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学会阅读剧本。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练习排演小话剧。
4、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教学重点:1.学会阅读剧本。
2.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 这个成语的由来。
2.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
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3)结果怎样?
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
1、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2、收集廉颇、蔺相如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4、讨论:
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5、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斜面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6、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 (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练习排演小话剧。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 教学重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练习排演小话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剧本。
过渡:在第二幕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的廉颇,对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临行如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蔺相如,还得认真地读读剧本第一幕。 二、精读剧本第一幕。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2、分组讨论。 4、指名说。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5、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三、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排演话剧
1、分组练习。 2、学生表演。 五、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三、作业
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第四课时 内容:作业 要求:独立完成作业 作业:、看拼音写词语:
yan xi jin zhang chun qiang she jian shen ming da yi lao mai hun yong
( ) ( ) ( ) ( ) ( )
kuan shu ju pa zhen feng xiang dui kuan rong da du fu jing qing zui
( ) ( ) ( ) ( ) ( )
二、划出正确的读音:
侮(wu wu)辱 翘(qiao qiao)首遥望 载(zai zai)歌载舞
横(heng heng)财 应和( he he ) 应(ying ying)有尽有 三、组词:
荆( ) 韩( ) 惧( ) 恕( ) 庸( )
刑( ) 朝( ) 俱( ) 怒( ) 勇( ) 四、填空:
1、本课是一篇 ,讲 时代 大将军廉颇向 而不计较的上卿蔺相如 的事,赞扬了蔺相如 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 的品质。
2、负荆请罪的意思是 ,表示 ,也表示 ,它出自《史记蔺相如列传》。在这个故事发生之前发生的是《 》、《 》,也称《 》。 3、写出这几个历史故事的相关人物:
老马识途( ) 背水一战( ) 指鹿为马( )
草船借箭( ) 乐不思蜀( ) 围魏救赵( )
望梅止渴( ) 四面楚歌( ) 完璧归赵( )
五、用加点的词造句:
1、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2、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板书设计:
5、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对不住 过去的事别提了 背荆条请罪 扶起来
——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后记:故事人物性格鲜明。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评述人物。学生兴趣高涨.,看着一张张因成功而兴奋的笑脸,我不禁思索这课堂的亮点:
首先是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个实践活动将理解、积累、运用巧妙的整合在一起。要想编好对联必须深入地读课文,揣摩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感悟人物的个性特征。其间,咬文嚼字,思辩推敲,学生大大锤炼了遣词造句的能力。“唇枪舌战”、“宽容大度”、“深明大意”、“负荆请罪”等等词语推敲选用的背后往往是复杂的思维活动,这不仅积累了语言,积淀了语感,更培育了智慧,使学生感受了对联的魄力,提高了文化品味。
其次是实现了个性化的学习。学习内容,自主选择:详读什么,选读什么,品味什么,个体决定。默读,朗读,浏览……读书方式,不加限制。思维方式,开放自由:多角度评述蔺相如、廉颇,可以总体概括,可以细节描绘,可褒扬可贬抑。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交互主题关系,谁都可以认同,谁都可以提出异议,自由评定,思维飞扬,呈现出价值的多元化。这一切造就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浓
6.船长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断的训练,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后作业4中的两个勺子,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段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船长》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文中写了他的一件什事?为什么说他的灵魂是伟大的?)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震荡调遣大副井然有序 威严履行深渊忠于职守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哭泣机械灵魂争执控制 调遣呼号斗殴克莱芒可怖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哭泣:小声地哭。 调遣:调派,差遣。 威严:威武而又严肃的样子。
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肇祸:闯祸。
大副:船长的主要助手,驾驶工作的负责人。 深渊:很深的水。
井然有序:形容严整而有条理,一点都不紊乱。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4.默读课文,按提纲“遇险一自救一牺牲”给全文分段。
讨论: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28自然段) 三、作业
1.生字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说说课文大意。(板书:遇险自救牺牲) 二、精读训练
1.谈话引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出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义。你怎样理解句中的“又”的?
朗读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
(这段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质的赞颂。他面对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职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应怀着崇敬之情,用赞颂的语气来读) 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课文怎样具体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
2.朗读理解课文第一段。
(1)默读、思考:“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当时情形怎样?(画出有关词句) (2)交流讨论:
“像平常一样”可见这条航线是“诺曼底”号的定期航线。
“薄雾笼罩”是事故发生之因。
“一声巨响”、“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可见事故之大,情况之危急。这紧急的情况可用什么词来形容? (万分紧急,千钧一发……)(板书:千钧一发) (3)朗读指导。
指名试读,相机指导。(开始时语调平缓、轻快,后来要急促,最后一句话要用紧张的语调读,因为情况危急) 指名再读,及时鼓励。
过渡:如此重大的灾难降临了,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 3.朗读理解第二段。
(1)速读,找出最能表现船长沉着镇定的一段话。 (2)出示: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3)出示挂图。
(4)图文结合,理解船长的“沉着镇定”。
看图说说船长的神态和动作。(板书:巍然屹立) 指名感情朗读这段话。 看图听老师背这一段话。 集体看图背诵这段话。 (5)他真的把每一个人都考虑到了吗?
(他把自己给忘了,面对灾难,他早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6)哈尔威船长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了哪些不同命令?结果怎样?从中我们可体会到他的哪些品质? 小组交流,讨论。
(7)出示: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指名读。
为什么没有人违抗他的意志? “伟大的灵魂”指什么? (8)指导朗读第二段。
指导:读哈尔威船长的命令时应凝重有力,作者的议论应读得稍慢、庄重,对话部分应急促。 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
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哈尔威船长的?从中你能感受
到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举例说明。从行动和语言上来描写的,如……
我们今后在写作中要学习这种写法。 2.看板书总结。
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遇险的万分紧急的时刻,巍然屹立在船长的岗位上,沉着镇定地组织指挥着救援工作,果断地下达了一个又一个命令,使船上60人脱险,他自己却以身殉职,英勇牺牲。课文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板书: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四、质疑 五、背诵
第29、30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
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哈尔威船长的?从中你能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举例说明。从行动和语言上来描写的,如……
我们今后在写作中要学习这种写法。 2、看板书总结。
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遇险的万分紧急的时刻,巍
然屹立在船长的岗位上,沉着镇定地组织指挥着救援工作,果断地下达了一个又一个命令,使船上60人脱险,他自己却以身殉职,英勇牺牲。课文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板书: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3、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齐背 指名学生背 二、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册 三、批改,订正。
第四课时
内容:作业
要求:独立完成作业 过程:.《船长》作业设计
1、初读课文,文中哪些话最让你感动,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长》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他一生写了多部作品.你能把下列作品和其主人公连起来吗?
《巴黎圣母院》 冉.阿让 《悲惨世界》 关伯兰 《笑面人》 卡西莫多 板书设计:
6 船长
遇险 千钧一发 忠于职守 自救 巍然屹立 牺牲 以身殉职 舍己救人
教后记:学习了《船长》这一课之后,学生们的感触颇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综合了一下,大多数的学生认为:一、船长忠于职守,可能也没时间逃生了。二、舍不得离开“诺曼底”号,因为是他苦心经营起来的,是他的“兄弟”,已经把他当做了人生的一部分。听了学生们的想法,我觉得孩子们很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以后要多去挖掘。
7.爱之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 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平翘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2、指名读词语。
乔依 颠簸 凄凉 矮小 脚腕 蹭破 车胎 瘪了
袜子 油污 绝望 餐馆 亲吻 粗糙 脸颊 荒芜人烟 天经地义 潸然泪下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荒芜人烟: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质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形容流泪的样子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1—8自然段):讲一天晚上在乡间的小路上下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乔依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在寒风中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非常感动。
第二段(9—11自然段) 写老妇人来到乔依妻子开的小餐馆,得到了女店主的热情服务和细心照顾,老妇人深受爱的感染,留给女店主一些钱就悄悄地走了。
第三段(12自然段))乔依的妻子发现老妇人留下的钱和字条以后非常感动,心中充满了爱的暖流。 四、作业
1.生字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路,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吗?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师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2——8自然段。(学生自读) 2、全班交流。
1)在荒芜人烟地方,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
“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 “紧张绝望”——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2)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
来。
指读——齐读
3、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全班交流:
1)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语,想象当时修车工作的困难。汇报: “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 “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脏”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2)你从这些句子的描写中看出了什么?(看出修车的工作非常费劲,而乔依不怕脏,不怕累,真心诚意为老妇人修车。) 4、课文中还有哪些段落的描写也反映出乔依的为人?再默读2、3、5—8自然段。汇报:
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这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
5、你从他的言行中能感受到他具有怎样的品质?(乐于助人的品质;乔依对老妇人是一种真心的关怀,而不是一时的敷衍;乔依竭
尽全力,无私地助人。)
第三课时
一、出示第六自然段:
1、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齐读
理解:“天经地义”什么意思?(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2、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再读第六自然段。 引读6、7自然段。
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乔依,他从来没想到,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3、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二、学习9-11小节
1、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 2、自读9~11 3、出示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突然想起了 于是
提示: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4、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三、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3、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爱之链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四、总结课文。
1、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作题目?
(真情互动,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应该给别人帮助。正因为乔依曾受到他人的许多真情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友爱的手是天经地义的,这正是用“爱之链”作课题的道理。)
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大家心中有了爱,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2、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五、拓展。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要升华“爱”的主题。
第四课时
内容:作业
要求:独立完成作业。 过程:
1、《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作者是美国作家 、 。本文记述的是发生在一个冬夜里的充满爱的故事,这“爱”发生在 、 和 之间,告诉人们: 课文以“爱之链”为题是因为:乔依关爱老妇人,老妇人关爱女店主,女店主关爱丈夫乔依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形成了爱的链条。也传达了作者希望这种关爱能如美丽的链一样,连续不断的传递下去。
2、乔依________了,他从________他__________________
的回报,他以前___________也________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_________________的事,他一直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乔依 爱
老妇人 乔依的妻子
后记:真情互动,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应该给别人帮助。正因为乔依曾受到他人的许多真情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友爱的手是天经地义的,这正是用“爱之链”作课题的道理。
习作2
教学目标:
1、通过认真观察插图,读书中的儿童诗,能从诗歌中感受到小作者对雪人的眷念之情。
2、在生活真诚地与人交往,并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通过用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向父母表达真挚的谢意的行动中,懂得报答,学会感恩。
4、根据要求完成习作,注意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任务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习作要求,能根据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完成习作,注意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任务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让世界充满爱》,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的氛围。 二、爱是love, 爱是Amour,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人们用音乐来表达,用画面来表达,用语言来表达。相信心中有爱的你能从这样的音乐、画面、语言中读懂其中深意。 三、观察图画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雪后放晴,太阳出来,小女孩依依不舍地与雪人告别。)
四、读懂小诗、感受情感 自由读,读通、读顺。
结合上图,再读小诗。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上半部分的惋惜、难过、无奈,下半部分的真情告白) 五、感情朗读,表达情感。
六、其实爱并不遥远,爱就在我们的身边。补充:《妈妈的爱》刘丙钧《父爱无言》
七、爸爸或者妈妈做的一件什么事情让你特别感动。
八、“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正如〈〈念亲恩〉〉中唱到的那样: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常在心里问何日报虽然我们报答不了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深深的感激和谢意。
将自己对父母真心想说的话写在纸上。 相互交流,完善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九、要求:回家后直接或间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注意观察父母的神态和动作。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十、明确习作要求
1、记叙父母关爱自己最受感动一件事。
2、由衷而又自然地直接或者间接表露对父母的敬意或爱意。 3、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尤其是语言、神态以及动作。 4、将事情的经过记叙完整。
第二课时
1.写法指导
如何使场面描写生动感人。 2、环境描写进行铺垫 《爱之链》第一自然段 《爱如茉莉》
3、关注细节,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引用《爱之链》中的第四自然段。
作者抓住乔伊的修车动作与神态,把乔伊认真负责的助人态度刻画得淋漓尽致。
如:脚腕被蹭破了没穿袜子摘下破手套喘着粗气清水鼻涕也流下来了两只手上沾满了油污 如《爱如茉莉》
第七自然段:母亲在住院前的嘱咐(语言描写) 父亲赶往医院那急匆匆的脚步。(动作描写) 清晨病房中感人的画面(环境描写) 4、学生习作
第三课时
一、选择写的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 教师侧重选择两类文章:
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
2、语言优美,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二、刚才,我们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相信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这节课我们来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议大家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这样可以让人视野清新,把笔墨多花在自然景观的特色上。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1、学生自己修改。
2、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对部分学生帮他们开拓一下思路,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拔。
3、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互评,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4、小组内相互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板书设计:
习作2
1、记叙父母关爱自己最受感动一件事。
2、由衷而又自然地直接或者间接表露对父母的敬意或爱意。 3、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尤其是语言、神态以及动作。 4、将事情的经过记叙完整。
附歌词:念亲恩 长夜空虚使我怀旧事 明月朗相对念母亲 父母亲爱心 柔善像碧月 怀念怎不悲莫禁 长夜空虚枕冷夜半泣 遥路远碧海示我心 父母亲爱心 柔善像碧月 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亲恩应该报 应该惜取孝道 惟独我离别 无法慰亲旁 轻弹曲韵梦中送
后记: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常在心里问何日报虽然我们报答不了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深深的感激和谢意。同学们的这次作文饱含深情,令人感动。
练习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使用同音字。 2、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用钢笔描写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通过口语交际来练习采访,学会有礼貌、得体的采访。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使用同音字。 2、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学习采访的几个注意点。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词典》大家看过没?今天我们也开展一次。大家想不想参加啊?有没有信心?(学生齐声说有)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句子。
教师读题,指生回答。
(2)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用“化装”而不用“化妆”?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同音词,使用时需要加以认真辨析。 (4)学生再次朗读句子,体会词语的意境。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小结,让学生读题,读懂并理解句子。 (2)学生要看清楚几个词之间的区别,再思考每题的括号里应填什么词。
(3)师生共同给出正确的答案。 (4)学生照上一部分的样子回答问题。 (5)学生分组读句子,品味。
(6)小结:今天我们所接触的练习主要是准确使用词语,对于同音词或近义词的区别,我们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辨析:从不同义项来看,从范围的大小来看,从词义的轻重来看,从词义所处的语境看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好的理解和使用词语。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认真回忆类似的同音词。
(3)根据列出的同音词,开展趣味问答,自己出题,同桌或小组回答。
指生上台来出题,大家答。
(4)师生评议。 4、小结 5、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家再搜集一些同音词,留着课间大家再搞一次智力提问。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诵读《我不期望回报》 (1)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学生自由练读。 (3)教师范读。
(4)学生理解着去诵读。并说说每小节各写了什么? (第一节讲“我”给予后不期望回报;第二节讲“我”乐意做装扮湖水的堤岸和点缀山岭的青草;第三节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感悟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要从诗中感悟人生的价值: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边的充实、美丽。)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学生读句子并观察句子的抄写特点。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及每个字方在一行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哈尔威、履行”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4、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评价,表扬写的好的同学,鼓励写的不太好的同学。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两个字“行”“剧”。 4、教师指导,范写并讲解要点。 5、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6、反馈。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口语交际来练习采访,学会有礼貌、得体的采访。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大家知道什么叫采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在哪里
我们常看到? 2、学生回答。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采访? 二、读课文中的讨论要求
学习采访的要注意点哪几点,指导学生在文中归纳。 1、要有目的性。
2、确定采访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4、记录重要内容。
过渡: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采访要注意的事项,那么我们在以后的采访中就一定得注意了,下面我们就来准备一下,请大家自由确定人选,进行一次采访。 三、自组小组
(1)学生确定采访目的。
(2)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准备、整理好采访提纲。 (3)准备采访时所用物品。 (4)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练习采访。 (5)推选两个同学上讲台分角色进行采访。 (6)评议。 四、教师小结:
再次归纳采访的注意事项,a、要有目的性。b、确定采访对象,列好采访提纲。c、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d、记录重要内
容。
板书设计: 学 要有目的性。
会 确定采访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采 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访 记录重要内容
第四课时 内容:作业 要求:独立完成作业
过程: 1.《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是个 ,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 第三部分而改编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表示愿意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故事发生在_______(时间),说的是赵国的_______用_______方式向_______请罪的事。现在常用这个成语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剧本共分为____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________,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________。剧本开头先写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内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通过写人物对话,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的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廉颇的知错就改,爽直磊落。
2.学了课文《爱之链》,使我们想起了汪国真写的《我不期
望回报》这首诗中的一句
话: 。也使我们想到了一句歌词: 。 后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使用同音字。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用钢笔描写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通过口语交际来练习采访,学会有礼貌、得体的采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