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免疫调节说课稿

免疫调节说课稿

来源:爱go旅游网
免疫调节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免疫调节,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免疫调节 》是高中生物教材第3册第2章第4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神经-体液调节,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 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② 简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关系。 ③ 概述绵羊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① 进行分析﹑类比和归纳。 ② 进行释图和绘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四、说教法:

自学﹑讨论﹑引导法。

微型讨论教学法(学生主体发言) 演示法(课件演示) 五、说学法:

学生阅读自学和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4分钟)

前面学习了有关神经-体液调节的内容,知道这两种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非常重要,事实上,还一种调节对稳态十分重要---免疫调节。接下来以一段艾滋病的视频材料展开新课,这样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问题的探讨和视频的观看,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能顺利的开展。

3.教授新课:(35分钟)

在教授新课时,注重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导入,让学生明白,免疫系统受损会引发艾滋病,从而提出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此时,学生会回忆起初中所学的三道防线,这时,教师要学生们讨论三道防线的特点和区别,通过不断的讨论,学生便可以轻松的掌握三道防线的内容。尤其是第一和第二道,而第三道又可以把视频的内容结合起来,艾滋病会导致T细胞的大量减少,人体会患各种疾病,使学生知道,第三道防线更复杂需要深入的研究,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底三道防线,也就是特异性免疫。

这时,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特异性免疫的进行,需要什么结构基础吗?从而引出了免疫系统的组成,有三部分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等等)。

接下来便让学生先看一段视频课件,并在学生看的同时,教师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带着问题看课件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在看完课件后让学生们带着问题继续阅读课本37页,然后学生讨论得出第三道防线有两种途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并能够描述两种方式的过程和机制,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这样一步步引人,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事物一份为二,教师此时举出生活中的过敏反应,并介绍过敏反应的肌理,使学生对过敏有个清晰的认识。接着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免疫是不是越强越好,从而告诉学生,免疫并不越强越好。

讲述完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进一步讨论免疫系统的其他功能,如监控和清除功能。

最后简单介绍下免疫学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不算很难,可以参照课本39页的资料分析来讲述。

3.课堂小结:(2-3分钟)

由于这接内容多而杂,尤其是体液免疫和细免疫免是个重点和难点,讲完新课以后,教师要求学生列表归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

4.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 (一)免疫的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皮肤、粘膜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二)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三)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四)免疫的防御功能 1.抗原

概念

特点 异物性 大分子性 特异性

2.抗体

概念

本质 球蛋白

分布 组织液,血清及外分泌液

3.体液免疫

感应阶段 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的阶段

反应阶段 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转化和增殖的阶段 效应阶段 效应免疫细胞的细胞作用和产物释出的阶段

4. 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

形成效应T细胞,反应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T细胞成为记忆细胞

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

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淋巴因子效应T细胞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

(五)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六) 免疫系统疾病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过敏反应

(七) 免疫学的应用

疫苗的发明和应用

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检测组织中的抗原

器官移植。组织相溶性抗原(HLA)要达到50%以上

5.布置作业:

针对本节内容多而杂,所以布置以下作业:写一篇关于艾滋病的论文,列表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完成课本后的练习。 七、说小结:

由于是新课标,跟以往的教材不一样,所以在教学中有所变化。

首先,在内容上,在讲述的时候,适当的增和减是必然的,新课标注重两种免疫方式的介绍,艾滋病的理解,器官移植的介绍,这部分内容重点讲述,其他的可以粗略的讲解。 其次,在上,新课标注重理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在讲授时,逐步的引导,而不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

最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从艾滋病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价值观。 八、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是必修3的内容,符合高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问题,讨论,视频,课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生,使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思考,同时又把课本中和实际相联系。既锻炼了学生的饿思考能力,又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好的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