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画 教材分析
这是一课比较典型的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练习课,主要学习木刻版画的基本知识及制作方法,并试图结合木刻形式的文学作品插图来强化教学活动,将木刻技巧与情感主题的艺术表现有机结合。
木刻是—个需要动手亲自实践才能有所收获的学习内容。教材首先就突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教者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木版画创作画稿——制版——印刷的三个步骤,另一方面,要通过欣赏、对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木版画在我国的悠久历史,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版画的表现语言,感受版画与一般绘画的异同。
(2)操作目标:学生在木版画创作实践中学习版画的造型方法,掌握木版画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根据木版画的特点,有创意地设计、制作木版画。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木版画作品,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木版画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课时建议: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木版画材料及工具、制作好的底版和作品; 学生课前查阅木版画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自带材料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情境导人
教师出示“藏书票”,提问:你们见过这个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读书之人用“藏书票”来装点书籍,同样也对所藏之书寄托着一份珍爱之情。你们知道这种批量生产的“藏书票”是如何制作的?是一幅幅画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木版画。
三、欣赏分析
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木版画作品(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注意作品中的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分布和处理。
(1)看到这些作品,你想说些什么呢? (2)这些作品和我们以前画的画有什么不同吗? (3)同学们想知道这些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4)老师今天带了一样东西(拿出底版)。
(5)版画是绘画的形式之一。它以板为媒介,画家运用刀和笔以 及其他工具,在不同材料的板面上进行刻画,通过印刷可复印多份原作。
四、启发教学
让学生亲自感受,将准备的底版滚上油墨让学生动手来印一张作品,激发其兴趣。
五、探究方法
通过怎样的方法和步骤才能制作出一幅木版画作品呢?
(1)运用多媒体欣赏木版画的制作步骤,特别注意欣赏木刀在木板上留下的“刀味”。
(2)老师讲解怎样握刀,怎样刻直线、曲线,认识不同刀具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和魅力。
六、自主练习
制作木版画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起稿,这节课就让我们先在纸上起稿吧!
七、评价小结
每小组先互评互选,选2-3幅习作稿,老师点评。 八、总结拓展 第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木版画材料及工具。 学生准备木版画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 一、实践练习 (1)起稿。
把你想要表现的图案画成简要的线条稿或黑白稿。 木刻既可以用铅笔起稿,也可以用墨或水粉色起稿。 (2)刻制。
刻制时先以三角刀刻出木版画面上的轮廓边缘线,再交替结合使用圆刀,逐步刻出亮面。注意安全,用刀时左手勿置于刀前。
讲解教材中介绍的五种刻法,让学生说一说,哪一种才是安全用刀的刻法?
(3)上墨。
把以松节油调好的油墨,用勺子盛少许置于平底盛器上,再以油滚来回滚动使油墨均匀地粘于底版上。
注意要使版上的所有凸起部位都沾上油墨。 (4)磨印。·
把纸对准版面(使纸和版固定)。 (5)完成。
磨印完毕后,局部地打开看一看,如没有印实,可以局部补上油墨,继续磨压,直到满意为止。
二、作品展示
展示制作较好的学生作品。 三、总结拓展
生活中的各种内容都是木版画的好素材,选择最喜欢的人、动物或风景进行木版画制作,注意它们的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分布
与处理。少儿版画的种类比较多,有吹塑纸版画、纸版画、石膏版画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