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三大举措 应对水运企业经营困局 ■吕同舟 运力过剩和油价上升双重影 响,目前我国沿海航运企业亏 .损面达30%,内河航运企业亏损面约 40%。针对这些情况,交通运输部近 日决定推 三项应对措施。 加强运力调控,改善运力供求关 系:一是采取经济、技术、行政等手 段,加强重点领域运力的宏观调控, 控制运力过快增长;二是加强水运经 济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及时发布 市场信息,引导企业合理发展运力, 避免盲目发展、无序发展。 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竞争秩 序:一是加强价格跟踪监测,严格执 行《港口收费规则》和无船承运、国 际集装箱班轮运价报备制度,规范收 费项目和标准;二是加强水运市场诚 境:一是继续落实好岛际和农村水路 客运燃油价格补贴政策;二是实施好 无船承运人责任保险制度,减轻无船 承运人的资金压力;三是落实好老旧 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内河 船型标准化等政策措施,推进运力结 策等专项研究,构建有利于提升我国 水运竞争力的政策环境;五是与有关 部门建立协调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 港航企业与大货主建立战略联盟,签 订长期运输合同;推进集装箱、大宗 散货铁海联运发展,提高运输效率, 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船东、港口等 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规范市场主体 的经营行为。 强化政策扶持,改善企业经营环 构调整;四是加强产业政策、财税政 降低物流成本。 北极东北航道有望成为下一个“掘金线” 一冬华 个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 道正在引来全球航运关注的目 光。5月10日,挪威船东楚迪船运公司 (Tschudi)董事长菲利克斯・楚迪在 中国之行中大胆提出开通北欧至中国 的最短航线,为全球海运贸易格局辟 一年9月,由其担任董事长和唯一拥有者 的挪威楚迪船运公司,使用一艘抗冰 货轮装载41000吨铁矿石,从挪威的希 尔科内斯港(Kirkenes)启程,穿越白 令海峡,将铁矿石运抵中国,开启了 具有历史意义的首航。 条新的蹊径。 “破冰之旅”为航运提供了一个 现实样本。从贸易地理的角度考量, 在挪威驻沪总领事馆和挪威商会 共同举办的北极主题演讲会上,楚迪 作了题为《开辟北极航线的机遇与挑 16 战》的演讲。这一演讲首先报告了北 极货运航线的第一个成功案例。2010 东北航道位于北极靠近大陆的区位。 北极货运航线的开通主要源于两大因 素,其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 致北极冰川I融化,东北航道航行的可 行性开始放大;其二,挪威与俄罗斯 就巴伦支海划界达成了协议。东北航 道的海运贸易已进入航运业的视线。 海域Et益猖獗的海盗威胁。 案例向世界说明并推广东北航道,不 的自觉。 美国地质勘探局日前发布一项评 仅十分有力,同时也表明一个先行者 估认为,全球22%的待发现石油资源 存在于北极地区,其中多数在俄罗斯 海域以天然气的形式存在。北极地区 蕴含这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矿产 资源,已经吸引_『众多国家的觊觎。 在极地开发成为全球下一轮争夺的战 略要地中,北极航线无疑也将成为炙 手可热的“掘金航线”。对此,楚迪 在已赢得了越来越多支持的情况 下,楚迪并不讳言必须面临的挑战。 他直言,开通东北航道的国际航线有 根据楚迪船运公司的测算,开通 北极货运航线为航运业首先带来的明 显收益是航程时间缩短和燃油成本大 幅降低。一项统计表明,从挪威希尔 科内斯港始发,航行于东北航道,经 白令海峡至中国,航程时间为26天, 赖于物流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目前 东北航道沿线50多个港口中,仅有41 个对海运船舶开放,并且高达40%的 港口功能还很弱,需要运用全球资本 十分明确地表示,海运承担了中国 9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输,而东北航 道的开通对中国经济和贸易的前景都 将是十分有利的。 挪威方面于今年5月展开了北极主 或实业进行航运投资,并吸引保险、 金融等方面介入,进一步加大开发建 设的力度,创造开辟航线的有利环境 和条件。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全球对于 更安全、更快捷的海上运输需求的增 长,东北航道将成为全球海运未来不 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并将对全球海运 贸易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固 与现有经苏伊士运河的亚欧航线相 比,缩短时间为8天。而由于航程时间 缩短,燃油消耗大幅减少,单船航次 最多可节约18万美元。 楚迪认为,除了航程时间缩短和 油耗成本节省,降低二氧化碳等排放 量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更令 人关注的是,可以避开近年来索马里 题演讲中国之行,挪威极地探险家伯 格・奥斯兰等,与楚迪一起已先后彳F 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进行数场巡 回报告。在楚迪看来,以自身成功的 曼柴油机与透平集团 世界级中国制造中心在常州落成 ■鸣谦 月18日,全球领先的曼柴油机与透 的伦克公司全新的流体轴承生产线和 配套服务,将服务于Et益增长的中国 市场,为本地客户提供全球化的供应 链。 J平集闭在中国常州的二期T厂顺利 开业,标志着汇聚曼柴油机与透平全 球资源打造的世界级中国制造中心正 式落成。 被中海等船公司采用超过45%的 曼柴油机与透平机械,在常州兴建的 “中国市场非常重要。实际上, 公司的全套产品组合,无论是船舶推 进系统,分散式环保电站解决方案, 还是丁业应用的透平机械,都是根据 中国制造中心是其第一座在欧洲以外 的生产基地。二期T厂扩建后,厂房 占地面积扩大至20000平方米。随着此 前涡轮增压器的中国生产基地南上海 中国客户的需求定制。除了巴西,中 国是曼柴油机与透平公司销售和增长 最密集的市场之一”,曼柴油机与透 迁至常州,中国制造中心将囊括石油 平公司首席执行官汉斯・奥托・耶斯 平拿到的全球新船订单中,有45%来 自中国。据了解,2007年1月,常州T 厂一期工程动丁兴建,2008年11月, T厂第一阶段建竣工投产。此次常州 二期T厂扩建完成后,已引入专业生 产大齿轮、轴承、离合器和测试系统 克博士表示,公司2010年收入的12%都 来源于中国市场。据透露,针对国际 海事组织2016年实施更严格的减排标 天然气、流程T业、自动化控制、涡 轮增压器、MAN PrimeSmw售后服务以 及流体轴承等六大业务。 截至目前,曼柴油机与透平集团 已拥有二冲程柴油机80%和四冲程柴 油机20%市场份额,在曼柴油机与透 准要求,曼柴油机与透平集团正在加 快研发新的环保产品,如用于船舶双 燃料的全动力推进系统。田 Maritime China I中国远洋航务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