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的脉学金口诀
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表实>,浮而无力是血虚<表虚>。
相似脉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浮大无根>,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欲断魂。(正气耗散,精气将绝的危证)。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葱管),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大
汗后或大失血)
——――――――――――――――――――――――――――――――――――――――――――――――――――――――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里实)为冷痛,沉而无力(里虚)是虚寒。 相似脉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沉取中取均不得)推筋着骨头(甚至暂时伏而不显),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厥证、邪闭、痛极)
牢脉:牢沉取,脉坚强,牢形实大合弦长,积聚内结寒(阴寒积聚的病证:癥Zheng瘕jia、痞块、疝气)疝痛,奔豚(指气在中上腹追逐,奔跑)(奔豚汤,桂枝加桂汤)痃癖气(脐腹偏侧或胁肋部时有筋脉攻撑急痛的病症)(桃仁丸、槟榔子丸、半夏汤等方)为殃。
—————————————————————————————————————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冷积),(无力为阳虚)虚实之间仔细研。但出现迟脉的病证中,实证多于虚证,实热与虚寒接近,这一点值得注意。
中焦湿滞即见腻苔用芳香化湿的方法有特效,常用白蔻仁、砂仁、藿香、佩兰等,如苔腻而厚,可加用苍术、麻黄、草果仁。一般来说,舌苔退了三分之二即可,不可过用,以免化燥伤阴之弊。
相似脉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脾胃虚弱)虚风湿病(湿邪致病),是病非病仔细评。舌苔黄或黄厚,主要是胃中积滞所致,应以消法为主,或在主方中加神曲、麦芽,莱菔子或配伍保和丸,效果明显。不可过用苦寒清热,
因“脾胃喜温而恶寒”
————————————————————————————————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实须分别,君(心)相(命门)之火不同治。在杂病中,出现数脉证情很复杂,大多提示热证(百分之71),寒证见数脉的也不少(百分之25),
既有病证将愈的,也有病情危重的。故对数脉要慎重辨析。
相似脉
疾脉:疾脉来,躁而急(数),脉来一息七八至,亢阳无制真阴竭(劳瘵病-结核,阴歇阳越),喘促声嘶病危矣。
————————————————————————————————————— 虚脉:虚脉形,(三部)皆无力,浮大(隐隐蠕动于指下)而软无根砥(软而空豁),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气多于血虚)正亏身无力。(妇人杂病篇中“久则羸瘦,脉虚多寒”病情较重,肺痿脉虚数、痰饮脉
虚而眩冒-证名。目眩头晕,甚至昏厥之证。眩,眼前发黑;冒,头觉昏蒙,甚至昏厥。出《素问·玉机真藏论》。《伤寒明理论·头眩》:“眩为眼黑”,“冒为蒙冒之冒,世谓之昏迷者是矣。”
《医学入门》卷五:“头眩……或云眩晕,或云眩冒。眩言其黑,晕言其转,冒言其昏,一也。”见于颈椎病、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等病变引起的一过性脑缺血,或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情
较轻)
一般先见到舌苔剥落,逐渐发展到苔少,最后出现无苔,或如猪肝状的舌象,至舌体裂口疼痛,或兼有口干少津,食不知味,双目干涩,大便干结等。此种苔少舌象,多属阴亏血虚、津液脱失,概宜养阴、养血、养液,药以甘寒为主,如石斛、麦冬、生地、山药、玉竹、花粉之属,并守方坚持,定回收效。
—————————————————————————————————————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实证)邪气(邪正相博、气血壅盛)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指下有圆滑感)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平人见营卫充实象,妊娠见气血调和状)。
相似脉
动脉:动脉跳,数在关(关脉处起博),无头无尾(不在关尺处见)豆形园(应指跳动如豆,搏动的部位较小),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
—————————————————————————————————————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精)枯气(滞)血(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涩脉之实者 涩而力,虚者涩而无力,再结合其它见症不难鉴别。
————————————————————————————————————— 细脉:细脉候,细(小)如线,沉取极细(软弱无力但应指明显)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虚劳虚损)也常见。
相似脉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轻按可触知、重按反不明显),产后病中见犹可,(虚证湿证均可见)平人无根须忧虑。
微脉:微如丝(微脉比细脉更细更软,可以理解为“特小”),按若无(阳衰气微、无力鼓动),欲绝非绝微脉呼(轻取之似无是阳气衰;重按之似无是阴气竭),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久病脉微,是正气将
绝;新病脉微主阳气暴脱、多见于心肾阳衰及暴脱的病人,或慢性虚弱病后元气大虚等)。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沉细而应指无力),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气)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外感病中的浮脉大多为表证,提示正气尚能驱邪外出。杂病中的浮脉大多表示虚证,浮弱脉同见往往提示正虚比较严重,
如虚劳精气清冷无子、下血、黑疸肾阳虚等)
————————————————————————————————————— 洪脉:洪满指,似波(滔滔满指)澜,来(来的力量比去的力量大)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虚劳、久泄、失血)气盛(邪盛正衰危证),胀满胃反治颇难。(杂病虚证见洪脉、大脉的可能较多,值得重视)
—————————————————————————————————————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弦大兼滑阳热病,弦紧兼细阴寒病,虚劳内伤兼中气,肝病乘脾也可见,若弦细劲如刀刃,全无胃气多难治)
相似脉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绞转绳索)如绳,寒伤内外(宿食)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紧脉主要指寒邪(占百分之81),其大多为寒实,少数为虚寒。指实热者占百分之18,临床应予重视。
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弦急中空)形如按鼓皮,女人(亡血)半产并崩漏,男子营(精血)亏或梦遗。
———————————————————————————————―――――— 代脉:代脉(缓弱有规则)止,不即(间歇较长)还,良久方来是真传,风痛惊恐跌打伤,久病(脏器衰微)见代病难治,孕者生兮痫者安。 相似脉
促脉:促脉(不规则的间歇)数,时一止,如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气血痰食痛有力,促而细小虚脱象,喘嗽狂斑毒最急。
结脉:结脉缓,时一止(不规则间歇),结脉形状记心里,疝瘕jiǎ郁结寒气盛(寒痰瘀血气结),情志不遂也致之。
———————————————————————————————―――――— 三者共同之处:促、结、代脉属于节律不整而有歇止的脉象。但结脉、促脉都是不规则的间歇,歇止时间短,而代脉则是有规律的间歇,歇止时间较长。结脉与促脉虽都有不规则的间歇,但结脉是迟而歇止,促脉则数而歇止,这又是结脉促脉的异同之点。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