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硬笔书法兴趣活动教课设计
教课内容:第一讲、写好钢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课目标:经过解说写好钢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写好钢笔字的作用和方法。 教课过程:
一、我国教育学家、文字学家、诗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 年指出:“培育中小学生写好字,不 必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符合规格,比较正直、洁净、简单认。这样养成习 惯有益处,能够令人仔细,简单集中意志,擅长体谅人。敷衍了事,粗枝大叶,独行独断, 是简单耽误事情的。 ”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只对身体有益处,并且能够养成擅长察看、考
虑、办理事务的敏锐和安静的脑筋。 ”他们两位都是今世有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一世学 字的经验总结,很有道理。
即便在此刻电脑普及的时代,钢笔还是不行取代的主要书写工具。 从学生时代起开始进行正规的钢笔字训练,将得益终生。
“字是人的脸面 ”,所以, 练一手潇洒美丽的字, 塑一张高素质第二脸庞; 练一手潇洒美丽的字, 增一份博得成功的自 信。你想用潇洒美丽的字,来装点你美好的人生吗?那就赶忙行动起来,坚韧不拔,勤苦努 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严寒来 ”,相信你必定会获得成功的!
二、依据教课经验,采纳以放学习方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 1、临帖和摹帖 临帖和摹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要坚韧不拔。 摹帖和临帖各有千秋,成效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
“临书易失先人地点,而多得先人
笔意,摹书易得先人地点,而多失先人笔意。临书易近,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夫临
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神态顿异,所贵详谨。 ”
摹帖,就是把薄纸蒙在帖上, 直接描绘, 好像描红, 多摹几遍, 有益于掌握字形构造。 临帖,就是看着字帖, 照着去写。 只需认真认真, 便简单掌握笔法笔意, 进而把范本的精华学得手。只摹不临,固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缺少神彩。初学者宜摹仿并用,互相补 充。
2、临帖的方法
临帖要做到三要:一要眼得手到心到;二要少而精;三要不停比较。
眼得手到心到,是指临帖时思想高度集中,聚精会神,不单用眼睛看,用手认真写,并且要开动脑筋,思虑如何临才能临得象。
少而精,是指每日规定五到十来个字,频频写,集中力量打剿灭战,尽量消化它,最好能掌握它;假如字一下子临得好多,常常会象抄书同样,印象不深。
不停比较, 是指临了一遍后,把自己临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 看那一笔写得好,那一笔写得不好。 字形构造能否摆稳, 究竟象不象; 要找出差距看出弊端, 进而加以改良。 临一遍,比较一遍,改良一遍;不停临,不停比较,精益求精,就会越写越象,越写越好了。 3、连续不停,锲而不舍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练字也同样,写得太少, 没有掌握, 自然谈不长进步,而僵硬机械地多写,疲备了,成效也不好。依据经验,楷书练字临帖,每日差不多
要写二百多字, 一定一次性连续不停写完。 这才能达到必定的量才有必定成效, 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成效。 这也是锻炼毅力的好方法。 学习时要象蚯蚓钻进泥土里似的, 一头钻进字帖里,聚精会神。每日抽一准时间摹仿帖,滴水穿石,日久见功夫,勤劳耕作,必定会有 收获。
教课内容:第二讲、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
教课目标:经过解说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 教课过程:
小学四年级的硬笔书法兴趣活动精选教课设计
一、正确的写字姿势
1、头正身直:眼睛和簿本距离一尺左右,头要正直,背要挺直、自然,向前微倾,切不行 扑向桌子,弯得像大虾。
2、臂开肩平:两臂平放桌面上,两肘相对,左右同样,双肩要平,不行左右高低不一样。 3、足安胸舒:胸与课桌要保持一拳距离,不可以紧抵桌沿。要使浑身各部位感觉舒畅,轻松、自然、灵巧。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放地上,不行并拢或一前一后,更不行交叠。 4、簿本放正:写字时,簿本不可以斜放,从上到下书写,簿本随之由下往上挪动。不然,会 影响保持正确姿势,把桌面文具盒及剩余课本放入课桌里。 二、正确的执笔姿势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三指执笔,五指并用。
1、大姆指、食指、中指轻握笔杆。食指与大姆指相对不相碰,距笔尖2cm 左右。 2、姆指在左,食指在右,中指第一指节(指甲盖与肉相连处)与指甲间在内上托,以获得均衡。无名指与小指紧靠中指后边。
3、掌心要虚空,虎口要圆。小手指和掌外侧成环状轻贴纸面,随之上下左右挪动。 4、笔杆斜靠虎口处,笔杆向右下方偏斜,与纸面成45°左右,与方格对角线符合。
5、食指在大姆指前面。如大姆指在食指前面,则要遮住视野,头自然会向左偏斜,影响写字姿势。
6、执笔不可以太紧,特别是切忌大拇指压在食指上边,影响用笔的提按;食指不可以过分曲折, 免得影响三指关节屈伸的变化。
学生中常有的弊端有: ( 1)执笔太低、太紧、太直。(2)大姆指在食指前面并且两指相碰。 ( 3)大姆指压在食指上边。 ( 4 )大姆指不用指肚而用指甲右边贴着笔杆,食指过分曲折。 ( 5)虎口不呈圆形,而呈修长形,好像凤眼。 ( 6)掌心不虚,小指弯到掌心。 ( 7)笔杆未靠在虎口处, 较直, 与纸面向右垂直。 ( 8)手段向内曲折, 呈扣状。( 9)书写时, 手段空抬。 教课内容:第三讲、正确的运笔方法
教课目标:经过解说运笔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 教课过程:
运笔方法,是指书写点画时书写工具挪动运转的详细方法,又称“行笔法 ”。
钢笔的运笔方法借鉴毛笔的运笔方法。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每一种点画的书写都
要依据这个方法, 缺了任何一个环节, 其点画就不完满。 起笔、 行笔、收笔等动作各有要领。1、起笔。有露锋和藏锋两种。钢笔写字多数为露锋。只有个别笔划(如平捺或独自出现的 捺)例外。起笔有作顿、轻作顿、不作顿三种。一般起笔有提、有按、有轻、有重。
2、行笔。是运笔第二步。往常提笔运转。但行笔时不可以简单地平拖而过,要讲究轻重快慢, 提按顿挫,如人内行走时,两脚一定一同一落,随时联合着才能行走,提按动作也是这样,才按便提,才提便按。
3、收笔。回锋收笔是达成整个点画书写的最后一步,有起必有收。收笔方式有两种:一是回锋收笔。笔锋行到点画尾处,不可以直接提起收笔,而应放慢速度,稍作停留,如垂露竖画
应将笔锋向上回收; 横画则将笔锋向左回收。 使起笔与收笔互相照顾。 点画委婉, 浑朴有力。二是出锋收笔。即笔锋直接趁势出锋,在空中收笔。如撇、捺、悬针竖等,锋芒外露,挺劲 锋利。
因为用笔有提按、轻重、 徐疾的节奏,所以线条才表现出刚柔粗细的变化, 字的构造就有了好像音乐、舞蹈等美的造型及韵律,字才耐看,有品尝。 教课内容:第四讲、正楷笔划的名称及写法(一)
小学四年级的硬笔书法兴趣活动精选教课设计
教课目标:经过解说正楷笔划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划的名称及写法。 教课过程:
1、点:楷书中的点丰富多彩,有侧点、垂点、挑点、撇点、长点等。点的形态固然不一样,但都如人的眼睛,顾盼生情,最为传神。所以,点要写得圆满雅致,或象高峰上滚下来的石头,势猛力足;或象苹果中的内核,浑朴圆润。
点是笔划和笔法的基础。全部笔划都是从点开始延长的。它在书写构造组合中起着“画龙点 睛”的作用。所谓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1)右边点:因点取侧势,故叫侧点。写法是落笔要轻,向右下45°按笔,再趁势斜下顿 笔,而后笔尖向左内快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线条由细到粗,颜色由浅到深。如:“泛、掠、 滨”等。
(2)左垂点:因形似垂露,故叫垂点。写法是由轻到重,从右至左下呈15~20°,再趁势向
直下,由快到慢按笔,而后笔尖向右内快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由细到粗,由浅到深。如“小、
滨、东、京 ”等字中的垂点。 ( 3)挑点:形似挑画,但比挑画短小有力。写法是落笔由按到提,由重到轻,由慢到快,从右下 45°顿笔,转笔向右上呈 45°,快速使劲挑出。如:掠、匀、羊等字中的挑点。 (4)撇点:形似短斜撇,但更短小些。写法是向右下45°落笔,而后转笔向左下45°快速撇 出。如六、只、总、普等字中的撇点。
(5)长点:是侧点的延长,故名。写法是落笔要轻,跟着向右下方45°行笔逐渐使劲,最 后斜下按拉,顿笔回锋收笔。长点的形态,上细下粗,颜色从浅到深。楷书中有许多字的捺 画是用长点来取代,故又称“反捺 ”。如 “女、以、李、英”等字中的长点。
2、横:横画在汉字中起着横梁般的作用,它的长短变化则均衡整个汉字构造,所以,既要 坚硬扎实,又要生动开朗。写横画无论长短,为合适人的视觉成效,都要写得左低右高,略 带斜势。但也不可以太斜,以5°~7°为宜,一般短横要斜,长横基本公正。
(1)右轻横:因势向下凹,故又称凹横。写法是起笔作顿,而后转笔向右上呈7°斜行,
最后趁势轻按回锋收笔。右轻横多数在字的第一笔,快捷有气概。如“土、王、五、至 ”等字
中的右轻横。 ( 2)左轻横: 因势向上仰,故又称仰画。写法是轻起笔,向右逐渐使劲,最后轻顿笔回锋收笔,左低右高,左细右粗。左轻横常和左竖相接,在笔划中间,有时也可在第一笔。如: “上、正、旦、直”等字中的左轻横。
(3)长横:因势向下覆,故又称覆画。写时起笔作顿,而后向右上行笔,结束处顿笔回锋
收笔。 因为头尾用笔重, 速度慢, 中间用笔轻、 速度快, 所以,整个横画是头尾粗, 中间细,在平直中略带弧形,中间部分稍挺起, 显得很有力量。 如: “下、万、不、 百 ”等字中的长横。 还有在字的底部和中部的长横基本公正。如“卫、亚、安、青”等字中的长横。
3、竖:竖画在汉字中起着支柱的作用,一定写得挺秀坚劲,它要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精神振作,气昂昂、气昂昂;切不行左歪右斜,更不可以哈腰曲背。
(1)悬针竖:形似一根扎鞋底的钢针,故叫悬针竖。写法是右着落笔,稍使劲按一下,随 即转笔挺下;力量由重到轻,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到3/4 处提笔出锋,力到锋端。收笔不可以 太快,太尖细好像鼠尾。 悬针竖多数是字的最后一笔,地点在中间居多, 有的在右边。 如 “中、 平、年、都 ”等字中的悬针竖。
(2)垂露竖:象在一根木棒上悬着一滴露珠,故叫垂露竖。写法是右着落笔,稍按,而后转笔挺下, 收笔时趁势向下按拉,随即空回锋收笔。垂露竖多数是一个字的左竖或右竖,少量是中竖。如 “门、同、术、引 ”等字中的垂露竖。
(3)短竖:起笔轻作顿,随即转笔挺下,趁势按拉回锋收笔。短竖在与短横相遇时,起笔
不作顿。如 “日、且、贝、具 ”等字中的短竖。有时短竖稍向右斜,如“口、回、南、而”等字
小学四年级的硬笔书法兴趣活动精选教课设计
中的短竖。
4、撇:撇好像人的手足,可伸可屈,在构造组合中,它主要起到均衡字势的作用。撇的形 态伸展,笔意流利,潇洒时好像兰叶,竖实处好似大象的长牙,撇画用笔由按到提,由重到
轻,速度由慢而快,线条由粗而细,颜色由深到浅。撇时要行笔轻快均呈撇尖形,撇尖角度要按字中所处的地点而定,力争正确,使字搭配稳定。 ( 1)短平撇:一般在字的顶部,写得短而平,不然,虎头蛇尾,不行比率。写法是起笔向
右作顿,随即转笔向左下 15°快速提笔出锋。宜平、宜短,“如鸟啄食 ”。如 “千、反、毛、禾”等字中的短平撇。
(2)短斜撇:一般在字的左肩部位。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向左下45°快速出锋。特 点是短小,尖利,有力。如“牛、升、生、行”等字中的短斜撇。 ( 3)斜撇: 一般好像人的胳膊或腿,与斜捺相对而出,呈 45°角度。写法是起笔作顿,而后转笔向左下,由慢而快撇出,力到锋端。斜撇要有必定弧度,切忌写成直撇或曲折过分。 如“人、文、木、米 ”等字中的斜撇。 ( 4)竖撇: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挺下,约在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撇出的地方
常有弧形的意味。体现多数是竖,极少一部分是撇。如 “月、用、师、病 ”等字中的竖撇。(5)竖斜撇: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调转笔锋向下,写至一半时向左下 45°弧形撇出。往常和横画交错时,竖斜撇和捺呈对称形式。一般横画以上较直,以下则渐成斜撇。如 “大、夫、春、火、夹 ”等字中的竖斜撇。 ( 6)直撇:写法是起笔作顿, 而后转笔向左下呈 45°撇出,因笔划较直, 故叫直撇。 如:“在、老、考、孝 ”等字中的直撇。
教课内容:第五讲、正楷笔划的名称及写法(二)
教课目标:经过解说正楷笔划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划的名称及写法。 教课过程:
5、捺:捺,亦同人的手足。先人说,捺的“伸缩异度,变化无常,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 自得之状”。捺有斜捺,平捺之分,斜捺常常顺着斜撇而来,角度为45°;平捺因在字的下 面,多数取逆势,角度较平,古时讲一波三折,有波势,有折态,有节奏。写捺最忌一笔拓 下,又忌波折过分;一笔拓下,无波味,不行详细形态;波折过分,棱角太突出,特别不自 然。
(1)斜捺:落笔宜轻,逐渐向右下呈45°行笔至捺脚处使劲稍驻,再逐渐平挑出尖。用笔 由轻而重再轻,先提再按又提,速度由快至慢再快,线条由细而粗再细。如:“人、文、木、 来”等字中的斜捺。 ( 2)平捺:因其角度小,故叫平捺,写法是趁势逆锋起笔,转锋横行,随即向右下行笔, 平中略斜,逐渐使劲,最后至捺脚 处稍驻,平平挑出,笔尖逐渐走开纸面。平捺多数在走之底处用。如: “之、进、这、迎 ”等字中的平捺。
6、钩:是笔划的隶属物,是因为某些笔划的连结响应而产生的。汉朝从前的文字几乎没有 钩,汉隶也极罕有钩。钩自己就起连带作用,所以,凡钩都要写得短小、尖利、有力。勾时先使劲顿一下,随后才快速勾出。顿一下,是为了存储力量,快速勾出,才显得尖利有力。(1)竖钩: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挺下,至钩处先使劲顿或向左下挫,而后提笔向左上呈 45°勾出。如: “寸、示、可、寺 ”等字中的竖钩。
( 2)弧钩:写法是轻落笔, 徐向右下弯再向左下弯, 呈弓背形 (起笔和出勾处在一条线上) ,勾时使劲,向左上呈 45°勾出。如: “子、手、家、象 ”等字中的弧钩。
(3)提钩:写法是起笔作顿,转笔挺下,至提钩处略顿,而后向右上呈45°挑出。如: “长、
小学四年级的硬笔书法兴趣活动精选教课设计
民、良、切 ”等字中的提钩。
(4)横钩:写法是轻落笔,横向行笔,左低右高,至钩处略顿呈45°,而后向字心快速勾 出,角度太大太小都不美丽。写横钩时要注意两肩平齐,勾尖对字心。如:“它、皮、写、 字”等字中的横钩。
(5)戈钩:写法是起笔作顿,再纵笔向右下弧行运笔,多呈45°;出勾时略驻,再翻笔向
上勾出。 整个戈钩, 直中带弧, 充满了力量, 形同满月之弓, 富裕弹性, 气概开张。 如:“戈、成、我、武 ”等字中的戈钩。 ( 6)抛背钩:先写横画,转折处作顿,折笔成环状写弯钩。勾时稍驻,使劲向上勾出。抛 背钩弧度较大,要既圆活,又遒劲。如:“飞、气、风、氢 ”等字中的抛背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