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61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61例临床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o・ Acta Acad Med Nei Mongol Jun.2007 Vo1.29 No.3 但上述酶的测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诊断特 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心肌酶。肌钙蛋白T 出现早,升高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是目前诊断损伤 性疾病的最佳血清标志物,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 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疏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北京:中 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2006:423—425 异性较差,早期诊断(6h内)灵敏度不高 ,早期诊 断阳性率不高。因为反映急性心肌梗死理想的生 化标志物应具有高度心脏专一性,心脏损伤后很快 增高,增高后持续时间长,容易检查等特点,所以心 肌四酶不足以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而血清中 肌钙蛋白T是近年来采用的反映心肌损伤的高特 异性、高敏感性的指标。肌钙蛋白CTN是紧密附 着于收缩纤维上的调节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具 有心肌特异性。当心肌损伤时,CTN以CTNI—CT- [2]张军力。高建刚.现代检验医学临床应用指南[M].呼 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95—97 [3]郭玮,潘伯申.心肌肌钙蛋白一心肌损伤的确定生化标 NT—CTNC复合物形式存在,随后降解。外周血中 CTNT以游离形式较多 J。肌钙蛋白T在心肌损 伤2~8h后释放人血,发病2h检出率为30%,4h 为9o%,12h为100%。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钙蛋 白T增高30~50倍,持续14d之久,故肌钙蛋白T 志物[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5;20(1):8—10 (责任编辑:程立新) 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61例临床分析 武志忠. 田丽川 (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关键词:脑卒中;消化道出血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113(2007)03—0200-02 消化道出血是脑卒中的一个常见的严重并发 症,是预后不良的一种征兆。我科自2005—2oo6 年期间接收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病人61 例,并追踪治疗,体会到对于消化道出血的处理,应 强调早期预防,综合治疗,对其改善病情有重要意 义。现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例,蛛网膜下隙出血6例。脑卒中诊断符合 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 并经头颅CT或MR[证实。消化道出血以显性出 血为标准,即呕吐或胃管内抽出咖啡样物体,柏油 样便,潜血试验阳性。本组呕吐咖啡样物体40例, 柏油样便21例。病史有消化性溃疡病者9例;出 血病程1wk内38例,1~2wk内19例,发病2wk以 上4例。 1.2治疗方法 病人61例,男40例,女21例;年龄42~78 岁,平均62岁。其中脑出血36例,大面积脑梗死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均给予甲氰米胍 或洛赛克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止血药如氨甲环酸、 收稿日期:2006—06—25 修回日期:2007—05—10 作者简介:武志忠0964一)。男。包头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7年6月第29卷第3期 ・20l・ 立止血、维生素K、特快灵等,胃内给予云南臼药、 氢氧化铝凝胶或用冰水100—200mL加去甲肾上 熟,反复多次插管,易损伤黏膜而诱发感染 I3 】。 另外,胃管留置时间过长或胃管本身质地可导致 胃管与黏膜粘连,胃管对黏膜的压迫也可能导致 黏膜缺血坏死。 腺素4—8mg胃内灌注。 2结果 好转出院48例,抢救成功率7g.09%。死亡 13例,病死率21.31%,其中死于脑疝5例,多脏器 功能衰竭8例,与消化道出血有直接关系者10例, 临床上,消化道出血最直接的表现是呕血、 便血和血红蛋白降低。当脑卒中病人出现上腹 胀感、频繁呃逆、血压下降、烦躁及意识障碍加重 等,应考虑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消化道出血 占死亡总数76.92%。 死亡13例,其中死于脑疝5例,多器官功能衰 竭8例;与消化道出血有直接关系者l0例。 3讨论 消化道出血是脑卒中的一个常见的严重并发 症,常与脑卒中的严重程度相关,既往病情越严 重,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越高,且合并有消化道出 血患者预后亦差,病死率可达半数以上。引起消 化道出血的病变包括溃疡、黏膜出血性糜烂、出 血性胃炎、慢性溃疡急性发作等。出血部位主要 在胃、十二指肠,少数可累及食道下段或空回肠。 脑卒中合并消化道出血,一般发生在脑卒中后第 1—2wk。据统计,出血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 远较缺血性脑卒中多见,前者的并发率可为后者 的3—4倍,尤其是脑干出血的发生率最高。脑 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迄今不明确,认 为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①脑功能受损。脑卒中 后下丘脑及脑干功能受损。当脑部病变累及下 丘脑自主神经中枢及其脑干通路,使迷走神经功 能亢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加快,内脏血管 舒缩张障碍,胃肠黏膜缺血,从而出现应激性溃 疡,导致出血。②应激状态。在应激状态下,胃 黏膜上皮的H:受体被激活,促使大量胃酸和胃 蛋白酶分泌,损伤胃黏膜,同时由于黏膜屏障的 破坏,氢离子反向离散,使胃黏膜糜烂.溃疡出 血【2 J。③药物因素。药物因素也是一个值得注 意的问题。如非甾体消炎药、某些降压药、肾上 腺皮质激素类的大量使用,尤其是近年来溶栓治 疗广泛开展,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增高 J。 ④鼻饲、下胃管问题。重症急性脑卒中病人早期 多有意识障碍,不能进食,增高的胃酸得不到中 和及消耗,胃黏膜失去食糜的保护,也是导致其 损伤的原因之一。下胃管是一项与病人黏膜直 接接触的机械性、侵入性操作,操作者技术不娴 若不能及时控制,常成为脑卒中病人致死的原 因。本组病死率高达59.3%,与合并消化道出血 有直接关系者达16.4%,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 体会,防治重症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应 高度重视以下几方面:①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 脑功能受损,以减轻消化道出血的中枢因素,对 于防止消化道出血有重大意义。②抑制胃酸分 泌和保护胃黏膜,尽早使用H:受体拮抗剂,如甲 氰米胍可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 的作用,从而减少H 反向弥散,促进止血。近年 来作用于质子泵的制酸剂洛赛克有更好的效果。 预防性用药比治疗性用药更重要。③尽量避免 使用非甾体消炎药,为目前引起上消化道黏膜损 伤和出血的最常见药物。还有肾上腺皮质激素、 交感神经阻滞剂利血平。特别强调的是抗凝剂 肝素和华法林,往往抗凝剂越好,用量越大,出 血机会也越大。④下胃管时,操作者应技术娴 熟,减少反复插管次数,利用准确的操作方法和 采取卧位,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减少因插胃 管所致的损伤。建议脑卒中病人应尽早恢复胃 肠饮食,可预防性使用抑酸剂,如氢氧化铝凝胶 等以保护胃黏膜。⑤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应积 极治疗。如上述措施仍不能止血,应及早行内窥 镜下止血,或外科手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97—398 [2]王兆春.应激性溃疡并大出血26例[J].中国基层医 药,2005;12(1):59—60 [3]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O5—2O6 (责任鳊辑:程立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