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月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月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2021年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月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将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力相互平衡的是( )

A.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课桌的重力

2、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小球所受浮力FM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3、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4、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热量越多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1 / 9

D.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如果质量、温度不变,说明它的比热容增大了 5、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 B.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 C.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 D.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 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斜射进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观察到容器底部有一个光斑O,有可能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操作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向右平移激光笔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增大入射角

7、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固、气

8、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9、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2 / 9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10、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10 s时的速度大于4s时的速度

B.0~6 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6~12 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C.0~6 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6~12 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D.0~6 s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6~12 s物体所受的拉力

11、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两灯泡均正常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

A.1.2A,1.2A B.0.3A,0.3A C.1.2A,0.3A D.1.5A,0.3A

12、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13、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14、如图是小轩家的部分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 9

A.若熔断器熔丝断了,可以用铜丝代替

B.若导线cd间断路,仍然可以安全使用三线插座

C.若闭合开关S,灯泡L不发光.用测电笔检测e点,氖管不发光,则说明灯丝一定断了

D.若ab间断路,灯泡L仍能正常工作

15、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名扬世界.用热水泡茶时,茶杯温度会升高,其内能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的:茶水散发出清香,这是_____现象.

2、电阻R1=12Ω,R2=4Ω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U1:U2=___,电流之比Il:I2=___,功率之比P1:P2=_____.

3、一个重为2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水平拉力作用时恰能以50cm/s的速度匀速运动,若物体运动了5m,拉力的功率为3W,则拉力做功_______J,重力做功_______J.

4、将一底面积为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栓在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____N,木块重力为______N,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N。(g取10N/kg)

4 / 9

5、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___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探究凸透镜成像时,F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蜡烛火焰上的一点,试作出S的像。

2、如图所示小球被固定在静止的金属框架上,画出小球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温度/℃ 20 30 5 / 9

40 50

甲 加热时间/s 乙 0 18 40 64 0 40 82 126 (1)实验中,可以通过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选填“甲”或“乙”,下同)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液体升温更高.

(3)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_____液体冷却效果更好.

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让同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____.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运动.

(4)如图图丙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还可以探究小车的_______关系(选填序号).

①重力势能与质量;②重力势能与高度;③动能与质量;④动能与速度 (5)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长木块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

(6)在不同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同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探究木块的___________关系(选填序号).

6 / 9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到b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用图线段AB表示.求:

(1)电源电压.

(2)滑片P滑到ab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

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g取10N/kg,求:

(1)圆柱体的质量; (2)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4)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而受到水的压强.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D 3、A 4、C 5、A 6、B 7、C 8、D 9、B 10、B 11、C 12、A 13、B 14、D 15、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热传递 扩散

2、1:1 1:3 1:3

41.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B和C互相排斥,则B______(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者“不带电),A和C互相______.

【答案】带正电 吸引 2、带正电 吸引 3、30 0 4、15 9 6

5、60° 镜面反射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8 / 9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加热时间 甲 乙 甲

2、使小车到斜面底部的速度相同 小 匀速直线 2;4 0.8 1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6V (2)3V

2、(1) 0.2kg;(2) 0.6N;(3) 3.3×103kg/m3;(4) 1200Pa.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