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料的进度,和外发工厂谈外发的时候,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的工厂都要以物料的到料情况来安排流水生产。
2. 外发工厂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中要有工厂的一些关键数据,车位数、擅 长的 款式特点、企业的经营性质、过往的合作经历。审核营业执照及法人资格 是否有效等等。
3. 样衣及开发技术报告。样衣必须是正确的物料、配色、工艺。 4. 必要数量的主辅料,数量视确认样的件数而定(再加一些损耗)。 5. 绣花批核样。
6. 印花的设计图及批核样。 7. 主辅料卡。 8. 制造工艺单。
9. 特殊的模具,例如扣模等。
10.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一般纳税人证明、开票资料。
二. 外发流程
1. 确认外发厂的交期和工厂的物料到料期是否符合双方的要求。 2. 议价,签订合同。
3. 产前样的确认。外发工厂在大货生产前必须按照样衣及制单制作产前样,这个是不可以忽略的步骤,只有在产前样的制作过程中才会发现问题,从而在大货中避免出现错误、造成浪费损失。
4. 大货生产,这个阶段必须派出驻厂的QC,监控流水线的生产,保证成衣的品质。
5. 交货、清款(注意清款的进度,必须在合同约定期内给付,以利后单生产)。 6. 裁剪与出货数核对(每批裁剪数量与出货数量要及时核对,避免出错与损失)
外发加工跟单流程
一、工作安排
⒈ 全面准备并了解订单资料(制单、生产工艺、最终确认样、面/辅料样卡、确认意见或更正资料、特殊情况可携带客样),确认所掌握的所有资料之间制作工艺细节是否统一、详尽。对指示不明确的事项详细反映给相关技术部和业务部,以便及时确认。务必保证本公司与外加工厂之间所有要求及资料详细并明确、一致!
2. 事先尽可能多地了解各加工厂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对工厂的优/劣势进行充分评估,做到知根知底。跟单员言行、态度均代表本公司,因此与各业务单位处理相应业务过程中,须把握基本原则、注意言行得体、态度不卑不亢。严禁以任何主观或客观理由对客户(或客户公司跟单员)有过激的言行。处理业务过程中不能随意越权表态,有问题及时请示公司决定。
3. 预先充分估量工作中问题的潜在发生性,相应加强工作力度,减少乃至杜绝其发生的可能性。不以发现问题为目的,预先充分防范、工作中重复发掘、及时处理。
4. 订单跟单员与订单负责人(操作员)要保持密切的联系,出于双方的利益着想,多与对方沟通,将问题降到最低限度。 二、工作流程
1. 面/辅料到厂后,督促工厂根据发货单详细盘点,并由工厂签收。若出现短码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
2. 如工厂前期做产前样,须安排其速做产前样确认,并将检验结果书面通知工厂负责人和工厂技术科。特殊情况下须交至公司确认,整改无误后方可投产。 3. 校对工厂裁剪样版后方可对其进行版长确认,详细记录后的单耗确认书由工厂负责人签名确认,并通知其开裁。
4. 根据双方确认后的单耗要与工厂共同核对面/辅料的溢缺值,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如有欠料,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加工厂。如有溢余则要告知工厂大货结束后退还我司,杜绝浪费现象。
5. 投产初期必须每个车间、每道工序高标准地进行半成品检验,如有问题要及时反映工厂负责人和相应管理人员,并监督、协助工厂落实整改。
⒍ 每个车间下机首件成品后,要对其尺寸、做工、款式、工艺进行全面细致地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书(大货生产初期/中期/末期)及整改意见,经加工厂负责人签字确认各执一份。
⒎每天要记录、总结工作,制定明日工作方案。根据大货交期事先列出生产计划表,每日详实记录工厂裁剪进度、投产进度、产成品情况、投产机台数量,并按生产计划表落实进度并督促工厂。生产进度要随时汇报公司。
⒏ 针对公司要求的制作工艺、质量要求,要监督、协助加工厂落实到位,并及时汇报公司落实情况。
⒐ 成品进入后整理车间,随时检查实际操作工人的整烫、包装等质量,并不定期抽验包装好的成品,要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尽最大努力保证大货质量和交期。
⒑ 大货包装完毕后,要将裁剪明细与出货单进行核对,检查每色、每号是否相符。如有问题必须查明原因并及时相应解决。
⒒ 加工结束后,详细清理并收回所有剩余面料、辅料及技术资料。(如若放置工厂则由双方清点签字确认 ,避免出现交接不清等问题,工厂无权在不经过公司允许签字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剩余面辅料及技术资料;如若工厂遗失则损失由工厂直接承担。)
⒓ 对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包括该公司相应部门和各业务单位)的协同配合力度、出现的问题、对问题的反应处理能力以及整个定单操作情况进行总结,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主管领导。
13.在检查过程中一定要公平,真实。
服装厂外协工厂评审表
企业名称: 详细地址:
评估项目 平车(台) 员工人数 评语: 日产量 技术水平 备 注 大货车间 设备名称 设备数量 锁眼机 台 评语: 钉扣机 台 套结机 台 烫 台 台 后道总人数 人 后道车间 过往主要客户 QC评审意见 主管评审意见 评审日期: 年 月 日
外发部分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部位名称 衣 长 胸 围 袖长 总肩宽 领大 对条、对格规定 序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针距密度 项 目 明线 三线包缝 手工针 手缝止口 缲眼平针 三角针 锁眼 钉扣 外观疵点 部位名称 粗于一倍粗纱 大肚纱(三根) 毛粒(个) 条痕(折痕) 各部位允许程度 1部位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2部位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3部位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细线 粗线 细线 粗线 针距密度(针) 3cml4~17 3cm不少于9 3cm不少于7 3era不少于5 3cm不少于10 3cm不少于4 1cm12~14 1cm不少于9 每孔8根线 每孔4根线 机锁眼 手工锁眼 缠脚线高度与止口厚度相适应 备 注 包括暗线 部位名称 左右前身 手巾袋与前身 大袋与前身 袖与前身 袖缝 背缝 背缝与后领面 领子、驳头 摆缝 袖子 对条,对格规定 条料对条,格料对横,互差不大于0.1cm 条料列条,格料对格,互差不大于0.1cm 条料列条,格料对格,互差不大于0.1cm 袖肘线以上与前身格料对横,两袖互差不大于0.2cm 袖肘线以下,前后袖缝格料对横,互差不大于0.1cm 以上部为准条料对称,格料对横互差不大于0.1cm 条料对条,互差不大于0.1cm 条格料左右对称,互差不大于0.1cm 袖窿以下l0cm处,格料对横互差不大于0.1cm 条料顺直,以袖山为准,两袖互差不大于0.2cm 测量方法 由后领圈居中处垂直量至底边 允许误差(cm) 备 注 ±1.0 上衣架测量 5.4系列 上衣架测量 上衣架测量 大衣关门领 扣好扣,前后身摊平.袖窿底缝处横量× ±1.O 2 由肩缝最高点量至袖口边 由袖肩缝的交叉点横量 摊平量两领脚中间距离 ±O.5 ±0.5 ±0.4 - 肩缝、袖窿、领子不低于9针 - - 以单面计算 斑疵(油、锈、色斑) 不允许 跟单记录单
跟单员 款号 款式 产前样制作人 生产班组 结束时间 开始时间
首件样确认意见: 审核人: 年 月 日 产前样确认意见: 审核人: 年 月 日 跟单记录: 跟单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