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基础达标]
1.可以用氯气灌洞的方法来消灭田鼠,这是利用了氯气的哪些性质( ) ①密度比空气大 ②易液化 ③能溶于水 ④有毒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有毒,可用来消灭田鼠,没有用到其易液化和能溶于水的性质。 2.下列图示与内容不相吻合的是( )
A.闻氯气的气味 B.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C.盛装液氯的容器
D.证明氯气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解析:选B。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l2,并且进气方向也不正确,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若用B项装置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应短管进气,长管出溶液。
3.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 A.变红 B.先变红后变白 C.变白 D.不变
解析:选B。氯气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其中HCl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HClO又具有漂白作用,故先变红后变白。
4.浓盐酸与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①CO2 ②HCl ③H2O(g)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解析:选A。贮存很久的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碳酸钙和氯化钙。加入浓盐酸时,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有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
5.下列常用的干燥剂中,不能用来干燥氯气的是( )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无水氯化钙 D.P2O5
解析:选B。碱石灰具有碱性,能与氯气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氯气。 6.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选用( )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饱和食盐水 D.石灰水
解析:选C。Cl2与A、B、D项中的溶液均能发生化学反应,而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小,而HCl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大,故选C项。
7.对于下列反应的现象,用以下选项的编号回答: A.白烟 B.白雾 C.白色烟雾 D.棕黄色烟 E.棕黄色烟雾 F.棕红色烟 G.棕红色烟雾
精品
//
(1)灼热的铁丝在氯气中燃烧,集气瓶内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集气瓶口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在氯气中燃烧,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灼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集气瓶内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中的产物NaCl、CuCl2、FeCl3都是固体,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具有特征颜色的烟;HCl是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因此,我们看到的是雾。
答案:(1)F (2)B (3)A (4)D
8.(1)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经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________。 A.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 C.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2)自来水生产中通入适量的氯气进行杀菌、消毒。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或蒸馏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以用下列哪种化学试剂来鉴别________。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该消毒液无色,pH大于7,对某些有色物质具有漂白作用。你认为可能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
A.SO2 B.Na2CO3 C.KMnO4 D.NaClO
解析:(1)本题是化学知识与生活相关的题目。利用紫外线一般都是将空气中的细菌杀死,选项A错;用自来水养金鱼没有必要提高水温,常温下就适合金鱼的生长,水温高反而不利于金鱼的生长,选项B错;日光照射O2逸出,常温常压下自来水中的O2已饱和,选项C错;自来水中常通入少量的氯气做消毒剂,因此水中含有微量光照
次氯酸,对金鱼的生存有害,需经日晒除去水中少量的次氯酸:2HClO=====2HCl+O2↑。选项D符合题意。(2)氯气溶于水后,溶液中有Cl,可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出。(3)根据题意和选项,“对某些有色物质具有漂白作用”可排除B项;由“该消毒液为无色”可排除C项;由“pH大于7”排除A项。
答案:(1)D (2)D (3)D
[能力提升]
9.据报道,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一辆装有35 t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货车相撞发生液氯泄漏事故,导致公路旁村民伤亡。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群众向高处转移
B.用浸有NaOH溶液的湿毛巾捂住口鼻 C.向液氯中喷洒NaOH溶液
D.用浸有Na2CO3溶液的湿毛巾捂住口鼻
解析:选B。根据Cl2的性质逐一分析。NaOH溶液可吸收氯气,但NaOH溶液有较强的腐蚀性,故B项错。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用于杀菌、消毒是利用了HClO的性质,而Cl2本身不能杀菌、消毒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漂白粉是由Cl2和NaOH浓溶液制得
D.漂白粉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而失效
解析:选C。HClO能杀菌、消毒,而Cl2不能,A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B正确。漂白粉是
精品
-
//
光照
由Cl2和石灰乳制得,C错。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发生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2HCl+O2↑而失效,D正确。
11.
“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右图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做如右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点燃
D.发生的反应为2Na+Cl2=====2NaCl
解析:选C。由题目信息可知Na和Cl2发生反应生成NaCl固体,对应的现象是火焰为黄色,有白烟(NaCl)生成,为防止空气污染,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Cl2。
1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FeCl3 C.FeCl2 D.AlCl3
解析:选D。氯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氯化物,如Fe+Cl2―→FeCl3,Cu+Cl2―→CuCl2,故排除C。又由于Cu和盐酸不反应,故A错,Fe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故B也错,Al和盐酸反应生点燃
成AlCl3,则D正确,特别注意:Fe+2HCl===FeCl2+H2↑,2Fe+3Cl2=====2FeCl3。
13.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做它与金属反应的实验。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
A.②处 B.①和②处 C.②和③处 D.②③④处
解析:选D。根据实验目的,装置①是利用KMnO4溶液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Cl2中含有HCl、H2O杂质,但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HCl,应用饱和食盐水,故②错。装置③是利用浓硫酸除去H2O,但左边导管应插入浓硫酸中,右边导管不能插入浓硫酸中,故③错。装置④是密封的,会发生事故,故④错。
14.为了探究氯水能否和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一:向盛有饱和氯水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并充分振荡,观察到氯水的黄绿色退去并同时产生气体。 实验二:取实验一后锥形瓶中清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该清液滴在有色布条上有极强的漂白作用。 ②该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该清液中滴加盐酸可产生大量气体。
实验三:该学生设想用下列装置收集实验二中产生的气体作进一步检验。
精品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二中,清液滴在有色布条上有极强的漂白作用说明该清液中含有________(写化学式);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清液中含有________;清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实验三中,洗气装置内的洗涤液一般用________溶液,用________装置收集。
(3)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写出了氯水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与CaCO3发生反应:2HCl+CaCO3===CaCl2
+CO2↑+H2O,滴加盐酸产生Cl2,反应:HCl+HClO===Cl2↑+H2O。实验三中为了减少Cl2的溶解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杂质气体,用排液法收集装置,应将导管口插入试管口。
2+
答案:(1)HClO Ca Cl2 (2)饱和NaCl B
(3)CaCO3+2Cl2+H2O===2HClO+CaCl2+CO2↑ 15.实验研究:下面是李文同学研究氧气性质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请你帮助他完成部分实验并补全活动记录。 [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________色________态;气味:________气味。 [预测]氧气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它可能具备的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 氧气与铁反应 氧气与氢气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生成物 (1)氧气与硫比较均为非金属单质,其性质有共同特点,可推知硫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能与____________等物质反应。
(2)这位同学是按照怎样的程序来研究物质性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认真观察,得出氧气的颜色、状态等物理性质,再结合已学过的其他非金属物质的性质做出预测,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运用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反应现象去分析问题,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的具体操作要求去预测、类推。硫与氧气性质相似,故可与金属、非金属等物质发生反应,如Na、Fe、Cu、H2等。
答案:[观察]无 气 无
[预测]与钠、铁、铜等金属发生化合反应,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 [实验探究]
把红热的铁丝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把燃烧的氢气的导气管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1)与氧气相似 金属、非金属
精品
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四氧化三铁 氢气燃烧更旺,发出蓝色火焰 水 //
(2)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及结论
精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