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0-10-14T10:47:31.793Z 来源:《学园》2010年第5期供稿 作者: 韩 珂 李亚萍

[导读] 计算机网络已成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未来的岗位实践中。

韩 珂 李亚萍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摘 要】计算机网络已成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未来的岗位实践中。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自身特点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并重点说明启发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模式 教学实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810(2010)05-0042-02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个科学技术领域。当前,社会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建设、网络应用与开发、网络管理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热情日益高涨。 一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在各高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基本上是由理论课程和实验环节两部分构成。理论课程以教材内容讲解为主。当前,国内各高校使用的计算机网络教材一般含有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设计基础、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传输介质、网络接口、网络模型、通信协议、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操作、网络管理、分布式网络、广域网、防火墙和网络安全以及因特网等内容,基本上包括了网络的所有方面。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重点不明显,与网络发展的现状有较大的偏离,理论介绍和网络的实际使用出现脱节现象。这些问题在教学中只能由教师根据自己对网络的了解来进行取舍,而很多教师由于没有自己建网的实际经验,难以把握教学内容,难免会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

二 构建教学的模式

1.教学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然后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出现迅速和反馈及时的功能,达到化难释疑、强化应用的目的。

(2)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利用光盘服务器功能,使每个学生机都能享受 CD-ROM,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光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度、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张光盘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光盘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研究性、启发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启发式学习的教学是集体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讲解——演示——上机练习”,以教师的讲解、演示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收,模拟性地操作。这种教学形式没有充分体现出计算机网络学科“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往往出现遇到实际问题,不会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这种“重传授知识,轻自主研究实践”的传统计算机网络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而研究性、启发式学习重视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重视学习内容与形式的开放性,重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的学习特点,对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研究性、启发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启发式学习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教材为基础研究内容,以学生的周围环境和生活实际为参照,为学生提供质疑、探讨问题和表达他们想法的机会,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形成综合运用的能力。

研究性、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既汲取了课堂教学的优点、克服课堂教学的弱点,又发挥了计算机网络本身的优势、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紧密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推测、查阅、询问或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建立平等、活跃的学习讨论环境,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枯燥抽象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培养学生跟踪吸纳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

在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采用“自主选题——教师指导——设计方案——自主探究——总结交流”的学习模式,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渗透到教学中,使他们在实际生活、工作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网络技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例

在学生掌握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 TCP/IP协议的概念和原理上,分析域名解析( DNS协议)、文件传输( FTP协议)、网页浏览(HTTP协议)等基本互联网网络应用的概念、工作原理,并学会配置相应服务器。为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了研究式的课堂教学方法。综合利用 Sniffer协议分析技术,学生在基于 Sniffer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搭建了一套高效实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系统。学生通过截获不同的协议数据包来实现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分析,并在协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网络故障、病毒等,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使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课堂导入从应用比较广的电子邮箱开始,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有趣、知识丰富的网站之后,通过启动 Sniffer协议分析软件来捕获新浪电子邮箱的用户名和密码,实现第 3方的截获,展示了现在一些网站的电子邮箱存在的安全问题。学生们跃跃欲试,有的想研究 “QQ、MSN的密码和账户”,有的想研究 “Telnet的登陆敏感信息”等等,通过教师的引导,最后根据课程章节要求掌握的内容定出了“研究 DNS、FTP、WWW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局域网环境下通过 Sniffer截获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Sniffer具有六个功能:(l)实时监控网络活动;

(2)详细收集各个主机、会话或者网络中任何部分的使用率和错误统计;(3)保存基线分析所用的历史使用率和错误信息;(4)当故障被发现时告知网络管理员;(5)捕获网络信息供详细的数据包分析;(6)使用工具模拟网络流量,测量反应时间,计算跳数和故障排除。利用 Sniffer设计一些实验,对此,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地进入自学研究阶段。

在学生确定自学研究的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复杂的问题先分成几个简单的问题。对于学生普遍不理解或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集中、综合起来启发、点拨,面对学生的疑问,不必过早解释,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研究。教师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研究获得的知识,根据课题要求对合作研究小组的同学进行分工,比如要求小组中一名同学配置 DNS服务器做域名解析服务;一名同学配置 FTP服务器做文件上传服务;一名同学配置 WWW服务器做网页浏览服务;一名同学做客户端建设一个小型网站,并申请一个域名,把所做的网站上传到 WWW服务器上去,最后从客户端键入 WWW服务器的 IP地址或域名做网页浏览。让学生通过综合性的实践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吸收内化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对学生研究活动的总结,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研究给予充分肯定,并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指路。进一步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在掌握了现有的网络服务器的原理和框架、协议分析以及面临的现有计算机网络安全之后,引导学生将眼光着眼于深层次的网络安全和更广的网络应用上去,激励同学们到图书馆、阅览室,利用假期到社会生活中去研究,给学生创设了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研究的机会,目的是培养更多有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三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只要教师理清思路,构建良好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去研究计算机网络的内容,给学生的研究成果以充分的肯定,计算机网络教学一定能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最重要的是不仅要把这些教学模式应用的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中,还要始终贯穿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网络技能。参考文献

[1]郑纪蛟 .计算机网络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

[2]陈千、马剑锋、焦政、许华虎 .Sniffer技术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和研究[ 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4.4 [3]陈丽 .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质量[ J].中国远程教育, 2004(13):19~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