在教学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一、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实际上,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要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采用多种教法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传统教学媒体(如语言、教材、板书、实物、挂图、模型等)与现代教学媒体(如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计算机等)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另外,要想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会的乐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小环节,多台阶;多变化,勤鼓励”。也就是说,将每个教学环节化解为几个小环节,小台阶,感受会学的乐趣。同时教学环节的处理易多变化,做到教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得到满足。
二、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
中技学生还依然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
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和施展能力的兴趣。学科的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
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让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学习兴趣
对初学者,直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前一个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们用彩笔在白色的硬纸片上画出线路图。一周后,一些“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去画图,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开展画图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图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习这个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意来上这门课,这样也达到预习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
四、注重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重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朋友。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