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灰尘的旅行》(又名《细菌世界历险记》)是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作品精选集。全书分为科学趣谈、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三个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讲得形象生动、明白晓畅,彻底揭去了科学神秘的面纱,带领青少年轻松进入神奇的科学世界。 【测评】
一、判断题
1. 细菌喜欢热风,最怕湿风。( )
2. 对于细菌来说,火是可怕的地狱,水是温柔的栖息之所。( ) 3. 细菌和动物一样,也分雌雄。( )
4. 爱吃糖的孩子嘴里经常会有厌氧菌存在。( )
5. 在细菌的八大菌群中,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可以发酵酿酒。( 6. 所有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因为它们的入侵会使人类生病。( ) 7. 细菌只会吸收空气中的氧,它的细胞并不能自己从食料中得到氧。( ) 8. 所有动物的食道,细菌都很乐意去游历。( )
9. 细菌的住是和食连在一起的,吃到哪里就住到哪里,在哪里住就吃哪里的东
西。( )
10. 细菌一般不单独行动,都是成双人对或群聚在一起,四处飘荡。( ) 11. 灰尘里的成分最丰富、复杂,包括菌类在内总共有五类分子。( )
12. 在攻击人的肺门时,所有的细菌都能在肺港里畅行无阻。( ) 13. 乳汁的成分并不比血液复杂,而且营养也不丰富。( )
14. 螺旋儿在找不着合适的人体寄居时,会借住在昆虫身体里,把昆虫当作“中
间宿主”。( )
15. 青黄色的车轮状血球,直径7.5微米,体积2.5立方微米,没有细胞核。( ) 二、单选题
1. 在书中,细菌说自己的名字是( ) A. 细儿 B. 病毒 C. 菌儿
2. 细菌是个“贪吃”的家伙,下列哪种血,是它的最爱?( ) A. 生血 B. 半生不熟的血 C. 熟血
3. 当细菌在人类的呼吸道内探险时,首先会碰到( )的“抵抗” A. 肺 B. 气管 C. 扁桃体
4. 《灰尘的旅行——细菌世界历险记》的作者是( ) A. 李四光 B. 高士其 C. 伊林
5. 本书中的“我”指的是( ) A. 细菌 B. 灰尘 C. 病毒
6. 细菌打响呼吸道战役的最终目标是人类的( ) A. 胃 B. 肺 C. 肠
7. 灰尘里夹杂着病菌和病毒,为了抵抗它的进攻,我们可以( ) A. 戴口罩 B. 打针 C. 多穿衣
8. ( )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的动荡而漂流。 A. 灰尘 B. 水 C. 气体
9. 菌儿说:“伤风是我的小胜,流行性感冒是我的大胜,( )是我的全胜。” A. 心脏病 B. 支气管肺炎 C. 肠胃炎
10. 有的时候,胃壁上突然长出一团怪怪的东西,这是一种畸形的、多余的发育,
科学先生给它一个特殊的名称,叫作( )
A. 肝 B. 疝 C. 癌
11. 细菌的“天堂”是指人类的( ) A. 头脑 B. 肚肠 C. 手脚
12. 细菌最喜欢的温度是( ) A. 37摄氏度 B. 0摄氏度 C. 100摄氏度
13. 下列哪一个不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菌形状? A. 黑珠 B. 马铃薯 C. 苹果
14. 牛奶中携带的主要细菌是 A. 乳歧杆菌 B. 乳酸杆菌 C. 大肠杆菌
15. 美国细菌学校中资格最老的是 A. 哈佛大学
B. 芝加哥大学的立克馆
C. 麻省理工学院
16. 灰尘最高可以游荡到( )米的高空 A. 8000 B. 8万 C. 108万
17. 作者认为应将生物分为三界,其中香蕈蘑菇应属于( )。 A. 菌物 B. 植物 C. 动物
18. 18世纪中,英国大化学家( )在试验氢与氧的合并时,得到了纯净的水。 A. 巴斯德 B. 卡瓦斯曼 C. 卡文迪什
19. 车轮状血球里最珍奇的一种食料是( )。 A. 血色素 B. 白细胞. C. 红细胞
20. 医学上用水,不许有一粒细菌( )的存在。 A. 芽孢 B. 鞭毛 C. 荚膜
三、多选题。
1. 在菌儿看来,火水是温柔的栖息之所,可水也并非十全十美,下列属于菌儿喜欢的水是( )。 A. 雨水 B. 浊水 C. 河水
2. 细菌的身体虽然小,却要吃顶大的东西,下列( )是他喜爱的食物。 A. 无机盐 B. 鸡肉 C. 花叶
3. 细菌如果只靠自己的鞭毛游动,并不能走很远。它们是喜欢旅行,喜欢搬家的,于是不得不利用别的法子,比如( ) A. 附在苍蝇老鼠身上 B. 附在蚊子臭虫身上 C. 附在人上
4. 灰尘里夹杂着的_______和_______是危害我们健康的敌人。 A. 病毒 B. 病菌 C. 双球菌
5. 下面哪一项属于无纺布的生产方法? A. 黏合法 B. 混合法
C. 缝合法
6. 作者认为应将生物分为三界, 分别是( ) A. 菌物 B. 植物 C. 动物
【答案】
一、 判断题
1-5:×√×√× 6-10:×××√√ 11-15:×××√√ 二、 单选题
1-5:CBCBA 6-10:BAABC 11-15:BACBC 16-20:BACAA 三、多选题
1.ABC 2. BC 3.ABC
4.AB 5.AC 6.ABC
部编版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
短文一:
回首二十世纪,我们唯(wéi)一的家园──地球,由于环境污染,变得千疮(chuāng)百孔,不堪(kān)重负。回想起中国长江的洪涝(lào)灾害、频(pīn)繁的台风、黄河断流、大海的赤潮,还有北京的沙尘暴,等等,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地球怎么了?\"大自然在报复人类,地球在哭泣。保护环境,拯(zhěng)救地球,让我们都来关心环保。
1.短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请用\"_____\"画出来。
2.面对哭泣的地球,人们发出了怎样的疑问?请你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二:
有些生物浑(hún)身长满了刺。豪猪浑身细长的刺,平时紧紧地贴在皮肤上,一旦遇到危险,豪猪就会张开这些刺,刺向敌人,保护自己。穿山甲浑身的鳞片就是它的刺,与指甲相类似。虽然它的鳞片不像刺那样尖利,但鳞片的边缘像刀刃(rèn)一样锋利。人们最熟悉
的带刺的植物应该是仙人掌了,它们身上的刺就是叶片,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这些叶片进化成了刺。生长在亚马孙丛林的棕榈(lǚ)树,它的树干密布着的尖刺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果实不受动物的侵(qīn)害。
1.短文介绍了哪几种生物身上的刺?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些生物身上刺的作用是什么?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三:
风筝的用途很多。据说风筝的最初的用途是用于军事,可用来测量距离,传递情报。后来,风筝的功能由军事用途转为娱(yú)乐。近代,风筝作为体育项目和健身活动开始普及。不仅(jǐn)如此,风筝还是人们喜爱的工艺品。
1.短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_____\"画出来。 2.短文讲了风筝有哪些用途?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四:
有位著名作家到某地旅店投宿。人家早告诉他此地蚊子特别厉(l
ì)害。他在服务(wù)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他对服务员说:\"早听说此地蚊子十分聪明,果如其然,它竟会预先飞来看好我的房间号码(mǎ),以便夜晚光临,饱餐一顿。\"服务员听了不禁大笑。
结果这一夜他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房间号码,认真地做了一切该做的事。
1.\"果如其然\"可以用另一个词替换,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做了一切该做的事\",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要写下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