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7-2010年新课标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分类精编2-常用逻辑用语

2007-2010年新课标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分类精编2-常用逻辑用语

来源:爱go旅游网
2007年-2010年新课标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分类精编

第2部分-常用逻辑用语

一、选择题

1.( 2010年陕西理9).对于数列{a n},“a n+1>∣a n∣(n=1,2…)”是“{a n}为递增数列”的【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来源:学+科+网] (C) 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解析】当an1an(n1,2,)时,∵anan,∴an1an,∴an为递增数列.当an为递增数列时,若该数列为2,0,1,则由a2a1不成立,即知:an1an(n1,2,)不一定成立. 故综上知,“an1an(n1,2,)”是“an为递增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B. 2.(2010年全国理5)已知命题p1:函数y2x2x在R为增函数,

p2:函数y2x2x在R为减函数,

则在命题q1:p1p2,q2:p1p2,q3:p1p2和q4:p1p2中,真命题是 (A)q1,q3 (B)q2,q3 (C)q1,q4 (D)q2,q4 【答案】C 解析:易知p1是真命题,而对p2:y2ln2当x[0,)时,2xx11xln2ln2(2), xx221,又ln20,所以y0,函数单调递增;同理得当x(,0)时,函数单2x调递减,故p2是假命题.由此可知,q1真,q2假,q3假,q4真.

另解:对p2的真假可以取特殊值来判断,如取x11x22,得y1517y2;取24x31x42,得y3517y4即可得到p2是假命题,下略. 243.(2010年天津理3)命题“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 (A)若fx是偶函数,则fx是偶函数 (B)若fx是奇数,则fx不是奇函数 (C)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 (D)若fx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答案】B【解析】因为一个命题的否命题是只对其结论进行否定,所以选B。 【命题意图】本小题考查简易逻辑中的否命题的写法,属基础题。

4(2010年北京理6)若a,b是非零向量,“a⊥b”是“函数f(x)(xab)(xba)为一次函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f(x)(xab)(xba)(ab)x2(ba)xab22,如ab,则有ab0,如果同时有

ba,

则函数恒为0,不是一次函数,因此不充分,而如果f(x)为一次函数,则ab0,因此可得ab,故该条件必要B。

5. 2010年(湖南理2)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xR,2x1>0 B.xN,x1>0[

2C.xR,lgx<1 D.xR,tanx2 【答案】B【解析】对于B选项x=1时,x1=0,故选B. 6.( 2010年广东理5)“m212”是“一元二次方程xxm0”有实数解的 4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充分必要条件 C.必要非充分条件 D.非充分必要条件

2【答案】A.由xxm0知,(x)12214m10m. 447.(2010年山东理9)设{an}是等比数列,则“a1<a2<a3”是数列{an}是递增数列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解析】若已知a11,且a1>0,所以数列an是递增数列;反之,若数列an是递增数列,则公比q>1且a1>0,所以a1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等比数列及充分必要条件的基础知识,属保分题。 8.( 2010年辽宁理11)已知a>0,则x0满足关于x的方程ax=6的充要条件是 (A)xR,1212112axbxax0bx0 (B) xR,ax2bxax0bx0 222212121212(C) xR,axbxax0bx0 (D) xR,axbxax0bx0

2222【答案】C

9.(2010年浙江理4)设0<x<21”是“xsinx<1”的 ,则“xsinx<2(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因为0<x<

π,所以sinx<1,故xsin2x<xsinx,结合xsin2x与xsinx的取值范围相同,可知答案2选B,本题主要考察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以及转化思想和处理不等关系的能力,属中档题

10.( 2010年上海理15)“x2k4kZ”是“tanx1”成立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 A )解析:tan(2k所以不必要

11.(2009年陕西理7)“mn0”是“方程mx2ny2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解析:mn0说明ba0

12.(2009年海南理5)有四个关于三角函数的命题:

4)tan41,所以充分;但反之不成立,如tan51, 4p1:xR, sin2p3: x0,,其中假命题的是

x12x+cos= p2: x、yR, sin(x-y)=sinx-siny 2221cos2x=sinx p4: sinx=cosyx+y=

22(A)p1,p4 (B)p2,p4 (3)p1,p3 (4)p2,p4 解析:p1:xR, sin2x12x+cos=是假命题;p2是真命题,如x=y=0时成立;p3是真命题,

222x0,,sinx0,1cos2xsin2xsinxsinx=sinx;p4是假命题,2如x=2,y=2时,sinx=cosy,但x+y2。选A.

x013.(2009年天津理3)命题“存在x0R,20”的否定是

(A)不存在x0R, 20>0 (B)存在x0R, 2xxx00

x(C)对任意的xR, 20 (D)对任意的xR, 2>0 【考点定位】本小考查四种命题的改写,基础题。 解析:由题否定即“不存在x0R,使2x00”,故选择D。

14.(2009年安徽理4)下列选项中,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是 (A)p:ac>b+d , q:a>b且c>d

(B)p:a>1,b>1 q:f(x)axb(a0,且a1)的图像不过第二象限

2(C)p: x=1, q:xx

(D)p:a>1, q: f(x)logax(a0,且a1)在(0,)上为增函数 [解析]:由a>b且c>dac>b+d,而由ac>b+d a>b且c>d,可举反例。选A 15.(2009年浙江理2)已知a,b是实数,则“a0且b0”是“ab0且ab0”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C 【解析】对于“a0且b0”可以推出“ab0且ab0”,反之也是成立的

“2a2”16.(2009年上海理15)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xax10有虚根”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a2”【答案】A【解析】△=a-4<0时,-2<a<2,因为是“-2<a<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A。

17.(2008年海南理8)平面向量a,b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A.a,b方向相同 B.a,b两向量中至少有一个为零向量

C.∃R,ba D.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1,2,1a2b0 解:注意零向量和任意向量共线。D

18.(2008年广东理6)已知命题p: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p)q

B.pq

C.(p)(q)

D.(p)(q)

2【解析】只有(p)(q)为真命题D

19.(2008年上海理13) 给定空间中的直线l及平面,条件“直线l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都垂直”是“直线l与平面垂直”的( )条件

A.充要 B.充分非必要 C.必要非充分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 【答案】C【解析】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平行直线垂直,但该直线未必与平面垂直, 即充分性不成立;

20.(2007年海南理1)已知命题p:xR,sinx≤1,则( ) A.p:xR,sinx≥1 C.p:xR,sinx1

B.p:xR,sinx≥1 D.p:xR,sinx1

【答案】:C【分析】:p是对p的否定,故有:xR,sinx1. 21.(2007年山东理7 )命题“对任意的xR,xx10”的否定是 (A)不存在xR,xx10 (B)存在xR,xx10 (C)存在xR,xx10 (D)对任意的xR,xx10 【答案】:C【分析】:注意两点:1)全称命题变为特称命题;2)只对结论进行否定。 22.(2007年山东理9 ) 下列各小题中,p是q的充要条件的是

2(1)p:m2或m6;q:yxmxm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3232323232(2)p:f(x)1; q:yf(x)是偶函数。 f(x)tan。(4)p:ABA; q:CUBCUA。

(3)p:coscos; q:tan(A)(1),(2) (B) (2),(3) (C)(3),(4) (D) (1),(4) 【答案】: D.【分析】:(2)由

f(x)1可得f(x)f(x),但yf(x)的定义域不一定关于原点对f(x)称;(3)是tantan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

1. (2010年安徽理11)命题“对任何xR,x2x43”的否定是________。 【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