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欧_亨利_爱的牺牲_中的爱情及艺术特色_任远

谈欧_亨利_爱的牺牲_中的爱情及艺术特色_任远

来源:爱go旅游网
wén   xué 

文 学

谈欧·亨利《爱的牺牲》中的爱情及艺术特色

武汉东湖学院外国语学院 任远

摘要:《爱的牺牲》是“短篇小说之王” 欧·亨利的爱情小说代表作之一,文中,欧·亨利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简单却动人的爱情故事,并应用多种艺术手法,将小说写得深情、真挚又幽默活泼,十分耐人寻味。

关键字:欧·亨利 《爱的牺牲》 爱情 艺术特色

爱情是文学创作中经久不衰的题材,在“短篇小说之王”欧·亨利的系列小说中,也有许多描写美好爱情故事的作品,这些作品情感真挚,语言幽默,结构精巧,跨越时间和文化的限制,打动了全世界无数的读者。这些作品讲述了普通底层小人物们守护爱情,为爱牺牲的含泪带笑的爱情故事渗透,充分体现了欧·亨利的爱情观和创作特色。欧·亨利笔下的爱情故事总是那样如同涓涓细流一样娓娓道来,平凡却真实,并带着淡淡的忧伤与哀愁,却带给人们深远的感动和回味。

3.极具特色的语言。《爱的牺牲》的语言极具特色。小说中,欧·亨利使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利用幽默和夸张以及对比和抒情,还有议论等多种手法,细细地刻画人物,描绘故事情节,表达小说主题,用喜剧来衬托悲剧,用悲剧来升华喜剧,于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便在特色鲜明的描写中深深地领悟到小说的内在含义。作者欧·亨利还在小说中融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挚情感,于是他笔下的幽默显得那样独特和与众不同,例如,小说中主人公们的实际遭遇就带有欧·亨利自己早前经历的影子,而女主人公德丽雅·加鲁塞斯身上也带有欧·亨利深爱的妻子的身影。《爱的牺牲》就是欧·亨利运用幽默的语言来讲述的一个让人们觉得悲伤和感慨的爱情故事。在描写两个年轻人为了追求艺术的脚步背井离乡远离故乡和家人的时候,作者就用简洁朴实却饱含深情的语言对其进行描写。例如,在写乔·拉雷毕离开家乡的经历时,作者写道“二十岁的时候,他背井离乡到了纽约,束着一条飘垂的领带,带着一个更为飘垂的荷包。”只用了很简洁和极其朴实的语言,便写出了乔·拉雷毕离开故乡时的孤独和凄凉。而当乔·拉雷毕和德丽雅·加鲁塞斯结为夫妻后,虽然二人感情很深,十分恩爱,但现实生活却是十分残酷的。这时,作者写道“那是一个寂静的地方,单调得像是钢琴键盘左端的A高半音。”用这样一个巧妙的比喻,暗示了二人婚后生活的艰难和枯燥,两个热爱艺术的人,却不能过着轻松自在的艺术般的美好生活,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沉重和残忍。简洁生动且含义隽永,欧·亨利正是用这样独具特色的语言揭示着伟大爱情的力量。

4、独具匠心的结尾。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向来以构思巧妙著称,而独具匠心的结尾更是被人们所称道,被称为“欧·亨利式的结尾”。清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李渔评论戏曲创作的好坏时曾经说过:“戏法无真假,戏文无工拙,只是使人想不到,猜不出,便是好戏法,好戏文。”其实,李渔的这个观点还只是从戏曲结尾的曲折程度、为大家带来的吸引力方面进行的评价。而千变万化的“欧·亨利式的结尾”却不但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提高了小说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广大读者作为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并启发广大读者主动进行更深入的回味和思索,从而达到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强大艺术效果。《爱的牺牲》中描写的故事情节即具有这样的效果,从描写两个年轻人离开家乡的时候写起,语言平淡简洁,如同山间的溪水,缓缓地流淌着。而当二人在婚后遇到现实的艰难处境时,情节发生了变化,就好像溪水遇到了磐石,激起了朵朵浪花。而当最后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故事情节的溪流向着相反的方向急速回转,意想不到的结果激起极大的漩涡,整个故事也在此时达到了高潮,小说主题也得到了升华。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尾让广大读者十分意外,但在吃惊之余,掩卷沉思,读者们又能很快地对作者的情节安排予以理解,明白这样构思和安排的合理和巧妙,结尾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同时,大家也会深深地为小说中夫妻二人牺牲自我的伟大和同甘共苦的深情所感动,小说的艺术价值和主题含义也随之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小说简介

小说中描写了一对小夫妻都是很普通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但是他们却相亲相爱,身处困境也依然为对方着想,情愿牺牲自己来成全对方的艺术事业。所以,两人的真挚感情和伟大的牺牲精神与当时社会的残酷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闪烁着人性的伟大光芒。

二、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

1.以小见大的写作角度。在《爱的牺牲》中描写了十分平常的小人物和小事情。欧·亨利没有选择描写那些被大家广泛关注的重要社会题材,而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最平常的片断和内容进行创作。但是作者却以自己高超的智慧和敏锐的目光,并运用自己深厚的写作功力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将小人物和小事件写出了大场面和大道理。《爱的牺牲》中描写的只是一对普通小夫妻的爱情故事,但映射出的却是美国社会生活中所有底层小人物的真实写照。这些小人物像小说中的乔·拉雷毕和德丽雅·加鲁塞斯一样,每天都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艰难、举步维艰,但是,这些小人物却都像小说中的乔·拉雷毕和德丽雅·加鲁塞斯一样,具有深厚的感情和善良的天性。小说中大量描写了乔·拉雷毕和德丽雅·加鲁塞斯普通的日常生活,但那些看似普通平淡的描写却因为“爱的牺牲”这种感人的情感而变得与众不同起来。欧·亨利在小说中描写出的是现实生活中两个普通人的相识和相爱以及风雨与共的故事,但折射出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影像。 

2.以喜写悲的写作手法。欧·亨利的以小见大的写作角度常常是与悲喜结合,以喜写悲的手法结合在一起的。欧·亨利擅长从看似好笑的事情当中发现背后的苦涩和眼泪,他在小说中选择从现实生活角度深入挖掘人性与现实的悲剧所带来的喜剧效果。于是,他笔下的主人公为了自己的爱人千方百计地牺牲自己,想要成全对方,但事情最终却是一个戏剧性的结果,事与愿违地成了悲剧。但小说主人公的悲剧经历和结果中有带着作者幽默的调侃和描写,于是,也带有浓浓的人情味和喜剧色彩,令人忍不住想要发笑。小说的结尾写道,“他们两个都笑了,乔开口说:‘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可是德丽雅用手掩住了他的嘴。‘别说下去啦,’她说,只消说‘当你爱的时候’。”这是一个十分温馨和感人的结尾,是一个美好的结尾,但大家却能从中感到深深的悲哀和无奈。这也就是作者欧·亨利想要达到的以喜写悲、悲喜交加的效果。所以说,《爱的牺牲》中,作者用喜剧的形式来描写悲剧的内容,并反过来用悲剧的故事情节来衬托喜剧的最终效果,将悲与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泪中带笑,笑中有泪,深深地打动了所有读者。

ywnjiànshè三、总结

欧·亨利一共创作了三百多篇小说,《爱的牺牲》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爱的牺牲》从小见大的写作角度,应用悲喜结合,剧情交错复杂的形式以及极具特色的语言,还有匠心独运的结尾,为大家描写了一个看似平淡无奇,却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多种艺术手法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贯穿了整篇小说,共同烘托了“爱的牺牲”这一主题 。欧·亨利生活的时代,美国资本主

学术语言继承文学教学理念2014.0348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人们却被金钱和社会制度制约着,并被残酷的竞争和毫无人性的剥削压榨着,于是,人与人之间变得十分冷漠和无情,人们的情感也变得扭曲 。但是,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欧·亨利却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将自己看到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创作成大量的优秀作品,为大家揭露出资本主义的邪恶和黑暗。在资本主义的大城市里集合了大量的丑恶和无情,违反美好的人性。于是,欧·亨利从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小人物们入手,在他们身上尽情抒发着自己美好的社会理想,让人们在无情的现实中看到人与人之间有情有义的一面。 [2]陈颖.欧·亨利式结局的表现艺术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2-13.

[3]李学.人性向善的光芒——简析欧·亨利小说[J].新西部(下半月),2010(06):23-24.

[4]余明洋.杨德贵.关于欧·亨利的幽默及写作特色[J].科技创业月刊,2010(03):06-07.

[5]胡媛.汪小兰.浅议欧·亨利短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特点[J]. 华章,2012(18):33-34.

[6]李红霞.关于文学作品《最后一片叶子》的艺术特征分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10-11.

[7]辛梅.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小人物创作[J].华章,2011(04):22-24.[8]尹月晗.浅议欧·亨利短篇小说中艺术性与人性的结合[J].中国科技纵横,2012(07):15-16.

参考文献

[1]侯晓晨.从动机分析人物心理——欧·亨利小说情感刻画[J].青春岁月,2012(24):50-52.

解读《麦河》中的人物形象

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 倪素平

摘要:改革开放实施三十余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诸多的变革中,中国农民是秉承着怎样心态,面临着阵痛期下的一次次选择。关仁山作品《麦河》正是基于这种目的,对我国农村的发展进行全面的探索。本文以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为分析切入点,试图向广大读者真实地还原出我国农村在面临巨大变革时,不同人物的风貌与特点。

关键词:关仁山 《麦河》 人物形象

 关仁山代表作品《麦河》,从题材上说,属于一部长篇小说,在二零一零年第七期以及第八期的《中国作家》中,连续刊载后立刻受到了读者的认可与追捧,这部基于现实主义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具体展现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借鉴极富现代性的思想与创作手法,最终成为了在思想意识上有着颇高成就的艺术作品。被评为当年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这是继乡村史诗级作品《创业史》、《白鹿原》之后的另外一部鸿篇巨制,作者用行云流水的构思与跌宕起伏的文学创作形式,在五十余万字营造的文学世界中,用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征服了一批批年龄不同、阅历不同的读者,真实地传递出了改革开放下农村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与生活在其中艰辛而光辉的创业之路。

看到了这个世界,他的经历是最鲜明的励志故事,寄托了人们最真挚的情怀。

(二)虎子“人物形象”分析

严格地说,虎子并不是一个人,它只是一只苍鹰,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展翅高飞可以一跃冲天,眼光灵活、生机勃勃,拥有着洞察人世的超能力。它有着丰富的阅历,在成长过程中,先后经过了二次生命蜕变。相当于重生的蜕变过程中,他一次次地摆脱了步入暮年的命运,反而浴火重生,获得了不断的活力。先后被三位主人收养,它看到了世间最常见的悲欢离合,可以通晓过去未来,并且有情有义,从头到尾一直陪伴着白立国。给他出谋划策,虎子并不是人,但是被赋予了人的特点与形象,作者对于其寄托了自己无限的感情。

(三)曹双羊人物形象分析 

在本书中,曹双羊并没有丰富的儒家文化知识,然而这并不影响他对白立国的敬仰与尊敬,长期与白立国的相处,使他慢慢地学会了责任,感悟到担当,这是其新时代乡绅精神逐步复活的重要标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曹双羊开始了辛苦的创业道路,在面临现实窘境的时候,他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寻找出路,在自己的努力下,为整个农村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并在不断地探索中,帮助本村父老乡亲走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此人在发展自身事业的时候也遇到过诸多挫折,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也是经过两次蜕变后才逐步成熟的。第一次蜕变发生在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之后,此时的曹双羊面临着巨大的损失,不仅没有了金钱,创业的理想也被毁了,白立国为了启示他,告诉他自己伙伴虎子在四十岁的时候重生的故事:一只处在人生黄金期的雄鹰,因为种种原因被困在山洞,每天只能喝泉水,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他自己卸掉了全部羽毛与指甲,最终改头换面,展翅高飞,曹双羊经过这样的启迪,认为自己并不应当颓废,需要再一次的拼搏,终于实现了自身的蜕变。在曹双羊身价上亿后,他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白立国又一次启迪他虎子在老年时候不断新生的故事,最终,曹双羊认识到,土地流转政策,是他再一次扬帆起航的机会,他在不断的努力下,最终探索出了一条带领全村人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路子,终于被全村人认可与接受。

(四)桃儿人物形象分析 

桃儿故事是令人感慨万千的。这位全村最美丽的姑娘,生性活泼、为人善良,一个顺风顺水、美好安平的人生应当是她应该有的命运,然而她的生活却处处是坎坷以及难以言表的苦楚。作为一名处在花季的少女,她对魅力四射、拥有激情的曹双羊十分爱慕,但是两人之间巨大的差异,却是两者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能可以走在一起。桃儿只得一个人在自己的生命道路上摸索、追求,家庭困苦的她看到母

一、关仁山《麦河》基本知识介绍

《麦河》在整体构思上是十分恢弘的,构建的故事,在发展主线上是十分明确并且集中的。作者关仁山在故事构成上,通过一系列的重要事件参与,并利用横向延伸的方法,向广大读者展示出了一幅幅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到乡镇以及县城中的政治事件、经济状况、文化发展以及道德表现和细小琐碎的生活形态画面。作品中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人物为推进故事的不断向前发展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历来为学界评论家高度认可,并认为分析人物形象,是全面理解该部作品的核心所在。

二、关仁山《麦河》中人物形象分析

(一)白立国人物形象分析 

白立国的形象是一位乡村智者,此人自幼耳聪目明,十分招人喜欢。然而,一场无法预料的病魔最终使他无法像正常人那样清晰地看到这个世界。然而看不到世界的白立国感知万物的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听觉、触觉等有着旁人无法企及的超能力。这样的客观环境下,白立国的形象由一位传统的说书艺人,转变成为了鹦鹉村变革中的直接参与者。这位充满智慧、品格高尚的残疾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胆识,一步步的推动着鹦鹉村的变革与发展,最终获得了鹦鹉村最美丽姑娘桃儿的倾心,在爱人的悉心照顾下,白立国最终重新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