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科学课案例:植物的叶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案例:植物的叶教案及教学反思

来源:爱go旅游网
教学文档

小学科学课优秀案例:植物的叶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植物的叶)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中第5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观察了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个体之后,出现的特意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为后面学习植物的生长做必要的打算。

学情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发觉:学生对叶子的经验是很丰富的,这些已有经验为本次学习奠定了根底。但是学生对叶的结构认识不够,特别是对叶的生命过程认识不够,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诱导。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根本功特征。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依据肯定的推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感情、态度、价值观:

开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推断。 由 于 2022-9-22 08:04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

教学文档

我在教学植物的叶一课中,虽然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教学效果还是很不理想.课后我在不断反思,在区分是否同一种叶这一活动中,由于班额大,课堂上出现了失控的场面.课堂40分钟很难满足学生的探究需要.

关于叶脉学生竟然把它归入到叶的结构中去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用比喻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用手掌比喻树叶,把小臂当作叶柄,手掌就可以是叶片,手掌上的纹路就是叶子的叶脉.〕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手掌上的纹路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部位,而是属于手掌皮肤的一个局部.

让学生推断一根枝条上不同位置的叶子的生长状态时,如果我能引导学生从大小和颜色上进行比照观察,就可以得出左边的就是叶芽.小叶片.嫩叶等,对于枯叶失去了生命特征,就跟人失去了生命特征一样.学生就会水到

渠成地理解了叶的组成和叶的生长变化过程.

经过这次教学实践,使自己体会到,学生探究学习成功与否,同教师的组织与引导是分不开的.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