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参考答案】
(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②银胡簶③ ,汉箭朝飞金仆姑④ 。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襜:短衣。②娖:整理。③银胡簶:银色的箭袋,这里指箭。④金仆姑:箭。 【参考答案】
(步骤1)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
(步骤2)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
(步骤3)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休。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参考答案】
(步骤1)塑造了一位思归而不得,饱含天涯沦落的无限辛酸之感的诗人形象。
(步骤2)首联表达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身虽年老多病,但智慧犹可用,还能有所作为。
(步骤3)表达出诗人积极用世、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