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朗读毛泽东诗词《菩萨蛮,大柏地>>了解主要内容.练习背诵。 2.阅读短文,了解延安孩子的读书情况,体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
3.了解漫画,体会漫画内容,并能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写下来。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菩萨蛮。大柏地》写作的时代背景。二、自渎,了解大致内容。三、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1、边读边思考,看每一句讲什么意思。2、讨论问题。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阅读短文
1.自学短文, 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短文。标出自然段 (2)短文主要讲了哪儿什事情?
勤奋学习,如饥似渴地读书;自己动手做“书”;周伯伯送图书;激励师生。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匮乏:指物资等缺乏。贫乏, 酷爱:非常爱好
欲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
装帧:指书画、桔刊的装潢设计。 熠熠生辉:形容闪光发亮, 3.讨沦问题,
(1)延安的孩子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是怎样学习的,(勤奋、 如饥似渴、自己做“书”)
(2)周总理送”给孩子们说明什么?(党的关怀) (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教育;
延安的孩子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如饥似渴地读书,我们现 在条件那么好,更应该努力学习.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希望。 二、习作指导 l 了解“漫画”
漫画是—‘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占扬某些人和事;
2,指导看图。
(1)田L画的是在\"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的事?(冬天的车站)
(2)图上画的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十什么, (等车的乘客,等待上车)
(3)你从“母子上千处”的牌广,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站在牌子F面的是身强力壮的人.抱小孩的妇女却站在牌子外面,身强力壮的人对牌子和抱小孩的妇女熟视无睹,抱小孩的妇女看着这些身强力壮的人感到气愤和无奈。
(4)这幅漫画要说明的是什么”仪表堂堂的人对抱小孩的妇女毫无感情.他们并不是不识字,他们缺少的不是文化.而是最起码的社会公德。
(5)请把你看漫画后的看法和想法说一说: 1 公共秩序人人都应守、 2个人都应有会公德 3人都应有爱心。:
第三课时
这次习作练习,是看漫画《假文盲》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法。也的任何 一漫画。下提供儿幅漫画:
积累运用二
教学目的:
1、积累不同类型的叠词
2、阅读短文,了解孟德尔和他的遗传学,激发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
3、口语交际练习,了解克隆技术,充分进行想象,同学间互相交流,,
4、以“假如我会克隆”为题,写一篇作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词语积累
1 读一读.看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这些问虽都属叠词,们义打所不同: (1)A B c c:前两排就属这种类型 (2)A A u D;后两排属这种类型。 1.背一背。
可以按不同组成形式分类背一背 阅读短文
1.读文,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 (盂德尔和他的遗传规律)
(1)什么叫“遗传”? (一般指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表现的现象。遗传学[—指遗传物质从亲代传给后代的现象)
(2)引么是“遗传学”?(研究十物遗传与变异规则的科学:是选抒和培育动植物扣微生物优良品种以及研究防治遗传性疾病的理论基础。根据研究的对象、问题和方法,可分人类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
(3)什么是“基因”’(十物体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多数生物的基因由脱氧核糖核酸构成,只有某些病毒基因山核糖核酸组成)
2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是什么 (每两种不同的动植物杂交后,它们的下一代是 样的。当不同动植物品种的统 的新一代再交配时,十一代就不冉是统—的厂,将会发生分离,并按照—定的比例构成不同的形式) 3.孟德尔的研究成果是怎样取得的?(花了亡午时间,耐心地调查研究)“出类拔萃”是引么意思’(指超出一般,多用r形齐品德、才能)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这次㈠语交际以“假如我会克隆,我要…—”为题进行?.什么
叫”克隆”?英语音译同,指无忭繁殖系:即从 个祖先通过无性繁殖方式所产生的具有相同遗传性状的一群后代。也指无性繁殖枝术- 2展开想像,把你想克隆什么说给大家听、 (1)克降花草,绿化美化环境:
(2)克隆稀有动物,使这个动物家族兴旺起来。 (3)克隆人体器官,医治疑难病症。
3.互州评议,看谁的想法最奇妙,最有益于人类。 二、习作指导
1.审清习作要求。
这次习作练习,是把口语交际中有关克隆的想像写山来: 2要写清楚克隆什么,为什么要克隆它 3题目可以用 积累·运用三 [教学目的)
1.杜甫的《春夜喜雨》能读会背。
2.读《螳螂捕蝉》懂得做事不能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
3、在口语交际中,了解什么是“辩论”。
4、以书信的形式,写出对母校的美好祝愿和对母校工作的建议。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背古诗 1.范读这首诗。
2.读《春夜喜雨》,了解诗的大意。 (1)读这首诗,利用字典理解词意。 乃:当即、就讲。 潜:悄悄地隐藏。
润物:滋润万物。野径:原野中的小路。 俱:全、都。江船:江上行走的船只。 晓:早晨。 ·
红润处:枝头的花,红润一片。花重:被雨水淋湿后的鲜花饱满沉重。
(2)理解诗的大意。
好雨就像懂得季节,正当春天降临,万物生长的时候,便下了起来。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间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原野中的小路上空一片漆黑,只有那江河中的船上还有一闪一闪的灯光。早晨起来看那成都的花儿,经一夜春雨,显得那么饱满,那么鲜艳。 (3)指导朗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假如我会克隆,我要……”,也可以根据文
章的内容另外拟定题目。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这次门语交际是围绕开卷有益无益进行辩沦。 ],什么是“辩论”’(对不同的观点,双方展开争沦) 2,怎样进行“辩论”?
(1)首先要明确是围绕什么进行辩论的、(开卷有益上益) (2)辩论双方观点要明确。
门)要用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 3.具体做法。
11)围绕辩论的问题,各自发表白己的观点。 (2)根据不同的观点分成两个组。 (3)辩论双方各扦己见.展丌辩论。
(4)辩论后共同进行总结,肯定双方说得有道理的地方,以便对问题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习作指导
这次习作练习是以写信的方式对母校留下良好的祝愿和建议。
1.作文前,可以到母校各个地方走一走,看看还有哪些不如意的事情;luS忆近年来的学校生活,找一找学校或老师没有想到或没有做好的事情;向在校班级的同学了解一下对学校工作的意见:
2挑选一两件重要的事情,想 一想应该怎样解决,为学校出谋划策。
3,给母校的校长或老师写封信,谈谈自己的建议和对母校的良好祝愿。
4、注意书信格式。
第三课时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是—首描写春雨的诗。诗人盼望、喜爱这场春雨,情不自禁地想像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把无限喜悦的心情生动地去达出来。 阅读短文
1、读短文,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
年轻的侍卫官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劝UL吴工不要派兵 进攻楚国,使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成语故事。 2理解文章的内容。
(1)年轻的侍卫宫是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连续在花园里转丁三灭? (2)侍卫官讲在花园里看到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这个故事中都有谁?它们各自都在想什么,(蝉得意、螳螂要捕捉蝉、黄雀想啄食螳螂) (3)蝉、螳螂、黄雀各白面临的危险是什么’ (彼此残杀、 被弹弓打中)说明它们谁也逃脱不了危险的命运。 (4)“吴于听了这话,恍然大悟”中的“恍然大悟”是什么
意思?(一下子全明白厂或觉悟过来)吴工明白了什么’(这—·仗 有可能打败,伤了吴国的元气;即使打败了楚国,还面临其他国 家的威胁c多行不义必自毙,万一别的国家联合起来,吴国有可 能被消灭。即使别国不攻打吴国,战争将给本国人民带来灾难, 就会遭到本国百姓的反对,国家政权就稳定不了。只看见眼前利 益不顾后患是不行的)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做仟何事不能只看见眼前利益 不顾后患.要汲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教训)
写作文
积累·运用四
(教学目的)
1.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读背谚语。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培养想象能力。 3.以‘‘难忘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4.学习做社会调查: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
1.读一读,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谚语)
什么是谚语呢?谚语是熟语的一种。它是群众中广泛流传的
现成的语句。多数是人民群众长期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用简单
通俗的话表达出深刻的道理 2.了解谚语的大意。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绝:全然,绝对。躬:自身,亲自。终:到底
这句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到底浮浅,绝对知道这个 事得亲自体验,亲身去做。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渠:人工开凿的水道,这里指河。许:称赞。为:是因为 大意是:为什么河里的水这么清呢?是因为有源头的活水
(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4)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5)不畏浮云遮望服,只缘身在最高层。 畏:怕。缘:文言连词,因为。 3.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问答问题 1、读短文,弄清主要内容。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主号官选十的那幅画妙在哪里? ①根据题门展开思路。
题目是“踏花归去马蹄香”,作者的思路是:马蹄为什么香?那是因为踏花的结果。谁最喜欢花香,蜜蜂、蝴蝶—类。 ①构思巧妙。
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翩翩起舞,蝴蝶追逐的不是马
蹄,而是马蹄的香味,马蹄十的香味能引得几只蝴蝶追逐,足见味之香。作者之所以选蝴蝶没有选蜜蜂,—个是田为蝴蝶比蜜蜂十个子大些,看得更清楚,一个是因为蝴蝶给人美的感受:画蝴蝶 既突出了重点——香,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2)你还见到过像这样构思奇妙的画吗?和同学们交流一 下。
像这样构思奇妙的画很多,比如《深山藏古寺》、{野渡无人 舟自横》,作者的构思都是妙不可占。 ①野渡无人舟白横:
宋朝有‘个画院,有一次考画师,出的题日是:{野渡无人
舟白横》。意思是:旷野渡口处的摆渡船,因为没有滚河的人和 艄公,那只船只好横着漂浮在河面上。
考生们都在“横”字上动脑筋,在“无人”亡想办法。有的
人画——只无篷的空船系在岸边树桩上;有的入画一只大船直直地
横在河中央……只有 个人画的与众不同:他画了一只麻雀,正 招呼那只在船篷上的麻雀下来啄食。结果这个考生被录取了。 ②深山藏占寺。
宋代画院要考画家,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占寺)。
第二课时
一、习作指导。 1、明确要求。 2、选材要新。 3、内容要求。 4、写后认真修改。 第三课时
根据内容写作
积累 运用五
教学目的
1、 认识对联。了解对联的特点。2、 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对联的特点。3、 学习怎样演讲,进行口语交际4、 根据要求写作文。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读一读,背一背。1、 了解对联的特点。2、 读背对联。2、 阅读课文。
1、 阅读短文,课文讲了哪两个故事。2、 说说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及明白的道理。3、 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1、 口语交际。
1、 什么是演讲?2、 怎样演讲?3、 练习当众演讲。2、 习作指导。1、 明确要求。2、 表达形式。3、 注意事项。
第三课时
习作练习
板书要求及写作
积累 运用六
教学目的:
1、 了解古文内容。
2、 阅读短文,教育学生凭自己的努力得到真正本事才是真实的
高度。3、 口语交际
4、 给外地的亲友或小朋友写一封信。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读一读,背一背。
1、 教师范读三个古文片段。2、 学生自读。3、 全班讨论。4、 练习背诵2、 阅读课文。
1、 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 自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3、 全班讨论。
1、 口语交际2、 习作指导。1、 审清题意。2、 书信格式3、 信封格式。
第二、三课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