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中考考纲】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思维导图】 悄悄变化 的我 青春的邀约 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产生 直面矛盾心理 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思想使我们强大 发展独立思维 悦纳生理变化 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对我们的影响 如何正确对待正常的生理变化? 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 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 如何理解思维的独立?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培养批判精神 思维的批判性有什么表现? 思维的批判性的作用 如何进行批判? 青春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开发创造潜力 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 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 社会实践有什么意义? 【知识整合】 (一)悄悄变化的我 1.悦纳生理变化
(1)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哪些?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有时, 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
- .可修编 .
- -
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3)如何正确对待正常的生理变化?
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③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4)青春的我们怎样追求美?
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在美。 2.直面矛盾心理:
⑴哪些青春的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⑵怎样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⑶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①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可以通过培养兴 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发展独立思维
⑴除了生理发育,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还有什么?表现为?
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⑵如何理解思维的独立?
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2.培养批判精神
⑴思维的批判性有什么表现?
①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②敢于表达不同观点;③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④敢于向权威挑战。
⑵思维的批判性有什么作用?
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能调动我们的经验;③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④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⑶如何进行批判?
①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②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3.开发创造潜力
⑴为什么青春蕴含着无限的创造潜力?
①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它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②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⑵创造存在哪里?
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⑶作为青春一代,我们应该怎样创造?
①我们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 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我们也会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 创造者。②创造离不开实践。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 智
- .可修编 .
- -
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易错点拨】
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的区别:
⑴青春期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⑵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等。 2.怎样看待生理变化?
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 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
3.如何辩证看待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4.思维批判性,不等于对所有事情说“不”,而是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5.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典型例题】
1.(2015年·省)诗人席慕容的《青春》写道:“青春是握在手里的细沙,不知不觉已然漏去,青春是天上的一颗流星,虽然美丽却瞬间逝去,青春是幸福留下的阵阵香气,想要珍惜它已离去。”这诗句告诉青少年( )
A.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享乐不要留下遗憾 B. 青春是矛盾的,要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 C.青春是喜悦的,不要因烦恼感到悲观失望 D.青春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创造美好人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感受青春”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对青春的态度,本题难度适中。本题以“席慕容的《青春》”为背景,告诉学生,青春是细沙、流星、是幸福的香气,启示学生,在感受青春美好的同时,懂得珍惜青春,做青春的主人,所以D 表述符合题意;青春是美好的,是人生的转折期,是人生事业的奠基期,我们应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而不是尽情享乐,所以A 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B、C 表述正确但与本题无关,应排除。故选D。
2.(2016·中考)下列对青春期出现的心理矛盾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极不正常的现象,必须重视
B.它是无法克服与缓解的,只能学会承受、任其发展 C.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不需要调控 D.只要勇于正视、认真分析、乐观对待,是可以解决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青春的心理矛盾正确认识”这一知识点,A、B、C本身说法是错误的,因为A说心理矛盾是极不正常的现象;B观点说心理矛盾是无法克服与缓解;C观点是心理矛盾不需要调控的,是错误的。而D说只要勇于正视、认真分析、乐观对待,心理矛盾是可以解决的。故选D。
- .可修编 .
- -
第二课 青春的心弦 【中考考纲】
1.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2.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思维导图】 男生 女生 青春 的心弦 优势互补 男生女生应如何相处? 与异性朋友相处有什么意义? 异性朋友 如何与异性相处? 青春萌动 异性情感 他和她 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有什么作用? 青春期男生女生各自的特点 如何做到优势互补? 出现异性情感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如何对待异性情感?
如何正确理解爱情? 【知识整合】 (一)男生女生 1.我与她:
⑴在青春期,男女生在哪些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到了青春期,男生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同时,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 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⑵对于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我们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对于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我们应平静而欣然地接受。 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性别角色?
①在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有时我们也会这样认识自己,认识身边的同学、朋友。②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③但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④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 .可修编 .
- -
2.优势互补:
⑴为什么我们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这样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⑵怎样正确认识不同性别的个体差别?
不同性别的个体虽然有差别,但是我们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
⑶男生女生应如何相处?
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青春萌动 1.异性朋友
⑴什么是青春心理萌动?表现有哪些?
①步人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②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⑵与异性交往有什么意义?
①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②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⑶如何与异性交往?
与异性交往要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2.异性情感
⑴怎样正确认识异性情感?
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⑵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异性情感当作真正的爱情?
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 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⑶如何正确理解爱情?
①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②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③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易错点拨】
1.性别与性别特征:
性别,在人类生活中指男女两性的区别。
男女性别特征既表现在生理上,也表现在心理和社会行为上。 2.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
3.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做到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4.异性情感不等于爱情:
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 【典型例题】 (2016·)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时常迷茫烦恼,甚至有时自己都不认识自己。现在请你静心思考,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青春期生理上的巨变也会造成心理上的波动
- .可修编 .
- -
②正确看待青春期的萌动心理,坚持正确的男女同学交往原则
③青春期要通过自我评价、比较评价、他人评价等方式来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④青春期的我们已经完全独立,不再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自我评价以及青春萌动等知识。根据题意,观点正确的是①、②、③,而④观点中“我们已经完全独立;不再需要父母和教师的帮助”是错误的。故答案选B。
【典型例题】 (2015·)“异性效应”表现为有异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主要启示,男女交往有利于双方( )
A.解决心理矛盾 B.抵制不良诱惑 C.消除个性差别 D.促进身心健康 【答案】D
【解析】此题男女同学交往的认识,男女同学交往的意义等,根据教材的容,男女同学交往可以优势互补,有利于身心健康。故此,根据题意,正确答案是D。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中考考纲】
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2.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3.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思维导图】 青春 的证明 青春飞扬
飞翔的力量 如何做到自强?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行己有耻 青春有格 止于至善 - .可修编 .
青春的渴望 成长的渴望 我们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如何提高辨别“耻” 的能力?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 -
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知识整合】
(一)青春飞扬 1.成长的渴望
⑴青春的我们渴望什么?
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⑵为什么青春的探究不会停止?
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 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 路。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 2.飞翔的力量
⑴自信的人有什么表现?自信有什么作用?
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自信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⑵自强有哪些重要容?如何做到自强?
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容。做到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二)青春有格 1.行己有耻
⑴什么是“行己有耻。”?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⑵如何提高辨别“耻”能力?
①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②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③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⑶如何理解“行己有耻”?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①“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②“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⑷怎样增强自控力?
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③加强自我监控。 2.止于至善
⑴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②“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 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 .可修编 .
- -
⑵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 “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⑶好的榜样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①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⑷怎样才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易错点拨】
1.自信是自身力量的肯定。但自信并不能自负,更不能自卑。 2.自强与自信有关: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3.“行己有耻”对自己的行为有监督作用: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 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4.“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 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典型例题】 (2015·)卫视真人秀节目《归来》,客观地反映了一些留守儿童因情感缺失,变得自卑、霸道、暴力、花钱大手大脚、沉迷网络等生活现状。你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正确建议是( ) A.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坚决远离网络 B.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做自尊的人 C.培养自立和自负的品质,提高人格魅力 D.要做一个自爱的人,拒绝参加任何活动 【答案】B
【解析】此题目的在考查学生对自尊的认识。根据教材的知识,题目中的留守儿童应该培养良好的心理 品德,正确对待网络,做到趋利避害,所以A观点是绝对的,是错误的;应该告别自卑,树立信心、自尊心,其中自负是不良的心理品质,所以C观点是错误的;D中拒绝参加任何活动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B。 【典型例题】 (2016·)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增强发展的信心很重要。下列名言警句能鼓舞我们信心的有( )
①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③人心齐,泰山移 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目的在考查学生对自信的理解。根据教材的知识,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自信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的意思是,别以为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不要以为只有你行,也有比你更强的。显然与题目的意思不符合。故选C.
- .可修编 .
- -
- .可修编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