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主备人 1、动物的四肢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1、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简单描述动物四肢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2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通过欣赏、观察、实验、游戏体验等多种方法,教 学 目 标 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科学态度: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对常见动物的观察兴趣,愿意倾听和获取他人信息,分享自己的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保护身边的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亲历观察、实验活动,感知科学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重 难 点 本课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多种途径,来认识动物四肢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以及动物能适应环境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去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精彩。 教 学 准 备 教 学 过 程 活动手册、毛巾、橡皮筋等 集体备课 (一) 导入新课 在科学上,我们把动物的4条腿叫动物的四肢,两条前腿叫做前肢,两条后腿叫做后肢。这些四肢的动物,它们有趣的地方在哪里,又有什么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动物的四肢》。(板书课题)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猫的足,说一说猫足的结构特点。 1、说一说猫的四肢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小组探究活动:各小组对猫足两组真实照片和制作模型(橡皮泥自制教具)认真观察,教师指导学生发现猫足上有什么?重点说一说爪子和肉垫的特点。 (1)连一连:猫的哪些本领主要和爪子有关,哪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些本领又主要和肉垫有关呢?分别用线连一连,说说为什么这样连? (2)根据教材中的泡泡语“我们来模拟猫足的肉垫试一试”消音、防滑功能。 (3)做游戏:模拟猫悄无声息地走路或奔跑,对比体会肉垫的消音、防滑功能。 活动二:说一说,其他动物的四肢有什么特点。 1、找特点:教师提供青蛙、猴子和鳄鱼的仿真模型,放手让学生在比较观察中描述这些动物四肢的不同特点。 2、演一演:青蛙、猴子和鳄鱼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3、看一看:通过视频再现这些动物不同的运动方式,(以蛙跳视频为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三:动物的四肢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1、创设问题情境(出示图片) 2、参照羚羊、猎豹适应环境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海龟、猩猩、袋鼠等动物适应环境的四肢特点。 (三)拓展活动 了解脚掌的哪些特点让骆驼适合在沙漠中行走。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