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下半月)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郭敏 476300) (河南省虞城县农业局,河南虞城【摘要】为了实现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农业的生产环境,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变是必然的。有机农业的发 展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有机农业有着与传统农业不一样的目的与技术。本文就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 术做了以下探讨。 【关键词】有机农业 种植[中图分类号】 S15 土壤培肥技术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8—0060一O1 生产效率。 [文献标识码】B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 断提高,因此对于农业的生产环境也越来越关注。有机农业的 引进大大的改进了传统农业上的不足。它是一种可持续的农 业发展方式,同时它是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充 足而健康的食物。但是对于有机农业的生产要求不同于传统 的农业,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土壤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 准}GB15618—1995中关于I类土壤的要求。即适耕性良好、自 然肥力高、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在3%~5%之间,碱解氮 >120mg/kg、速效磷>10mg/kg、速效钾>120mg,/kg,水,肥,气, 热协调,能够保证农业的丰产,并持续稳产。无法达到此项标 准,就要对土壤进行培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保证产量。 一2.5利用蚯蚓培肥地力 在耕地中适量的增加蚯蚓的数量,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 物碎屑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和肥 料易于进入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并且蚯蚓能促进未分解的 有机质分解,使得有机肥充分吸收。另外死亡的蚯蚓也是含氮 丰富的动物蛋白,分解之后为作物提供丰富的氮源,促进了作 物的生长。 二、有机农业土壤的培肥技术 有效的增加有机农业土壤的肥源是重要的,但是对于掌 握有机农业土壤的培肥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合理的培 、有机农业土壤的培肥途径 1.扩大有机肥源,加大有机肥料的投入量 近年来,我国对于有机肥的投入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化 肥的使用已经占据了农业施肥一定的份额,从而使得人们对 于有机肥有所淡化,忽视了有机肥的投入。另外大量秸秆的外 用使得有机肥来源不足。有机农业是以有机肥为基础的农业, 有机肥的来源对于有机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扩充 有机肥源。 肥技术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1.合理轮作、间作,提高土壤肥力 合理的安排农作物的布局,能充分有效的维持和提高土 壤肥力。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是一个典型的提高土壤肥力的例 子。根瘤茵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使其转变为氮源,豆科植物熟 后,根瘤菌固定的氮源还在地下,从而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2.合理耕作 2.有机肥来源广、种类多 常用的有绿肥、动植物性肥源等。 2.1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生产量 绿肥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种植绿肥不仅是增辟 肥源的有效方法,对于改善土壤也有很大的作用。由于绿肥的 种类多、易栽培,合理的选择不同的绿肥品种,充分的发挥绿 肥的多重生物功能,并且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面积生产量。 2.2动植物性肥源 合理耕作,改善土壤的耕层以及地面的状况,促进水、空 气、肥料、热的相互协调,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疏松 的耕层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转换。合理的灌溉可 以提高土壤中的水分,同时促进了有机肥的吸收,有利于土壤 肥力的调节。 3.根据有机肥的特性进行施肥 由于有机肥的养分性质以及含量差别比较大,同样的各 作物的秸秆在使用前,要充分的与动物粪便结合使其充 分的腐熟;人粪尿含氮高,是速效有机肥,适用于追肥,但是因 为人粪尿中含有盐分,并且含有少量的有机成分,所以使用前 应该充分的与植物性秸秆充分混合,用来提高有机肥含量。 2.3矿物肥源 有机农业中不同的作物对于矿物质的需求也不同。有的 需要的钾多,有的需要的磷多,而有的需要的氮多。因此就不 能单纯的通过有机肥源来调节,还要通过矿物质肥源来进行 施肥。矿物肥的来源有天然的未经过处理的氮、磷、钾等各种 各样的原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可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合理的 施肥。 种作物对于养分的需求以及含量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 施肥的时候对于农作物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不同的作物应该 掌握不同的培肥技术。有机农业作物只有施够足量的有机肥 才能保证农作物不减产。 在满足施肥量的同时还要了解有机肥的施肥时间。作物 生长有两个特别的营养期即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 对于不同的时期提供不同的施肥量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 生长。 4.根据土壤性质进行合理施肥 土壤的特性对于作物的生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土壤 的水分、湿度、盐碱度、温度以及微生物含量都影响着作物的 生长。不同的土壤有着不同的肥力,不同的土壤适合着不同的 作物生长。像北方的土壤温度较低、微生物含量少,活动能力 弱,这时就需要添加一定的有机肥来促进有机质的转换,促进 作物对有机物的吸收。南方土壤湿润、雨水多,会使得大量养 分随雨水流失,这时就需要摄入大量的有机肥,来为作物提供 养分。 三、结语 2.4微生物肥源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 料效应的一种制品。它的种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微生物为 原料制成制剂来作为肥料,另一种是以微生物降解的生物为 原料制成的制剂作为肥料。微生物肥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并且能促进有机肥的有效分解,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 有机农业的土壤培肥是一种复杂的技术行为。培肥技术 (下转第157贯) 60 lJ农民致富之友II Nong Min Zhi Fu Zhi You 2013年第8期(下半月) 持“兴机富民”宗旨,通过“协会+经纪人+机手”的农机服务 组织形成规范管理,利用农机协会平台,多方面联系落实作业 场地和作业价格。根据跨区作业机型分若干组,确定带队负责 机手,建立以机手与经纪人信息沟通长效机制。 同时积极扶持农机大户,带动机手开展有偿服务,实行统 管理,培育农机服务产业,使农机服务向市场化、专业化、技 术型、效益型方向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打造农机跨区作 业品牌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科研◎农业讥微 积极性高涨了,收割机发展速度加快了,长期的生产实践,让 农民真切的领悟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同时支持新建一批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服务的组织,如农机 协会、农机合作社等,成为农机服务行业的先锋队,从而加快 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大大促进了我县农机化的发展。 2.2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确保了农业丰产丰收,即解决了农民在抢收抢种的农忙 季节里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 时,由于机收小麦周期缩短,加快单季稻等作物种植进程。 2.3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农机手,展示了南陵农机人的 风采 二、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所取得的成效 1.经济效益实在 经过多年组织,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一年比一年高,大大 提高了机具的利用率,跨区作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 内容,机手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据统计,今年在参加跨区作业 的600多台收割机完成收割面积达130万亩,创收3000多万 元,减少粮食损失达1300万公斤,跨区作业使每台收割机作 业时间增加3O天,跨区作业的机车每台增加收入3万元左 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显著 2.1大大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农机跨区作业是实现农机服务走向专业化、社会化、市场 区机收不仅给机手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他们的诚信 做人,甚至在特殊的情况下不计报酬的高尚情操,还为我县农 机人展示良好形象提供了平台,增进农机部门与机手、机手与 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提 出的是,今年5月6日,我县家发镇花园村收割机驾驶员汪和 平自发组织了十几名机手奔赴地震灾区四川雅安芦山县,自 己驾驶拖车运送十几名收割机到当地,立即不计报酬地帮助 当地灾民抢收油菜。他们的这种朴实而高尚的行为,给当地老 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陵县政府还收到芦山县政府的感 谢函,根据县政府领导指示,给予他们表彰和奖励。我们作为 主管部门,特别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化的重大突破,是农机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 跨区作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机手致富。农民购买收割机的 (上接第058页) 种子公司与个体户又能以法制种,完善每一步的法律程序,同 时,还要简化相关程序,方便农民的购种与农业生产,达到最 终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车建侯;杨斌;郑家顺种子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Ⅱ】现代农业 科技2009(16) 『2曾凯歌;2]汪国莲;周红军;王风云种子市场现状及监管机制的探讨 『J1现代农业科技.2008(02). 【3]刘小燕;顾赛萍;陈龙泉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叫上海农业 科技.2006(03). 【4]贾叶华.麒麟区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叨云南农业2011(07) 【5】杨娟基层种子市场面对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06). (上接第061页) 并不能止步于这些成就,要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努力的去探索 些新的畜牧业方面的科技成果,要完善对科研人员的培养 制度,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与研究成果,从而提升我省的畜 牧科研水平。 一【2】李玉杰;王伟;李佳阳:徐爱霞论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Ⅱ]吉林农业2010(12). 【3]索南;才椤措青海省海晏县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青 海畜牧兽医杂志2010(031. [4]李伟前简谈我国畜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几个问题U1畜禽业 2008(06) 参考文献 【1】张喜凡辽宁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J】中国牧业通讯 2005(13). f5]陈广夫,蒋立宏,张冬梅,陈香,金刚关于呼伦贝尔牧区草业科技推 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U】.内蒙古草业2005(03) (上接第o6o页) 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有机农业的发展,需要树立平衡施肥 2011(03). 的观念,合理的使用有机肥,把有机肥的特性和土壤的特性充 分的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培肥方案,只有统筹规划,合理密 植,才能使得有机农业得到高效的发展,农产品才能更优质、 高产。 参考文献 [115- ̄颖;于宏伟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I】.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王丽颖.有机农业中允许使用哪些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Ⅲ农村实 用科技信息2011(02) [3]武春梅.无公害蔬菜生产怎样施肥Ⅲ.河北农业科技.2008(19) [4】王玉新;戴佩宏.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技术『J1.农民科技培训. 2007(07) [5]吴行国;赵九红;徐长寿;朱桂珍;王丽娟.句容蔬菜地施肥状况及无 公害施肥原则刚现代农业科技.2007(08). Nong Min Zhi Fu Zhi You【l农民致富之友l 157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