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项痹中医诊疗方案
实施情况及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一、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1)项痹(颈椎病)证型分布:
2012年我科采用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辨证论治,收治颈椎病患者206例,其中风寒湿型30例、气滞血瘀型55例、痰湿阻络型21例、肝肾不足型51例、气血亏虚型49例,总有效率97.8%。
2)符合优势病种的206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如下:1、采用手法治疗者178例,应用率86.4%;
2、采用牵引治疗124例,应用率65%;此种治疗方法适用于颈椎椎间孔分离试验阴性者,分离试验阳性者应当禁用颈椎牵引。椎间孔分离试验阳性者可能存在:神经根水肿造成椎间孔内组织粘连,行椎间孔分离试验可能会出现粘连组织牵拉神经根,使症状加重;局部骨赘的挤压,可使得椎间孔分离试验加重骨赘对神经根的刺激或挤压。
3、采用针灸治疗183例,应用率88%;
4、采用中药离子导入92例,应用率41.4%; 5、采用辨证口服中药汤剂者102例,应用率86.8%。 3)应用情况分析:
2012年版项痹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可基本覆盖所有的临床证型,多种治疗方法也得到临床广泛使用,患者接受度高,说明诊疗方案贴近临床实际需要,可操作性比较强。但临床当中仍有少量病例无法完全纳入临床诊疗方案的证型当中,在临床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多数也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1-
二、临床疗效评价与分析 1)临床疗效评判标准
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 好转:原有各型病症减轻,肢体功能改善。 未愈:症状未见改善。 2)治疗结果
治愈:122例,好转:79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97.8%。3)疗效分析
项痹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在治疗上应坚持非手术为主的原则,尤其要发挥中医传统疗法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的优势,只有通过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而又影响工作和生活者方可考虑
手术。但必须指出,颈椎病临床症状众多,中西医分型较多,有的治疗效果不佳。我科医师的感触有两点:一、中医治疗项痹,重视辨证施治,坚持个体化治疗原则,在项痹治疗上,通过辩证运用口服中药,活血通络,使血管扩张,充血减轻,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以达满意效果;二、运用其他中医特色疗法,如穴位注射、理疗、中药熏洗等在项痹治疗上,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三、方案优化:
我们通过2012年度优势病种的应用情况及临床疗效分析,对优势病种进行了优化,优化方案如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