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4部分,所对应的新课程标准内容是“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和“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活动范围有限,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不足,他们很难举出证明沧海桑田的例子,这就需要教材或教师多提供实例,引导学生开阔视野,该部分重在科学观念教育。对于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也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重点掌握板块基本划分、板块与地壳运动的关系,能利用板块构造学说简要解释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课前预习:
提前一天下发预习学案,学生根据预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记住世界火山、地震的两大分布带,并能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带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4、通过阅读示意图进行演示、模拟等,初步了解海陆地形的形成及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5、通过学习地震知识,增强学生的防震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习重点】
1、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带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2、世界火山、地震的两大分布带 【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40,认识地壳是变动的,并能举例说明.
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能在短期内被人们察觉? 。我国的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________,后来因为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______。
2、有些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在短期内甚至瞬间发生的,如地震和火山。地震和火山是如何改变地表形态的?
3、通过多种信息渠道,收集关于海陆变迁的实例。
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41 ——P43,了解大陆漂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________提出的。说一说他的主要观点。 2、读图2-46了解大陆漂移的过程。
(二)大陆漂移被证实后,必须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会漂移”,地质学家景观长期研究,提出多种学说,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最为著名。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的岩石圈是由________合成的。全球主要有_____板块,其中_____________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______,又包括_____。海洋和陆地的
相对位置是____________的。
4、读图2-55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板块的______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______________,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阅读课本P43 ——P45及图2-56识记世界火山、地震的两大分布带,并能简要说出 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带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读图2-56,找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有哪些,它们与板块运动有何关系?
和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全球现
有________座著名活火山,基本上也都分布在这两大地带。
火山国是 ,该国多火山的原因是 。
教学设计:
教学导入:通过“云南石林”图片引入,激发兴趣,引起求知欲。 教学过程:
活动一:出示喜马拉雅山脉海洋生物化石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地壳的变化。 引导语:地球形态处于永不停歇的运动与变化中,今天地球上的地表形态仅仅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面貌的一个小小片段,你知道哪些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地表形态在变化?
分小组讨论,结合课前收集的信息,简要分类,并完成活动题。 活动二:了解大陆漂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一)此环节采用案例探究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阅读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寻找证据论证。
教师展示投影图片—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图,
引导思考: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中陆地上,也不会飞,按理说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同学们能否解释一下,它们为什么会分布在大西洋两岸的同纬度地区呢?
1、说一说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 2、读图2-46了解大陆漂移的过程。
(二)大陆漂移被证实后,必须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会漂移”,地质学家景观长期研究,提出多种学说,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最为著名。
这部分是重点内容,要通过读图和活动,记忆板块名称和位置,理解板块运动与世界主要山脉形成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没有名称的六大板块示意图,让学生上台把六大板块的名称拖入相应位置。
3、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4、读图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
活动三:引导学生读图并识记世界火山、地震的两大分布带。
过渡语:引起海陆变迁的地壳运动过程中,地球内部会以地震和火山喷发等形式释放巨大的能量,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全球分布有500座活火山。那你了解火山和地震吗?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呢?请读图,找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有哪些,它们与板块运动有何关系?
哪个国家是火山国,该国多火山的原因是什么。 拓展延伸:
1、强烈的地震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阅读活动内容,了解地震的危害,并通过漫画,学习地震发生时,哪些是正确的自我保护应急措施。
2、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预测或解释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①东非大裂谷 ②红海 ③大西洋 ④大洋中脊 ⑤海沟与弧形群岛。 3、为什么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系统总结:
【学习效果诊断】按照“一个知识,一个诊断”的思路,分别设计对应性和变式性的诊断题组,难度符合课标或中考要求,内容涵盖所有知识点,题型合理,基础性和拓展性内容比例符合4:1的要求。满分20分。
1、能说明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成语是 ( )
A、翻天覆地 B、日新月异 C、历久弥新 D、沧海桑田 根据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回答2~3题。 2、“大陆漂移假说”提出的依据之一是( ) A、火山、地震都分布在各个大陆的边缘
B、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几乎是吻合的 C、生活在各个大陆的生物几乎相同或相似 D、据观测,红海、大西洋每年都在扩大
3、下列关于今天七大洲、四大洋分布状况的原因,正确的是( ) A、天生如此 B、无法用“大陆漂移假说”来说明
C、今天的海陆分布是从两亿年前的一块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后,缓慢漂移逐渐形成的 D、今天的海陆分布是从两亿年前零散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几块大陆,缓慢漂移逐渐形成的 4、下列由于填海造陆引起的海陆变化的是( ) A、台湾海峡的形成 B、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 C、青藏高原的形成 D、埃及苏伊运河的形成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三个小题
5、关于图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大洲可能曾经是一个整体
B.南美洲东海岸陆地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陆地凹进部分轮廓比较吻合
C.海牛和鸵鸟可以在大西洋之间自由游动和飞翔
D.该发现促进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 6、 图中海牛和鸵鸟的分布说明了( )
A.海牛和鸵鸟都会游泳B.两块大陆被海洋包围着 C.两块陆地的形状相似D.很久以前两块大陆连在一起
7、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板块是固定的,不运动的 B.亚洲和欧洲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 C.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地震
D.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板块,全球共分为11个板块 8、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附近的山脉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 安第斯山脉 9、读“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六大板块的名称:A B C
D E F
(2)太平洋周围的火山地震带就是太平洋板块与_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的火山地震带就是亚欧板块与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
(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