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06MS-A011-00 变更控制管理规程(2013.11.23)

06MS-A011-00 变更控制管理规程(2013.11.23)

来源:爱go旅游网
1 / 6

06MS-A011-00

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文件类别:管理标准

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责任部门:质量管理部(3)、研发部、销售部、物资供应部、市场部、销售管

理部、电子商务部、生产制造部(5)、人力资源部、行政管理部

部门 姓名 签名 日期 制订人 质量管理部 审核人 质量管理部 批准人 质量管理部

执行日期:_________________

06MS-A011-00 2 / 6 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变更控制管理规程,规范变更管理,保证产品质量不因变更而受影响。 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 药品GMP指南。

范围:适用于原辅料、标签和包装材料、处方、生产工艺、生产环境(或场所)、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有效期,复检日期,贮存条件或稳定性方案、验证的计算机系统、厂房,设备、公用系统、产品品种的增加或取消、清洁和消毒方法、其他类变更(主要包括:操作规程、文件、相关责任人、物料供应商、受托加工企业、委托检验单位的变更等)的管理。 责任:质量管理部负责变更控制的管理和变更相关资料的存档工作。 正文:

1 变更控制的定义及目的:

1.1 变更控制的定义:是由适当学科的合格代表对可能影响厂房、系统、设备或工艺的验证

状态的变更提议或实际的变更进行审核的一个正式系统。

1.2 变更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使系统维持在验证状态而确定需要采取的行动,并对其进行记

录。

2 变更控制的适用范围:任何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或重现性的变更都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变更

的内容包括如下所列: 2.1 原辅料的变更; 2.2 标签和包装材料的变更; 2.3 处方的变更; 2.4 生产工艺的变更;

2.5 生产环境(或场所)的变更; 2.6 质量标准的变更; 2.7 检验方法的变更;

2.8 有效期,复检日期,贮存条件或稳定性方案的变更; 2.9 验证的计算机系统的变更; 2.10 厂房、设备的变更 2.11 公用系统的变更;

2.12 产品品种的增加或取消的变更; 2.13 清洁和消毒方法的变更;

2.14 其他类变更(主要包括:操作规程、文件、相关责任人、物料供应商、受托加工企业、

委托检验单位的变更等)。 3 变更分类:

06MS-A011-00 3 / 6 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3.1 变更分类的原则:根据变更的性质、范围和对产品质量潜在的影响程度,以及变更是否

影响注册、变更时限等进行分类。

3.2 变更的类别:变更共分为三类,分别为“Ⅰ类变更、Ⅱ类变更和Ⅲ类变更”。 3.2.1 Ⅰ类变更:涉及产品的变更,对产品质量有影响,需要通过系列的研究工作证明

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没有负面影响的变更。

3.2.2 Ⅱ类变更:涉及产品的变更,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小,需要通过相应的研究工

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不产生影响。

3.2.3 Ⅲ类变更:不涉及产品的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基本不产生

影响的变更。

3.3 Ⅰ类、Ⅱ类、Ⅲ类变更的适用范围:

3.3.1 Ⅰ类变更的适用范围:此类变更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报药品监督管理部

门批准。

1) 原料药或制剂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更(主要包括辅料品种或数量的变更、溶媒浓

度和用量的变更、生产方法的变更、批量的变更等); 2) 制剂处方、质量标准、药品有效期的变更; 3)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变更;

4) 生产许可范围内的变更(如生产场地的变更等); 5) 新增药品规格的变更。

3.3.2 Ⅱ类变更的适用范围:此类变更需要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和批准。

1) 人员的变更(主要是指企业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的变更); 2) 关键生产条件的变更(主要包括:主要原辅料供应商的变更、主要生产设备的变更、

生产厂房原设计功能的变更、纯化水系统和空调净化系统的变更、直接接触药品的气体过滤器的变更等);

3) 委托加工单位或委托检验单位和项目的变更;

4) 印刷类包装材料的变更(主要包括:标签、说明书、包装盒的变更等);

3.3.3 Ⅲ类变更的适用范围:此类变更由企业自行控制,不需要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

案或批准。

1) 文件的变更(因公司GMP文件较多,涉及面较广,按公司制定的《文件管理规程》

进行管理);

2) 人员的变更(主要是指除“企业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

以外的部门负责人、相关岗位操作人员的变更); 3) 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或方法的变更; 4) 关键监控点的变更;

5) 不影响药品质量的包装材料的变更(如打包带、胶带供应商的变更);

06MS-A011-00 4 / 6 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6) 实验室样品常规处理方法的互换; 7) 色谱柱允许使用范围内的互换;

8) 标准品、对照品、试剂或培养基生产商的变更;

9) 生产设备非关键零部件的变更(不包括直接接触药品的部件材质); 10) 生产用容器规格的变更;

11) 其他的变更:包括使用于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工器具、手的消毒和用于生产环境

的消毒剂的改变,工作服材质和款式的重大变化,产品关键监控点监控方法的改变,生产地点的改变,与生产、质量控制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的变更等。 4 变更控制的程序:

4.1 变更控制的程序:任何变更必须经过如下程序 4.1.1 变更申请; 4.1.2 变更评估; 4.1.3 变更批准; 4.1.4 跟踪变更的执行; 4.1.5 变更效果评估; 4.1.6 变更关闭。 4.2 变更控制的流程: 4.2.1 变更申请:

1) 变更发起人应起草一份变更申请,变更申请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变更描述; B 变更理由;

C 受影响的文件和产品; D 支持变更的追加文件; E 行动计划;

F 变更申请人和批准人的签名

2) 变更申请应首先提交质量管理部变更系统管理员进行编号(按本文第5项执行)、登记和

审核,合格后交质量管理部和变更涉及的相关部门进行传阅和评估。 4.2.2 变更评估:

1) 变更应由相关部门的专家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专家团队进行评估,如由生产、质量

控制、工程、物料管理、环境管理(EHS)、药政法规和药学部门的人员等组成专家团队评估变更可能带来的影响,并确定应采取的行动,包括是否需要进行开发性的研究工作,以确保变更在技术上的合理性。开发性的工作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稳定性研究; B 生物等效性研究;

06MS-A011-00 5 / 6 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C 验证和(或)确认研究; D 小规模和(或)试验批生产。

2) 应制定预期可接受的评估标准。可接受的标准应根据产品质量标准、结合相关的验证、

稳定性、溶出对比等通用指南而制定,并应在研究方案中描述并经过质量管理部和相关部门的批准。

3) 可以使用质量风险管理系统来评估变更,评估的形式和程度应与风险水平相适应。 4) 应评估变更是否会对注册产生影响。不涉及注册的变更可以按照内部程序批准。 4.2.3 变更的批准:

1) 批准变更至少要提供如下信息: A 开发性工作所产生的所有支持数据; B 需要的其他文件和信息;

C 变更批准后应采取的行动(如:修改相关文件、完成培训等); D 行动计划和责任分工。

2) 变更得到相关部门和质量管理部的批准。

3) 变更如果影响到其他生产厂、承包商和客户等,则应通知外部并获得其认可。 4.2.4 变更执行:得到书面批准后,方可执行变更,应严格按照《变更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实施。应建立起追踪体系以保证变更按计划实施。

4.2.5 变更效果的评估:变更执行后应进行效果评估,以确认变更是否已达到预期的目的。

对于次要或明显的变更评估可以作为变更执行过程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影响和范围较大的变更,评估要在得到了适当数据的基础上进行。

4.2.6 变更关闭:当变更执行完毕,相关文件已被更新,重要的行动已经完成,后续的评估

已进行并得出变更的有效性结论后,变更方可关闭。 5 变更控制编号的管理。

5.1 变更控制编号的定义、组成、形式及含义和编制方法。

5.1.1 变更控制编号的定义:是记录变更控制的次数的一组编号,便于变更控制记录的存档、

查阅和追踪,变更控制编号是由2位大写汉语拼音字母、一位罗马数学符号和7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5.1.2 变更控制编号的形式及含义和编制方法: “XX- X - *******”

变更控制编号的第1、2位字母用于代表“变更”,即用其名称汉语拼音

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应为“BG”。

变更控制编号的第3位用于代表“变更的类别”,用一位罗马数学符号表

示,如“Ⅰ”代表Ⅰ类变更、“Ⅱ”代表Ⅱ类变更、“Ⅲ”代表Ⅲ类变更。

06MS-A011-00 6 / 6 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变更控制编号的7位阿拉伯数字用于代表变更发生的年份及其变更次数

的流水号(以年为单位依次排序)。其中前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份, 为数字“2001~2999”,如“2013”代表变更发生的年份为2013年度; 后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变更发生次数的流水号,即为数字“001~999”。 如“013”代表本年度发生的第13次变更。要求:Ⅰ类、Ⅱ类、Ⅲ类变 更的流水号分别进行排序。

5.2 变更控制编号的编制部门和职责:变更控制编号由质量管理部变更系统管理员负责编制,

变更系统管理员在接到《变更申请表》的同时编制变更控制编号,并填写在《变更申请表》上,第一时间将其基本信息登记在《变更登记台账》里。 6 变更控制资料的管理。

6.1 变更申请部门和质量管理部均应建立各自的《变更登记台帐》,以便于对变更进行统计、

分析及其他的管理工作的进行。

6.2 变更申请部门由专人保管本部门提出的变更申请的登记台账。 6.3 质量管理部由变更系统管理员保管所有变更的登记台账。

6.4 《变更批准表》和《变更执行追踪表》的原件由质量管理部变更系统管理员存档和保管,

变更申请部门保留复印件。 6.5 变更实施记录及报告应永久保存。 7 相关文件: 序号 01 02 03 04 05 06 8 变更履历表: 序号

变更申请编号 变更时间 执行时间 变更申请人 备 注 文件名称 文件管理规程 变更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变更申请表 变更撤销申请表 变更批准表 变更执行追踪表 变更登记台账 文件编号 01MS-A001 06OS-A027 06RE-A021 06RE-A042 06RE-A043 06RE-A 06RE-A0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