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华工网院结构力学随堂练习答案

华工网院结构力学随堂练习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华工网院结构力学随堂练习答案

结构力学随堂练习

1. 在图示体系中,视为多余联系的三根链杆应是:( C ) A.5、6、9 B.5、6、7 C.3、6、8 D.1、6、7。

2. 联结三个刚片的铰结点,相当的约束个数

为:( C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 图示体系为:( B )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B.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2 / 52

C.几何常变 D.几何瞬变

4. 图示体系为:( A ) 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B.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C.几何常变 D.几何瞬变

问题解析:

5. 图示体系是:( B ) A.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B.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 3 / 52

C.几何可变体系 D.瞬变体系

6. 图示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其多余联系数目为:( D ) A.1 B.2 C.3 D.4

7. 图示体系内部几何组成分析的正确结论是:( D )

A.几何不变且有两个多余联系 B.几何不变且有一个多余联系 C.几何不变且无多余联系

4 / 52

D.几何瞬变体系

8. 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B.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C.瞬变体系 D.常变体系

9. 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B.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C.瞬变体系 D.常变体系

5 / 52

C A ()()

10.

图示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 × )

11.

图示体系按三刚片法则分析,何瞬变体系。( × )

12.

图示体系为几何瞬变。( ×

6 / 52

三铰共线,)

故为几

13. 在图示体系中,去掉其中任意两根支座链杆后,所余下部分都是几何不变的。( × )

14.

图示体系为几何可变体系。

15.

图示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

7 / 52

× × ()()

16.

图示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 × )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计]

1. 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时,会产生:(C A.内力 B.应力 C.刚体位移 D.变形。

2. 静定结构有变温时:( C ) A.无变形,无位移,无内力 B.有变形,有位移,有内力 C.有变形,有位移,无内力

8 / 52

D.无变形,有位移,无内力。

3. 图示两桁架结构杆AB的内力分别记为和。则二者关系为:( C )

A.N1>N2 B.N14. 图示结构在所示荷载作用下,其A支座的竖向反力与B支座的反力相比为:(B )

A.前者大于后者 B.二者相等,方向相同 C.前者小于后者 D.二者相等,方向相反

9 / 52

5. 在静定结构中,除荷载外,其它因素如温度改变,支座移动等,( :C ) A.均会引起内力 B.均不引起位移 C.均不引起内力

D.对内力和变形没有影响。

6. 图示结构CD杆的内力是: ( B )

A.0 B.P C.-P/2 D.P/2

7. 图示结构截面A的弯矩(以下侧受拉为正)是:( B )

10 / 52

A.m B.-m C.-2m D.0

8. 图示结构杆BC的轴力NBC是:( B

A.P/2 B.-P C.2P D.P 9.

图示桁架由于制造误差AB杆短了3cm,装配后AB杆将被拉长。( × )

11 / 52

10.

图示梁上的荷载P将使CD杆产生内力。( × )

11.

图示拱在荷载作用下,NDE为30kN。( × )

12 / 52

12.

图示结构BC杆B端弯矩(下边受拉为正)MBC=ql2/2。( × )

13.

图示结构中的反力H=2kN。(

第四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13 / 52

)×

1. 图示梁上,先加P1,A、B两点挠度分别为⊿1、⊿2,再加P2,挠度分别增加⊿1’ 和⊿2’,

则P1做的总功为:( D )A. P1⊿1/2

B. P1(⊿1+⊿1’)/2 C. P1(⊿1+⊿1’) D. P1⊿1/2+ P1⊿1’

2. 按虚力原理所建立的虚功方程等价于:( D ) A.静力方程 B.物理方程 C.平衡方程 D.几何方程。

3. 导出单位荷载法的原理:( B ) A.虚位移原理 B.虚力原理 C.叠加原理

14 / 52

D.静力平衡条件。

4. 图示伸臂粱,温度升高t1>t2,则C点和D点的位移:( D )

A.都向下 B.都向上

C.C点向上,D点向下 D.C点向下,D点向上

5. 图示梁A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C )

A.Pl3/(24EI) B.Pl3/(16EI) C.5Pl3/(96EI) D. 5Pl3/(48EI) 6.

15 / 52

图示刚架B点水平位移△BH为:( B )

7. 求图示梁铰C左侧截面的转角时,其虚拟状态应取( C )

8. 图示刚架,EI=常数,各杆长为l,A截面的转角为:( A )

A.ql3/(24EI)(顺时针) B.ql3/(6EI)( 顺时针) C.ql3/(48EI)(顺时针) D.ql3/(12EI)(顺时针)

16 / 52

9. 图示结构EI=常数,C点的水平位移(←)为: ( D )

A.180/(EI) B.220/(EI) C.360/(EI)

D.640/(EI)

10. 图示组合结构,若CD杆(EA=常数)制造时做短了⊿,则E点的竖向位移为:( A )

A.向上 B.向下 C.等于零

17 / 52

D.不定,取决于杆CD的EA值

11. 图示结构(EI=常数),F截面转角(以顺时针为正)为: ( A )

A. qa3/3EI B.-qa3/3EI C. qa2/EI D.-qa2/EI

12.

图示结构各杆温度均匀升高t度,且已知EI和EA均为常数,线膨胀系数为α,则D点的竖向向下位移⊿DV为:( B ) A.-ata

18 / 52

B.ata C.0 D.2ata

13.

图示简支梁,当P1=1,P2=0时,1点的挠度为0.0165l3/EI,2点挠度为0.0077l3/EI。当P1=0,P2=1时,则1点的挠度为0.021l3/EI。( × )

14.

图示梁AB在所示荷载作用下的M图面积为ql3/3。( × )

19 / 52

15.

图示桁架中,杆CD加工后比原尺寸短一些,装配后B点将向右移动。( × )

16.

图示结构中B点的挠度不等于零。( × )

17. 图示结构

A截面的转角为φ

20 / 52

A=Pa2/2EI( × )

18.

图示混合结构,在荷载作用下,D点的竖向位移⊿DV=0。( × )

第五章 力 法

1. 力法方程是沿基本未知量方向的:( C ) A.力的平衡方程 B.位移为零方程 C.位移协调方程

D.力的平衡及位移为零方程。

21 / 52

2. 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各杆的刚度应为:( D ) A.均用相对值 B.均必须用绝对值

C.内力计算用绝对值,位移计算用相对值 D.内力计算可用相对值,位移计算须用绝对值。

3. 图示对称结构EI=常数,中点截面C及AB杆内力应满足:( C )。

A.M ≠ 0,Q = 0,N ≠ 0,NA B≠ 0 B.M = 0,Q ≠ 0,N = 0,NAB ≠ 0 C.M = 0,Q ≠ 0,N = 0,NAB = 0 D.M ≠ 0,Q ≠ 0,N = 0,NAB = 0

4.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B )

22 / 52

A.5次 B.8次 C.12次 D.7次 5.

图中取A的竖向和水平支座反力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X1 (向上)和X2 (向左),则柔度系数:( D )

A.δ11>0, δ22<0 B.δ11<0, δ22>0 C.δ11<0, δ22<0

23 / 52

D.δ11>0, δ22>0

6. 图a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 :A )

A.图b B.图c

C.图d D.都不对

7. 图示结构EI=常数,在给定荷载作用下,QAB为:( C )

A.-10kN B.0 C.5kN

24 / 52

D.-5kN 8.

图示梁用力法计算时,计算最简单的基本体系为图:( B )

9. 图a结构,取图b为力法基本体系,EI=常数,?1为:( A )

A.8l3/3EI B.2l3/EI

25 / 52

C.3l3/EI D.7l3/3EI 10.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4。( × )

11. 在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EI的绝对值大小有关。( × ) 12.

图b所示结构可作图a所示结构的基本体系。( × )

26 / 52

13.

图示桁架各杆EA相同,C点受水平荷载P作用,则AB杆内力NAB=P/2。( × )

14.

图示结构,设温升t1>t2,则支座反力RA与RC方向向上,而RB必须向下。( × )

27 / 52

15.

图a所示结构的图如图b所示。( × )

16.

图示对称桁架,各杆EA,l相同,( × )

28 / 52

EI=常数。NAB=P/2。

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第六章 位移法

1.

在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系数γij代表:( B ) A.Zj=1时,在附加约束i处产生的约束力 B.只有Zj时,由于Zj=1在附加约束i处产生的约束力

C.Zj=1在附加j处产生的约束力

D.只有Zi时,由于Zi=1在附加约束j处产生的约束力

2. 图示结构用位移法求解时,未知数个数为:( C )

A.4 B.3 C.2

29 / 52

D.1

3. 在常用超静定杆系结构中,不能用位移法求解的结构是:( D ) A.桁架 B.拱 C.组合结构 D.均可求解。

4.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和线位移未知数数目分别为:( C )

A.3,3 B.4,3

C.4,2 D.3,2

5.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内力时,基本未知量数目为:( A )

30 / 52

A.1 B.2 C.3 D.4

6. 用位移法计数图示结构的基本未知数数目是:( D )

A.4 B.5 C.6 D.7

7. 计算刚架时,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 B ) A.超静定铰结体系 B.单跨超静定梁的集合体 C.单跨静定梁的集合体 D.静定刚架。 8.

31 / 52

图(a)对称结构可简化为图(b)来计算。( × )

9.

图示结构横梁无弯曲变形,故其上无弯矩。( × )

10. 位移法未知量的数目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有关。( × )

问题解析:

32 / 52

11. 位移法的典型方程与力法的典型方程一样,都是变形谐调方程。 (×)

12. 用位移法可以计算超静定结构,也可以计算静定结构。 (×) 13.

图b为图a用位移法求解时的基本体系和基本未知量Z1,Z2,其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R1P=0,R2P=P。( × )

14.

图示结构a用位移法求解时,3图应如图b形状。( × )

33 / 52

15.

图示结构用位移法求解时,Z1=Pl3/30EI(→)。( × )

16.

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得AB杆轴力为NAB=21P/16(压)(EI=常数)。( × )

34 / 52

17.

图示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形状是正确的。( × )

第七章 力矩分配法 1. 在力矩分配法的计算中,当放松某个结点时,其余结点所处状态为( )。 (A) 全部放松; (B) 必须全部锁紧; (C) 相邻结点放松; (D) 相邻结点锁紧。 参考答案:D 2. 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弯矩等于( )。 (A) 固端弯矩; (B) 远端弯矩; (C) 不平衡力矩(即约束力矩)乘以分配系数再改变符号; (D) 固端弯矩乘以分配系数。 参考答案:C 35 / 52

3. 等直杆件AB的弯矩传递系数( )。 (A) 与B端支承条件及杆件刚度有关; (B) 只与B端支承条件有关; (C) 与A,B端支承条件有关; (D) 只与A端支承条件有关。 参考答案:B 4. 汇交于某结点各杆端的力矩分配系数之比等于各杆( )。 (A) 线刚度之比; (B) 抗弯刚度之比; (C) 劲度系数(转动刚度)之比; (D) 传递系数之比。 参考答案:C 5. 图示结构汇交于A的各杆件抗弯劲度系数之和为数为( )。 (A) (B) (C) (D) = 4 = 3 = 2 = ////; ; ; 。 ,则AB杆A端的分配系 参考答案:B 6. 图示各结构杆件的E、I、l均相同,上图杆件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与下列哪个图的 劲度系数(转动刚度)相同。( ) 36 / 52

参考答案:C 7. 若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刚架,则结点A 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为( )。 (A)(B) (C) (D) 。 ; ; ; 参考答案:C 8. 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与外来因素(荷载、温度变化等)有关。(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9. 转动刚度(杆端劲度)S只与杆件线刚度和其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 ) 答题: F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0. 力矩分配法仅适用于解无线位移结构。( ) 答题: F对. 错. (已提交) 37 / 52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1. 图示杆AB与CD的EI,l相等,但A端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端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 ) 大于C 答题: 12. 图示连续梁,用力矩分配法求得杆端弯矩。( ) F对. 错. (已提交) 答题: F对. 错. (已提交) 13. 图示刚架可利用力矩分配法求解。( ) 4aa66367337db7F 对. 错. (已提交) 答题: 14. 图示结构给出的力矩分配系数是正确的。EI=常数。( ) 答题:

F对. 错. (已提交) 38 / 52

15.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杆端AC的分配系数=18/29。( ) 答题: F对. 错. (已提交) 第八章 力矩分配法 1. 梁的绝对最大弯矩表示在一定移动荷载作用下( )。 (A) 梁某一截面的最大弯矩; (B) 梁某一截面绝对值最大的弯矩; (C) 当移动荷载处于某一最不利位置时相应的截面弯矩; (D) 梁所有截面最大弯矩中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2. 欲使支座B截面出现弯矩最大值,梁上均布荷载的布局应为( )。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3. 图示结构中截面E弯矩影响线形状为( )。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39 / 52

4. 间接与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的相同与不同之点是( )。 (A) 间接荷载是沿主梁上的纵梁移动; (B) 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不能用静力法绘制; (C) 间接荷载作用下影响线在结点处的竖标与直接荷载作用下的相等;差异是在每一 纵梁范围里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是一条直线; (D) 直接荷载是沿主梁移动。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5. 图示结构影响线已作出如图所示,其中竖标是( )。 (A) P=1在E时,D截面的弯矩值; (B) P=1在C时,E截面的弯矩值; (C) P=1在E时,B截面的弯矩值; (D) P=1在E时,C截面的弯矩值。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6. 当单位荷载P=1在图示简支梁的CB段上移动时,C截面剪力Q的影响线方程为( )。 (A) x/l; (B) -x/l; (C) -( l-x )/l; (D) (l-x )/l。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7. 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C截面的弯矩影响线在C点的纵标为( )。 (A) 0; (B) -3m; (C) -2m; (D) -1m。 40 / 52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8. 图示结构,(A) 0; (B) l; (C) - l; (D) -2.236l/2。 影响线(下侧受拉为正)D处的纵标为( )。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9. 图示结构影响线的AC段纵标不为零。(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0. 影响线是用于解决活载作用下结构的计算问题,它不能用于恒载作用下的计算。 (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1. 图示梁K截面的影响线、影响线形状如图a、b所示。( ) 41 / 52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2. 简支梁跨中C截面弯矩影响线的物理意义是荷载作用在截面C的弯矩图形。 (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3. 静定结构及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影响线都是由直线组成。( ) 参考答案:× 14. 图a中P为静荷载,图b为a中截面C的弯矩影响线,则图a中( )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5. 图示梁的绝对最大弯矩发生在距支座A 6.625 m处。(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6. 用机动法作得图a所示结构影响线如图b。( ) 42 / 52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7. 图示结构的影响线如图b所示。(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8. 图示结构QB左影响线上的最大纵距为-1。(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9. 图a所示桁架的影响线如图b。( ) 参考答案:× 第九章 结构的动力计算 1. 图 示 三 个 主 振 型 形 状 及 其 相 应 的 圆 频 率 ,三 个 频 率 的 关 系 应 为 : A.; 43 / 52

B.C.D.; ; 。 参考答案:A 2. 体 系 的 跨 度 、约 束 、质 点 位 置 不 变 ,下 列 哪 种 情 况 自 振 频 率 最 小 : A.质 量 小 ,刚 度 小 ; B.质 量 大 ,刚 度 大 ; C.质 量 小 ,刚 度 大 ; D.质 量 大 ,刚 度 小 。4aa66367337db7D A. B. C. D. (已提交) 答题: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3. 图 示 下 列 体 系 作 动 力 计 算 时 ,内 力 和 位 移 动 力 系 数 相 同 的 体 系 为 : 参考答案:B 4. 设 直 杆 的 轴 向 变 形 不 计 ,图 示 体 系 的 动 力 自 由 度 为 : 44 / 52

A.1 ; B.2 ; C.3 ; D.4 。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5. 若 要 减 小 受 弯 结 构 的 自 振 频 率 ,则 应 使 : A.EI 增 大 ,m 增 大 ; B.EI 减 少 ,m 减 少 ; C.EI 减 少 ,m 增 大 ; D.EI 增 大 ,m 减 少 。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6. 图 示 体 系 的 自 振 频 率 为 : A.B.C.D.; ; ; 。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7. 图 示 体 系 不 计 阻 尼 的 稳 态 最 大 动 位 移 大 动 力 弯 矩 为 : A.; B.; 45 / 52

,其 最

C.D.; 。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8. 图 示 体 系 设 移 。 为 自 振 频 率 )可 如 下 计 算 稳 态 动 位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9. 动 力 位 移 总 是 要 比 静 力 位 移 大 一 些 。 答题: F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0. 体 系 的 动 力 自 由 度 与 质 点 的 个 数 不 一 定 相 等 。 答题: F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1. 下 图 所 示 动 力 体 系 ,1点 的 位 移 和 弯 矩 的 动 力 系 数 相 46 / 52

同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2. 单 自 由 度 体 系 如 图 ,,需 加 水 平 力 ,欲 使 顶 端 产 生 水 平 位 移 。 ,则 体 系 的 自 振 频 率 参考答案:× 13. 图 a 体 系 的 自 振 频 率 比 图 b 的 小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4. 不 计 阻 尼 时 ,图 示 体 系 的 自 振 频 率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5. 图 示 桁 架 的 自 振 频 率 为 。( 杆 重 不 计 ) 47 / 52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6. 不 计 杆 件 质 量 和 阻 尼 影 响 ,图 示 体 系 (EI = 常 数 )的 运 动 方 程 为 : ,其 中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7. 已 知 图 示 体 系 的 。 ,则 其 振 幅 为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第十章 矩阵位移法 1. 图 示 结 构 ,用 矩 阵 位 移 法 计 算 时 的 未 知 量 数 目 为 : A.9; B.5; C.10; D.6 。 ( )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2. 平 面 杆 件 结 构 一 般 情 况 下 的 单 元 刚 (劲 ) 度 矩 阵 48 / 52

,就 其 性 质 而 言 ,是 : A.非 对 称 、奇 异 矩 阵 ; B.对 称 、奇 异 矩 阵 ; C.对 称 、非 奇 异 矩 阵 ; D.非 对 称 、非 奇 异 矩 阵 。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3. 已 知 图 示 刚 架 各 杆 EI = 常 数 ,当 只 考 虑 弯 曲 变 形 ,且 各 杆 单 元 类 型 相 同 时 , 采 用 先 处 理 法 进 行 结 点 位 移 编 号 ,其 正 确 编 号 是 :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4. 单 元 杆 端 力 列 阵 按 轴 力 、剪 力 、弯 矩 顺 序 排 列 ,杆 端 位 移 列 阵 按 轴 向 线 位 移 、垂 直 轴 线 的 线 位 移 、角 位 移 顺 序 排 列 时 ,则 局 部 坐 标 下 单 元 刚 度 矩 阵 于 : 中 的 等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5. 结 构 刚 度 矩 阵 是 对 称 矩 阵 ,即 有 互 等 定 理 得 到 证 明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这 可 由 位 移 49 / 52

6. 局 部 坐 标 系 单 元 刚 度 矩 阵 度 矩 阵 均 为 对 称 矩 阵 。和 整 体 坐 标 系 单 元 刚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7. 在 刚 度 法 方 程 中 ,当 结 构 刚 度 矩 阵 是 n 阶 方 阵 时 ,不 论 结 构 上 的 荷 载 情 况 如 何 ,结 点 荷 载 列 阵 也 必 须 是 n 阶 列 阵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8. 图 示 梁 结 构 刚 度 矩 阵 的 元 素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9. 图 示 连 续 梁 的 自 由 结 点 位 移 列 阵 合 结 点 荷 载 列 阵 中 元 素 。 ,则 综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0. 图 示 连 续 梁 的 自 由 结 点 位 移 编 号 如 图 所 示 ,则 其 结 构 刚 度 矩 阵 中 的 元 素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1. 已 用 矩 阵 位 移 法 求 得 图 a 所 示 结 构 单 元 ③ 的 杆 端 力 (整 体 坐 标 ) 50 / 52

为 矩 图 为 图 b 。 (单 位 :kN,kN·m),则 单 元 ③ 的 弯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2. 图 示 连 续 梁 的 等 效 结 点 荷 载 列 阵 为 下 式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3. 图 示 连 续 梁 EI = 常 数 ,与 结 点 B 的 角 位 移 对 应 的 等 效 结 点 荷 载 为 零 。 4aa66367337db7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4. 连 续 梁 单 元 的 刚 度 矩 阵 是 奇 异 矩 阵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51 / 52

52 / 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