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为使仓库工作有序进行,确保仓库物品数量准确和品质安全。 二.适用范围
货仓物品入库、储存及搬运。 三.职责
入库组:负责物品的入库及储存搬运工作。 楼层管理组:负责物品的储存搬运工作。 四.操作程序 1. 入库
(1)入库准备工作
早操结束后,打扫入库区域、入库平台; 8:30之前,打印《每日入库预约清单》; 8:40开始入库工作。
(2)供应商送货与入库安排
供应商送货车到入库平台后,入库人员根据《每日入库预约
清单》核对供应商《装箱单》的款号、箱数、数量,并检查各颜色别的价格牌,确认无误后,安排供应商在入库平台上进行卸货作业。
(3)入库箱体检查及换箱工作
入库箱体必须完好,如果发现箱体破损严重、箱内货品外
露,应予以拒收该箱货品,并在装箱单上删除此箱号入库记录;若箱体破损并不严重、箱内货品保存完好,则该箱货品拿至临时存货区进行换箱作业后,再摆放至此款托盘上。
换箱作业时,更换的新箱上面,必须注明与原装箱相同的
箱号、款号、颜色、尺寸、各单品数量。
(4)入库堆码作业
将箱体完好的入库货品,按照各颜色代码堆码在托盘上,
以标准箱的尺寸为基准,每层货品摆放四个(不得超过托盘范围),每个托盘码放层数最多五层(若多余箱数在四箱以内,可码放六层,但绝对不能超过六层)。 堆码作业要求:箱体完好,码放整齐。
(5)入库数量验收
货卸至指定区域后,入库人员将箱数与《装箱单》核对,
确定无误后,入库现场组长在供应商回执单上签名,并在《入
库记录表》上登记入库款号详细资料。
(6)入库记账及交接
入库货品在入库区完成入库作业后,入库人员将《装箱单》
交至入库文员处,进行入库记账。
入库货品在入库区完成入库作业后,入库人员添写《款号
信息》贴纸,并统一将贴纸贴至托盘上货品第四层中一箱的箱角处,并将货品交接给相应楼层的楼层管理员。
2.货品的储存及搬运 (1)储存区基准
储存区域分为新商品区、OPEN区和反应分配区。储存场地
必须通风通气通光干净。白天保持空气流通,下雨天应关好门窗,以保证物品干燥,防止受潮。
仓库内严禁烟火,晚上下班前应关好门窗和电源。防火、
防水、防锈、防腐、防蛀、防磨、防电、防爆、防盗、防晒、防变形、防倒塌。消防设施安全,并定期检查以确保其使用功能良好。
(2)储存日常工作
储存的货品,各楼层管理员必须对货品按照款号、颜色分
类整理,明确标示,整齐摆放,严禁混杂堆放。储存区的货品禁止直接放在地上,应放在托盘或小车上。
托盘上堆放货品时,按照各颜色代码堆码在托盘上,以标准箱的尺寸为基准,每层货品摆放四个(不得超过托盘范围),每个托盘码放层数最多五层(若多余箱数在四箱以内,可码放六层,但绝对不能超过六层)。
托盘码放必须整齐划一,并且每根立柱四周1.5米内是消防通道距离,十分重要,不可堆放任何货品。
小车上堆放货品时,以标准箱尺寸为基准,每个小车只能堆放五箱货品。
(3)储存区货品交接、
各楼层管理员由货梯内开始接收货品时,通过《款号信息》
贴纸,检查各批次款号、箱数。
核对无误后,楼层管理员将货品放置在相应的储位,并登
记在《楼层管理表》上,对于实物与《款号信息》贴纸不符的货品,发现后立刻联系入库组,重新改正后再接收货品。
(4)货品的搬运
货品在搬运过程中,必须做到轻拿轻放,放置地面时应平
稳,不可随便乱丢乱扔,严禁超高超重超快搬运。如有例外在户外搬运,下雨时应对搬运的货品进行防淋措施。
通过货梯搬货时,每批装卸工作不得超过三分钟,并且每
次启用货梯时,必须达到满载运行,方可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